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文化 >

悟禪·踏進山門

悟禪·踏進山門

一、我們何以不快樂

  我們生活在兩個極其復(fù)雜的世界。

  一個世界,是關(guān)于我們的外在,比如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我們的地位、職業(yè),我們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等。另一個世界是我們內(nèi)心的精神世界,只屬于我們自己的世界。

  從小到大,我們幾乎都被教育要用一生去探索和認識我們所處的外在世界。我們需要獲取,需要擁有,需要幸?鞓,需要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然而,與我們的意愿背道而馳的是,很多人在充分享受物質(zhì)生活的同時,依然活得不快樂、不幸福;那是為什么呢?

  古人即有快樂之說,而幾千年后的現(xiàn)在,很多人追求快樂,卻不知道快樂的真正含義。所謂“快樂”,真正的意義在于“樂”字上。我們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為我們所得到的人間之“樂”,都源于我們的感官刺激。我們的眼睛看到美好的東西,耳朵聽到悅耳的聲音,舌頭嘗到美味的食物,我們追求感官的欲望。但這些刺激來得快,去得也快,轉(zhuǎn)瞬即逝。當我們滿足了一個欲望以后,新的欲望又升起,得到滿足的心情很快就會消失。因為我們的欲壑太大了,這樣患得患失,讓我們感到很痛苦,很不幸福。其實真正的快樂是本來就具有的,是一種不需再求的安然狀態(tài)。當人們迷失自我原本安樂的心時,就產(chǎn)生了恐懼不安,有了欲壑,想求外面的東西來填補此壑而獲得片刻的滿足,然如挑雪填井,片刻即失,于此輪回,俳徊在苦海中。所以佛說苦海眾生!

  在佛教中,我們所擁有的外部世界,我們所追求的那些快樂,都被稱為無常。無常即為變數(shù),而變數(shù)隨時都有可能消失。就像汶川地震一樣,很多人在一瞬間失去家園,失去自己辛辛苦苦所擁有的一切。這就是無常。每個人都會感覺到萬物的無常,因此我們即使擁有了很多,內(nèi)心還是會躁動不安。即使擁有讓人羨慕的工作、地位或者家庭,我們依然會覺得靈魂是躁動的、漂浮的,無法安住。因此,想要擁有真正意義上的快樂,就必須探索被無常困擾之外的那個世界――我們的內(nèi)心。

二、走人心靈的山門

  我們的心靈是無形的。為了認識我們無形的心靈,佛教創(chuàng)造了一個有形的道場。

  幾乎每個人都曾因為各種原因進入過道場,但并非所有的人都明白道場的含義。因此,很多人只是路過,很多人只是求拜。事實上,道場是包容萬物的寶山,錯過它,就會錯過很多人生之道。進佛殿,其實是走進心靈的山門,重新認識迷失了的自己,回歸生命之初的心靈。

  所謂“青燈古佛”的說法,源自那些古老的道場。而這些古殿多在崇山峻嶺之中,以便佛教中人清靜修煉。因此,佛殿又被稱為“山”;而禪教之門,被稱為“山門”。在中國的佛殿中,山門常被建成殿堂式建筑,稱為“山門殿”或“三門殿”,是我們進入道場必須要經(jīng)過的路徑。

三、心無所住的自我

  根據(jù)佛教的道義,道場的山門有三重:無住、空和無相。無論我們先踏人的是現(xiàn)實中道場的哪個門,你的心靈所踏入的那個悟道之門首先叫做無住門。

  《金剛經(jīng)》有云:“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而現(xiàn)實中的我們,大多心有所住。有人一生為情所困,無法擺脫,連古人都感慨“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足見為情所困,很苦。有人把自己的心住在財富中,被財富所累。在我們過于追求利益的社會中,許多人擁有財富,但是活得也不快樂,他們論為了財富的奴隸,被財富左右了人生。還有些人把自己一生的精力住在了權(quán)力上,拼命地獲取權(quán)力,但最后又被權(quán)所累。

  無論是情、利還是權(quán),我們就這樣把心完全安放在上面,從而忽略了自己和人生的真正意義。

  關(guān)于心無所住,禪宗歷史中的六祖慧能大師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勰艽髱熢(jīng)是一個樵夫,以砍柴為生,養(yǎng)活自己和老母親。有一天,他去賣柴之時,聽到一個書生正在誦念《金剛經(jīng)》。當他誦到“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之時,慧能大師突然感悟,立志要到湖北黃梅傳授《金剛經(jīng)》的弘忍大師身邊求佛法。也正因這句話,中國禪宗歷史上出現(xiàn)了“南能北秀”這兩個禪宗法門,同時也出現(xiàn)了歷史上著名的一次關(guān)于禪的理念之爭。弘忍大師的大弟子神秀跟隨師父修行多年,對人生深有感悟,因此作了一個偈句――“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表達了自己對禪的理解,對修行的感悟。但是慧能聽到這個偈句后,覺得它還沒有真正表達出人的本性和自己的本來面目,于是也作出一個偈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無形無我,才無所住。也就是說,我們的心靈,我們的自我,不要固定在一些外在的事物上。因為無所住,所以它并不是如同“樹”或者“臺”這種深受束縛的事物,因此,它才不會被千擾,不會被塵污覆蓋。這正是對禪的頓悟。而神秀的偈句意在修行,我們總會被一些俗事塵埃所困擾,不能做到“本來無一物”,從而讓心靈躁動迷失。因此我們就需要“時時勤拂拭”,排除那些不該屬于我們的“心靈之住”,將我們的心安放在當下,達到身心合一,保證心靈的純凈。

四、空而不空的釋懷

  走過無住門,我們進入的第二個心靈之門,叫做空門。

  幾乎每個人都知道空門的概念,在書中或者影視作品中,一個人灰心失望的時候,被情感所傷或者事業(yè)失敗的時候,往往會看破紅塵,遁入空門。因此,空門給人的印象往往是一種消極避世的逃避。事實上,佛教中所講的空門,叫做“空而不空”。

  歷史上,文學(xué)家蘇東坡是個喜愛參禪之人,經(jīng)常和朋友佛印禪師討論佛法,一次,身居官位的蘇東坡前去聽佛印禪師講佛法,可當他到達的時候,屋中座無虛席。于是佛印禪師問:“你來聽法,沒有座位,你要坐在哪里?”

  蘇東坡明白佛印禪師正與自己講禪語,于是說:“我有座位,我可以坐和尚的四大之身。”

  佛印笑了:“東坡居士,如果你能回答我的問題,我就讓你坐我的這個四大之身,如果你回答不了,那么就請你把官帶留下。”

  蘇東坡表示同意。于是佛印禪師說:“佛門講身為四大,四大皆空時,你坐哪里?”

  蘇東坡無話可說。于是,他的腰帶至今還留在鎮(zhèn)江的金山寺內(nèi)。

  正如我們所熟知的,佛教中,有“四大”的說法,但很少有人知道“四大”的含義。事實上,佛門中所稱的四大,指人身體的組合。第一大,稱為地大,是我們身體中堅硬的部分,包括骨骼、頭發(fā)、肌肉、指甲等;第二大,稱為水大,是我們身體中的血液、分泌物、細胞與細胞之間的水分等;第三大,稱為火大,是我們身體的溫度;第四大,稱為風(fēng)大,是我們的呼吸。四大和合組成一個人,一旦分開,人體也就消亡了,一切歸于空。

  廣而闊之,地、水、火、風(fēng)、空這五大元素組成了世界的萬物。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花草樹木,無一不是由地、水、火、風(fēng)組成的。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水覆蓋,而我們所能感覺到的溫度的變化,便可以稱之為火;鹗箍諝猱a(chǎn)生流動和變化,這樣就形成了風(fēng)。與此相對,地的下面是地下水,水之下是火,火之下是風(fēng)。在佛教的世界觀中,正是因為地球中心是空的,才產(chǎn)生可以導(dǎo)致火山噴發(fā)的地下火和將火吹出來的風(fēng)。由此可見,從地心到宇宙,地、水、火、風(fēng)、空組成了萬物。而在佛教中,這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最終也都會歸于空。

  同樣,萬物都有佛教中稱為“生住異滅”的規(guī)律。植物出生而存在,到了秋天慢慢變化,冬天死亡。人也有生老病死的自然規(guī)律,從生到老病而死,生住異滅。即使礦物也有成住壞空的規(guī)律,有形成的階段,也有因年代久遠而被外物或自身所損耗消減,最后完全消失,歸于空無。

  歷史上的金代禪師酷愛蘭花,因此庭院里栽種了幾百盆品種各異的蘭花,閑暇時他便悉心照料它們。

  一天,金代禪師有事外出。一個弟子給蘭花澆水時,不慎將擺放蘭花的架子絆倒,整架的蘭花都打翻在地,一片狼藉。這個弟子知道禪師愛蘭如命,心中異;炭。等禪師回來時,弟子便去認錯,甘愿接受禪師的任何處罰。

  金代禪師并不生氣,反而心乎氣和地安慰弟子:“我喜愛蘭花,因為可以用香花供佛,同時也能美化寺院環(huán)境。但我喜愛蘭花可不是為了生氣。世上萬物無常,不可執(zhí)著于自己心愛的事物難以割舍!”

  有無相生,陰陽互轉(zhuǎn),是這個宇宙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有來自于無,無中生出有,有又歸于無,這就是佛教的空觀。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當體皆空,了不可得。正因如此,我們身邊的事物,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包括我們自身,都沒有不變的存在,總有一天都會歸于空,終究塵歸塵,土歸土。我們無法留住手中的水,又怎能抓住無常?任何東西都無法保留、無法長久,終究會消失。因此,走過空門,我們就需要明白,既然四大皆空,我們就不必對身邊事物和我們自己太過執(zhí)著,對自心內(nèi)外的一切抱著享有而不是占有的心態(tài),這也就是“四大皆空”,不可執(zhí)著的概念。

五、眾生無相的真實

  佛教中的最后一個山門,叫做無相門。

  無相,源自梵語“anbnitta”,有無形無相之意!洞髮毞e經(jīng)》云:“一切諸法本性皆空,一切諸法自性無性。若空無性,彼則一相,所謂無相。以無相故,彼得清凈。若空無性,彼即不可以相表示。”

  《金剛經(jīng)》曰:“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很久以前,一座山廟里住著一位老和尚和一個小徒弟。有一天,山上來了一位達官貴人,為廟中捐了很多財物,老和尚熱情地接待了他。

  不久之后,山上來了一個書生,衣衫襤褸,面黃肌瘦,餓得幾乎暈倒。老和尚見此狀況,馬上叫小徒弟將他扶進廟里,同時吩咐端上最好的茶,準備最好的齋飯。

  小徒弟心中不解,為廟中捐了很多財物的達官貴人自然有資格喝最好的茶,吃最好的齋飯,而如今,一個不知從哪兒來的“叫花子”,師父為何還如此厚待他?于是,書生住在廟中的時間里,小徒弟從來都是冷言相對,并經(jīng)常瞞著師傅,將餿掉的齋飯端給書生。

  書生告辭后,老和尚用泥巴塑了一尊菩薩像,然后叫來小和尚,告訴他這是自己用千金請柬的菩薩。

  于是,小徒弟每天認真地給菩薩上香,虔誠地念經(jīng)。

  一個月后,老和尚又將那泥菩薩削琢咸一只猴子,放回原處。小徒弟發(fā)覺菩薩變成了一只猴子,嚇了一跳,當然也不再去上香了。老和尚問起此事,小和尚惶恐地回答:

  “師父,那菩薩變成一只猴子了!”

  于是,老和尚拿過猴子,再次削琢,一尊菩薩塑像又栩栩如生地出現(xiàn)在小徒弟的面前。老和尚用棍子在小徒弟的頭上敲了一下,慢慢念經(jīng),不再理他。

  老和尚的敲打終于使小徒弟頓悟。

  其實,每個人的生命都不過是一團相同的泥巴而已,只是被塑造成了不同的表相。

  相,恐怕是世界上最能影響我們的東西。我們往往執(zhí)著干我們所認識到的那個“相”,慢慢迷失了自己,迷失于世界,迷失了那無形無相的道。

  一個年幼的女孩曾經(jīng)被老師在全班同學(xué)的面前嘲笑:

  “你知道嗎?你是個丑八怪!你不信?回去照照鏡子吧,大家都是這么說的!”

  這句話在女孩的心里存留了很久。即使她長大后事業(yè)有成,老師的那句話依然是她心中不可碰觸的陰影。只要拿起鏡子,她就會立刻想起:我仍然是個丑八怪,丑陋的小孩,不會有人理我,我不會有任何快樂。

  多年以后,在敦煌小雷音寺的山門前,一個樣貌平和的居士告訴她,她面前的這個門叫做“無相門”。佛祖慈悲,憐憫眾生,進入此門者,再無相貌美丑、地位差異之分,佛祖面前,眾生一律平等。

  于是在無相門前,女孩釋然,隨后潸然淚下。

  所謂相,是指因緣合和所生之法。我們往往都有一個我相,看別人有一個人相、眾生相,看萬物也都有其相,正如被我們看作老板的人是老板相,做官的人覺得那是官相。但事實上,這些所謂的相都不過是表相而已,只是暫時存在,隨時都可能變化消失。做官的心術(shù)不正,轉(zhuǎn)眼就可能論為階下囚;面目丑陋的人,并不代表他不能快樂或成功。但我們往往過于執(zhí)著于認識到的那個相,自卑于自己相貌的人,可能會郁郁終日;做老板的人在企業(yè)里十分強勢,在家中也執(zhí)著于老板這個相,依然過于強勢,那么對于自己的親人來講,他就無法融進他們的心中。做官的人也是如此,如果到哪里都頤指氣使,執(zhí)著于官相,必然會讓人生厭。

  事實上,我們不論處于怎樣的地位,我們的相只不過是我們所扮演的一個角色,并不是我們自己。對角色太投入;就會迷失自我,陷入角色而不可自拔,直至痛苦不堪。佛教中的無相門,正是告訴我們:一切皆是表相,包括我們自己。放下我們所謂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才能看到真正的本相、本我,還原我們的本來面目。

  那么,因執(zhí)著于我相而在山門前哭泣的女孩,是不是你呢?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