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凈土旨?xì)w >

“修心”除煩惱

  “修心”除煩惱

  佛教很注重“心”的修煉。他們認(rèn)為,疾病是人生必有的“生老病死”四大苦之一,疾病分為兩種,一種是身病,一種是心病。其中大部分的身病都與人的心理有關(guān),它們都可以通過修行得到治療。因此才有“養(yǎng)生先養(yǎng)心”之說。佛經(jīng)中常贊嘆佛陀有三十二種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所以我們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薩像,不僅身形健碩、相貌莊嚴(yán),而且神情愉悅、慈祥,這實際上反映了佛教對于健康的一種最高理念:在生理上,眼耳鼻舌身五官端正,健壯、和諧;在心理上,堅毅安祥,充滿智慧。只要努力修行,就可以達(dá)到這樣一種身心和諧的健康狀態(tài)。

  所謂“心病”,就是心有煩惱。佛教把無盡的心病歸納為“八萬四千塵勞”,而這些煩惱都是由于執(zhí)著于自我而引起的!栋俜鏖T論》中把八萬四千煩惱濃縮為“貪、嗔、癡”三種“塵勞”。“貪”心貪男女和五塵境界,于他于己起貪染心;“嗔”,就是憎恨,喜愛爭論是非,受其他事物的惱亂等;“癡”,就是不明事理?偟膩碚f,要去除心病,就是要摒棄一切雜念,不要執(zhí)著。

  “明朝四大高僧”之一德清,因為仰慕嚴(yán)宗巨匠遍融大師之名,特地前去參拜。遍融對著年輕的德清,雙目緊視,終不發(fā)一言。德清自知討了個沒趣,轉(zhuǎn)而又去參拜禪宗耆宿笑巖。笑巖同他打禪語,問道:“從何方來?”德清說道:“從南方來。”笑巖又問道:“還記得來時的路否?”德清機警地回答:“過后便忘了。”笑巖心里一驚,覺得此年輕人不凡。德清語中透出的瀟灑,這種自在,正式禪宗“不執(zhí)著”的表現(xiàn)。

  人的吉兇福禍,是因為人的“心”不時有各種煩惱和意念,然后會見諸言行,成為招引吉兇的基因,久而久之,便會形成習(xí)慣和性格,并影響命運。因此,“心”成為“心念——行為——習(xí)慣——性格——命運”連鎖因果的根源和個體輪回的根本所在。只有摒棄一切愿望,心無所求,對周身事物采取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態(tài)度,才能徹底擺脫“煩惱”,達(dá)到“涅”的境界。

  佛教史上有一個著名的公案——“寒山問拾得”。一天,寒山問拾得:“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置?”拾得笑道:“只要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佛家就是這樣“于人無爭,于世無求”。只有心靜如水,排除“貪、嗔、癡”帶來的無盡“心病”才能夠“淡泊者健,寧靜者壽”。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