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要達到一心不亂
持名念佛要求念力集中,心不散亂,久久煩惱能圓伏圓斷,證入一心不亂——念佛三昧,所謂一就是無心,這時便無心可亂了。“一心不亂”有事理二種,念到觸境逢緣,妄心不起,叫“事一心”;到心契實相,心佛不二,叫“理一心”。這二種“一心”是斷惑一心,是往生凈土的正因。但一般人要做到“一心不亂”很不容易,凈土宗就有一個特別辦法,就是“伏惑”往生。伏住惑業(yè),使無量劫來的習氣種子不起現(xiàn)行,心得不亂,便生凈土?梢姺笠嗄芤恍摹2徽摂嗷蠓,只要“一心”便能往生。世親菩薩《往生論》說:“一心專念,畢竟往生安樂凈土。”當代凈宗大德李炳南老居士,曾有偈說:“凈土難信卻易行,全由二力正助功,必得一心方有效,方便伏惑即感通。”正說明這個道理。
要達到一心必須生死心切。從前有個國王,看到出家人整天只是念佛,很不以為然。有一天他問出家人:“你們修行人,只念佛,不刻苦,怎能成就?”出家人說:“修行不在刻苦不刻苦,而在生死心切不切。如果生死心切,雖整天六根對六塵,也不會影響正念。”“你這話能用事實來說明嗎?”出家人答道:“可以。明天請安排二班宮廷美女,一班在東街跳舞,一班在西街唱歌。另叫一個判死刑的犯人,持著盛滿了油的罐子,繞街走去,后面跟著拿大刀的力士,如果犯人落下一滴油,立即斬首。”國王同意照辦。到時犯人想:“今天是我生死關(guān)頭,不能絲毫大意。”繞街結(jié)束,果然沒有落下一滴油,便赦他無罪。國王問他:“你繞街一周,見到什么?”犯人答:“大王,我什么也沒見。”國王大怒說:“你在我的面前,還敢胡說八道,這還了得!”犯人說:“我在生死關(guān)頭一心管著油,哪有心思去顧到歌舞?”國王這才相信。所以念佛人如果生死心切,一定能做到“一心不亂”,往生極樂。
至于念佛的方法,由于根性、環(huán)境,忙閑的不同,功課的繁簡,佛號的多少,可以因人、因時因地而制宜。《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說:都攝六根,凈念相繼。”這就是說,念佛時,內(nèi)而身心,外而世界,一切放下,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攝在一句佛號上,心聲相依,相繼不斷,自能于不知不覺中轉(zhuǎn)化其顛倒妄想,從事持達理持,轉(zhuǎn)染心為覺心,這真是持名念佛的總持法門!所以說:“得三摩地,斯為第一。”“三摩地”即“三昧”,譯為正定。攝持六根,凈念想繼,這是得念佛三昧的第一妙法。所謂“凈念相繼”起初是以六字名號作為凈念,念念相繼,隨著念佛功夫的深入,六字凈念轉(zhuǎn)化為無相,無住、無念的清凈心態(tài),根塵脫落,寂照同時,無相凈念,相繼現(xiàn)前,正是“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了。
祖師大德們對念佛方法,也有很多開示。如:
(一)隨息法,即隨著呼吸的長短、不急不緩、自然、安詳而念。由于呼吸出入的自然規(guī)律,佛號也隨著念念不斷,心息相依。經(jīng)過一定時間的實踐,心念越來越細,呼吸也若存若亡,佛號仍綿綿不絕,漸漸證入無念、無不念的境地。
(二)計數(shù)法,即當念佛時,要至誠懇切,從一句到十句,或從一至五,從六到十,分二氣念;或從一到三,從四到六,從七到十,分三氣念,要句句相續(xù),字字分明。 (不必二十、三十連續(xù)記數(shù))作事時,則可懇切直念。這種方法能使妄念無處落腳。此外事務繁忙的人可用朝晨十念法,借氣束心。發(fā)心勇猛的人,可打精進佛七,克期取證。元音老人說得好:“念佛如能像推車上山一樣用力,句句相接,字字分明地隨著呼吸細細緩緩念去,雖下下人,亦不怕念佛不能成片。”凈宗大德夏蓮居老居士,昔年將念佛經(jīng)驗和受用,寫戒四偈,現(xiàn)恭錄二偈,借花獻佛,普作供養(yǎng):
1.念佛最忌,精神渙散;字句模糊,先快后慢;既無音節(jié),又不聯(lián)貫;心不應口,聲不攝念;輕忽養(yǎng)識,古德所嘆;如此念法,永難成片。
2.聲和韻穩(wěn),字正音圓;懇切綿密,沉著安閑;聲合乎心,心乎應聲;心聲相依,妄念自清。
中國佛教凈土網(wǎng)新聞資訊凈土經(jīng)典凈土論要高僧大德祖師傳記恭請十方善信隨喜轉(zhuǎn)載,弘法共修,功德無量
- 上一篇:念佛如何才能感應道交?
- 下一篇:凈土為何是特別法門?
-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jīng)》原文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jīng)全文
- 佛說高王觀世音經(jīng)全文
- 如何修法才能得神通?神通怎么修?
- 十八層地獄分別叫什么?十八層地獄詳細圖解
- 戒除邪淫得清涼
- 《佛說圣者無量壽智大乘陀羅尼經(jīng)》原文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nèi)容
- 讀誦無量壽經(jīng)的利益
- 念佛怎樣“發(fā)愿和回向”?
- 最常用回向偈、回向文
- 佛前懺悔發(fā)愿文
- 凈土五經(jīng)一論是什么?有哪些內(nèi)容?
- 簡單的早晚課
- 《太上感應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佛說十善業(yè)道經(jīng)原文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曹操投胎轉(zhuǎn)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生死關(guān)全集
- 凈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簡介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凈宗朝暮課本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
- 凈修捷要
- 極樂輔臣觀世音菩薩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
- 凈土十要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全文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觀經(jīng)四帖疏
- 西方發(fā)愿文(圖文)
- 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一朵蓮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開的解釋
- 凈土三經(jīng)是指哪三經(jīng)?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實故事
- 瀟灑的東門乞丐往生記
- 百歲老居士崔成貴往生紀實
- 慈母虔誠念佛,終微笑往生凈土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兩位法師一同發(fā)愿,感佛來迎同時往生
- 無神論者歸彌陀,敬禮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認果不認因
- 曹操投胎轉(zhuǎn)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持燭專注觀想憶念佛,往生三天后身體依然散發(fā)奇香
- 將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極樂世界
- 念藥師佛能不能往生呢?
- 對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嗎?
- 因果是行事的準則,不可不信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專心一志念佛,體發(fā)異香往生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閻王——平等王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nèi)容
- 欲決定往生者,請從持戒念佛真實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觀世音菩薩圣號
- 《了凡四訓》:功名富貴能向外求嗎?
- 什么是因緣果報?因果是如何運行的?
- 民國一貧婦往生記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百歲老人往生記
- 《太上感應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為什么要見到自己的過失,不要看別人的不是?
- 往生論節(jié)要
- 因果輪回及天堂地獄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十念記數(shù)念佛方法
- 蓮池大師發(fā)愿文
- 拜佛與醫(yī)學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
- 凈土十要
- 觀經(jīng)四帖疏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
- 大般涅槃經(jīng)全文
- 《佛說長阿含經(jīng)》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表解
- 《悲華經(jīng)》原文
- 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導讀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 心經(jīng)的理論和實踐
- 當代往生紀實
- 拜佛與醫(yī)學
- 往生紀實
- 谷響集
- 早吃素
- 五福臨門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法藏法師:凈土深義
- 凈土十疑論
- 諦閑法師:普賢行愿品輯要疏
- 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
- 正信的佛教
- 凈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jīng)
- 蓮池大師戒殺放生文圖說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義疏
- 蕅益大師法語
- 《賢劫經(jīng)》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jīng)》原文
- 印光大師文鈔
- 臨終關(guān)懷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