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凈土旨?xì)w >

什么是菩薩行?

  什么是菩薩行?

  濟群法師

  夢度:我們這種愿菩提心,如果已經(jīng)比較強烈了,很自然的就要進(jìn)入下一個階段,進(jìn)入菩薩行的階段,您能不能概括的講一講行菩提心的內(nèi)容?

  法師:行菩提心,即菩薩行,主要內(nèi)容為六度四攝。發(fā)起愿菩提心之后,進(jìn)一步要修菩薩道,這需要受菩薩戒、行菩薩行。菩薩行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礎(chǔ)上,沒有菩提心的菩薩戒,是沒有靈魂的菩薩戒。而沒有菩提心的六度四攝,與人天善法并沒有多少區(qū)別。

  同時,菩薩行又能幫助我們完成菩提心。實踐菩提心的過程中,必須超越種種世俗心,超越我法二執(zhí)。我們發(fā)菩提心時,往往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這人看著順眼,那人看著不順眼,怎么才能平等對待他們呢?行菩薩行,會面臨很多類似的矛盾。因為凡夫心是不平等的,充滿貪嗔癡的,這就是檢驗菩提心的時刻。

  我們修布施時,是否對一切眾生都能生起布施心?是否所有東西可以無條件地布施給眾生?如果還有一個眾生是我們不愿施舍的,那說明還不具備平等心;如果還有一樣?xùn)|西是我們舍不得施舍的,那說明還有慳貪在作怪?梢,行菩薩行能將發(fā)心中夾雜的世俗心逐步清掃干凈。當(dāng)我們對一切眾生都能生起布施心,對所有東西都能布施而無不舍時,布施的修行圓滿了。這并不是說,對一切眾生都能實際地修布施,那恐怕是無法做到的。只要面對每個眾生都能生起慈悲心,都愿意修布施,就說明心中已經(jīng)不存在障礙布施的煩惱。所以說,菩薩行能夠幫助我們成就菩提心,圓滿菩提心。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