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思想 >

郁郁黃花無非般若

  禪宗有兩句名言:“郁郁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盡是法身。”看見郁郁的黃花,那就是我們的般若智慧;看見青翠的竹子,那就是我們的法性身。

  為什麼這樣說呢?理以事顯,非一非二。我們的法性身是無形無相,而事物是有形有相,在相上說,非一,不是一體;性不離相,相不離性,從不離的角度說又是非二,是一體的。譬如:鏡中現(xiàn)萬象,萬象各異,而鏡還是鏡,萬象還是萬象,但從兩者不離的角度講,鏡就是萬象之影,萬象之影就是鏡。所以是“非一非二”。

  法相萬象森羅,崢嶸并列,而法性湛然,如如不動。法性無性,故雖不動而緣起萬法,故知般若是性相無礙,橫遍豎窮十方叁際,郁郁黃花與青青翠竹,無非般若,盡是法身。你看,眼前的山河大地,動植飛潛,暑往寒來,鳥飛兔走,何一不是實相般若表現(xiàn)處?眼前的行住坐臥,談笑馨嘆,吃飯穿衣,揚眉瞬目,何一不是觀照般若顯發(fā)處?

  洞山祖師過河時,低下頭來卷褲腳,正當(dāng)這個時候,看見水里面顯現(xiàn)他的影子,恍然大悟,他作了個偈子,里頭有“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的妙句,證明他確實悟道,證入般若不二法門。因渠不離我,我不離渠故,渠即是我,我即是渠。相即相入,性光與渠光互攝。

  《楞嚴(yán)經(jīng)》稱:“性色真空,性空真色”,也就是說,性離不開色相,色相離不開性。所以,性就是色,色就是性。自性是一切色相,一切色相也就是自性。自性無相,是有而不有,不空而空的真空,而色相則是不有而有,空而不空的妙有。性體因是真空無相,才能顯現(xiàn)一切色相,才能變現(xiàn)千差萬別的妙相。

  《心經(jīng)》云:“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一點能當(dāng)下透過來,明白過來,就是明心見性。這個道理就是佛教般若的不二法門。般若空之真空妙有,為離兩邊,不住中之道義,即此智慧能澈諸法總相及別相,通達(dá)空有不二之理。須知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一草一木,同證菩提;而且語默動靜,舉手投足,士農(nóng)工商的當(dāng)下,皆是佛事。

  佛言:“一切治生?業(yè)皆於實相不相違背”,開示了如何契著真實般若妙諦的一乘道。真實般若妙諦的境界,空宛然空,有宛然有,空不礙其為空,有不礙其為有。究其極,有亦不礙空,空亦不礙有。即非亦有亦空相,又非非有非空相。實相般若的真面目,不可言說,不可思議,勝義離言的中道義,勉強(qiáng)“指月”般地一言概之可謂:無生生無無不生,有化化有有亦化。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非非有非無,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湛湛無寄,廖廖絕據(jù),不知何以而名。強(qiáng)名般若。般若之空,是超越空、有的。亦不落四句乃至百非。泯滅百非,不取一切妄執(zhí)戲論的勝義空,實為超脫世俗之見的最上乘空。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