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禮貌對眾?

六、坐不掀起椅凳之后方。

  你坐在那里,不要把椅子的后方掀起來。一個單獨坐的凳子,正常情況在坐的時候,椅子四腳都是落地的,但有些人不如此坐,他故意把椅子后方兩根腳掀起來,你這樣坐雅觀不雅觀呢?也許你自己滑跌倒了,也許人家從后面一絆跌倒了,這都不好。

七、衣帽不加于他人之衣帽上。

  我們或到外面旅行,或在餐廳里宴會吃飯。尤其在冬天,外面穿的衣服比較多,譬如風衣、大衣等,進餐廳后要把外衣、帽子脫下來,餐廳里面照例有一個掛衣服的地方,最理想的是每個人都有一個掛鉤,如果沒有那么多位置,當我們看到人家的衣服已經(jīng)先掛上去了,就不要再把自己的衣帽加在上面。或者人家把衣服折好放在凳子上面,我們就不可以再把自己的衣服、帽子放在別人的衣帽上,除非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說「你把這放在上面好了」,那就沒什么問題,如果是生人或是普通交情,當你把衣物加在上面時,他會不高興,因為個人有個人的習慣,有愛好清潔,他的衣服干干凈凈放在那里,我們的衣帽戴得臟了,再加在他的衣帽上,他就不高興了。

  再者人都有一種脾氣,不愿居在人下,衣帽也不愿意居在人下。所以大家要留心,例如參加宴會、喜事,有簽名禮簿,大家都是認識的朋友,所以參加的人名字都是簽在最下面的。再來有人開畫展,來的人都互不認識,這時候大家都簽在上一層。由此可以知道一個人的心理,都喜歡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上面,不愿意寫在下面。既是一般人心理是這樣,我們就要自己謙卑,處在下面,不要居在人上,居在人上就跟人起沖突,這就是不好了。小事如此,大事也是如此啊!凡事你只要謙讓,讓人一步的話,什么事都做得通順,不會有什么阻礙的。

  所以圣人制禮,教我們讓人,實際上還是對自己好,大家都禮讓的話,這個社會團體多么和衷共濟,多好呢!非得要你不讓我,我不讓你,互相競爭,就跟現(xiàn)在競選一樣,大家就這么爭,實際上風氣是如此!大家也不能不競選,制度就是這樣,民主時代要競選,可是現(xiàn)在這種方式,六、七十年前的人看到這種情況,是受不了的!

  老師講在前清的時候,乃至于到民國初年,對日本抗戰(zhàn)的時候,在家鄉(xiāng)內(nèi)地所見到的,還沒有選舉。〉胤缴系泥l(xiāng)長,當時叫「連保主人」,連保主人下面,現(xiàn)在叫村里長,當時叫「保長」,保甲啊!當時實行保甲法,就是中國歷史上所行的保甲法,保長相當于現(xiàn)在的里長、村長;甲長相當于現(xiàn)在的鄰長。保長、甲長大家都不愿意當。大家互相推薦,彼此都是讓的。鄉(xiāng)長也是很謙虛的,鄉(xiāng)長是政府派下來的,也不是選的,派的都是有資格、有能力的人,整個風氣不跟現(xiàn)在一樣。

  現(xiàn)在有了選舉制度,我們請那時候的人到現(xiàn)在來,他一定不愿意選舉,現(xiàn)在選舉都要自己宣傳自己,宣傳還不算,還要拿錢出來。拿錢不是這么簡單的,拿錢買票還要找對人。所以我們處在這種風氣,你叫孔夫子到現(xiàn)在來,教他老人家來選舉,他也沒辦法。民主時代一個人有一張票,這張票是選民拿在手里面,他選什么呢?當然是認識的人,如果沒有認識的,他怎么選法呢?所以完全靠競選人自己盡量宣傳自己,盡量表揚自己,用盡各種方法。所以,現(xiàn)在很難,風氣是這樣。但我們不管風氣怎么樣,了解了之后我們守住自己的本位,把事情做好。

  人家好戴高帽子,我們就讓人家戴,不要把帽子加在自己頭上,這樣到任何地方,我們不會受人家的輕視。時代雖然如此,盡管個人都愿意宣傳自己,但在另外一方面,也都不愿意聽到自吹自擂的人,聽起來都不大高興。這是矛盾的時代,既不愿意聽人家自我表揚,而自己又免不了要表揚自己,看這多么矛盾的事。

八、不向人噴水吐痰。

  噴水、吐痰這是不好。什么情況下噴水?我們不會無緣無故在大眾場合,含一口水來對大家噴。但是有一種情況,過去一般人有漱口的習慣,喝一口茶在嘴里面咕嚕咕嚕,然后往地上吐,也不顧公共衛(wèi)生。過去往往有犯這個毛病,還有吐痰也是,過去隨地吐痰的現(xiàn)象很普遍,往往嘴里有痰就隨地吐,既不衛(wèi)生又不雅觀。

  還有在團體生活中,早晨起來漱口刷牙,大家在一起漱口時,當漱口水漱下來時,應(yīng)該要小心,有些人往下吐的力道很重,「呸!呸!」吐下來的時候,往往噴到站在旁邊人家,把人家的衣服也弄臟了;蛘咚堫^開的很大,嘩!水一沖下來,到處水花四淺,濺到人家的衣服,水龍頭應(yīng)該小小的開。這種人都是屬于「狂者」,不能夠小心,不能夠考慮到對方的人,到處就受人家討厭,讓人家不高興。

  有些人他知道痰不可吐到地上,也知道把痰吐在手帕,或衛(wèi)生紙上,可是吐痰的方式也要注意,人家在吃飯,你嘩地吐出來,人家聽聲音就不高興,因為吃飯的時候,總是往喉嚨口里吞,一聽到你在吐的時候,心理就不好受,起反感吃不下去了。還有一些上年齡的人,喉嚨里面習慣性的,不管有痰沒痰,一進門的時候,就「嗯!嗯!」好像有痰,這樣連嗽幾聲,別人聽起來也不好受所以,在習慣上要盡量改善,讓人家看起來順眼。假如這些事情沒有顧慮周到,會增加人家不好的印象。

  所以,噴水固然要不得,吐痰最好也不要,有痰的時候盡量找無人之處,不要把吐痰的聲音讓人家聽到。還有講到噴水,現(xiàn)在走在路上,有些人洗車子,往往你走到那個地方,他用水在那里沖車。還有油漆店的噴漆,他也不顧往來的行人,把行人道就當作是自己的工廠。你走到那里,他正好把漆噴過來,噴得你滿身都是。還有些人怕來往的汽車,把灰塵揚到店里邊去,所以經(jīng)常往外灑水,可是要灑水之前,要在沒有人的時候才往外灑,這些地方,都是要顧慮到人。所以既不能向人家噴水,也不能向人家吐痰,讓人家產(chǎn)生反感。

九、不向人呵欠,舒伸,嚏噴。

  這一條討論到跟人家談話的時候,向人呵欠的情況。我們前面講,去訪問人家時,看到主人呵欠,表示主人的精神疲倦了,這個時候應(yīng)該向主人請辭,不能再繼續(xù)談了,假如主人昏昏欲睡的時候,一邊和你談話,一邊打著瞌睡,勉強打起精神,這很難受的,做一個訪客叫主人這么難受,心里也是不安的!從另外一方面來講,無論我們是否做為主人,在任何場合,只要跟朋友,親戚或者是熟人談話時,最好不要打哈欠!你一打哈欠的時候,懂禮的人,就不能跟你談話了,他心里會想,你太疲倦了,不能再談下去了,他就要結(jié)束談話。

  有些人習慣哈欠,說幾句話呵欠就出來了,他也不是真的精神疲倦,就是有這種小毛病,這個小毛病要改。還有人習慣咳嗽,咳嗽和呵欠的習慣都是不好的。還有舒伸,有些也是習慣性的,坐不到多久就「嗨!」舒伸起來,這個舒伸就叫做「欠伸」,欠是呵欠,伸是把手伸開來,真正疲倦的時候,當然是情有可原,但習慣性的舒伸就不可以,這樣讓對方看見了,會以為你是有意下逐客令。還有打嚏噴也是一樣的,咳嗽是從口里面咳出來,嚏噴是同時從口鼻里面沖氣出來,如果正好對面有人,我們這么一沖出來,口里微細的唾沫,可能就會噴到人家的臉,人家有修養(yǎng)的人,他不肯拿手帕出來擦干,故意裝作沒有噴到臉上的樣子,但是他心里很難受。

  有的不懂禮的人,唾沫一噴到臉上,他馬上拿衛(wèi)生紙、手帕擦干,對方看到你在擦的時候,心里多難受!所以這些情況我們盡量避免,當自己實在要打噴嚏的時候,把口捂起來,或是轉(zhuǎn)身對外,不要對著人家。

  對眾一共有九條,就是處處不要教人討厭,讓人有一個好印象。也是原則性的,根據(jù)這些原則,凡是教人家起不好印象的,我們盡量避免去做就行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