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十二 報應十一(崇經(jīng)像)
史世光 董吉 宋吏國 張元釋智興 董雄 孟知儉 崔善沖唐晏 張御史 李昕 牛騰李元平 長沙人 乾符僧
--------------------------------------------
史世光
晉史世光,襄陽人。咸和八年,死于武昌,七日,沙門支法山轉小品,疲而微臥,聞靈座上如有人聲。史家有婢字張信,見世光在靈座,著衣具如平日,語信云:“我本應墮獄中,支和尚為我轉經(jīng),曇護、曇堅迎我上第七梵天快樂處矣。”護、堅并是山之沙彌已亡者也。后支法山復往,為轉大品,又來在座。世光生時,以二幡供養(yǎng),時在寺中,乃呼張信持幡送我。信曰:“諾!北憬^死。將信持幡,俱西北飛上一青山,如琉璃色。到山頂,望見天門,世光乃自持幡,遣信令還。與一青香,如巴豆,曰:“以上支和尚!毙盼催,便遙見世光直入天門。信復道而還,倏忽乃活,亦不復見手中香也,幡亦在故寺中。世光與信去時,其家有六歲兒見之,指語祖母曰:“阿爺飛上天,婆為見否?”世光后復與天人十余,俱還其家,徘徊而去。每來必見簪帢,去必露髻,信問之,答曰:“天上有冠,不著此也!焙竽酥(“此也后乃著”五字據(jù)《法苑珠林》五補。)天冠與群天人鼓琴行歌,徑上母堂,信問何用屢來,曰:“我來,欲使汝輩知罪福也,亦兼娛樂阿母!鼻僖羟迕,不類凡聲,家人悉聞之,然其聲如隔壁障,不得親察也,唯信聞之獨分明焉。有頃去,信自送,見世光入一黑門,尋即出來,謂信曰:“舅在此日見搒撻,楚痛難勝,省視還也,舅坐犯殺罪,故受此報?筛婢四,會僧轉經(jīng),當稍免脫!本思摧p(“輕”字據(jù)明抄本補。)車將軍。(出《冥祥記》)
【譯文】
晉朝的史世光是襄陽人。咸和八年,在武昌死去,七天后,沙門支法山轉讀小品般若經(jīng),疲勞而剛躺下,就聽見靈座上有人的聲音。史家的婢女張信,看見世光在靈座上,穿的衣服都和平時的一樣,對張信說:“我本應當下地獄,支和尚為我轉讀佛經(jīng),曇護、曇堅接我到第七梵天快樂處了。”護、堅都是山上的已死沙彌。以后支法山又去,為世光詠誦大品般若經(jīng),世光又來在靈座上。世光活著的時候,用兩幡供奉,當時在寺中,就呼喚張信拿幡送我。張信說:“是。”說完就死了。張信拿著幡,一齊向西北飛上一座青山,象琉璃色。到了山頂,看見天門,世光于是自己拿著幡,讓張信回去,給他一青香,象巴豆一樣,說:“把這個給支和尚。”張信還沒回去,就遠遠看見世光一直進入天門。張信又從原道返回。一會兒就復活了,再也看不見手中的香了,幡還在原來的寺中。世光與張信去的時候,他家有個六歲的兒童看見了他們,指著告訴祖母說:“阿爺飛上天去了,婆婆看見了沒有?”世光又和天上的十幾個人,一齊回到他家,徘徊而去,每次來一定看見插簪戴帽,去時一定露出發(fā)髻。張信問他,答道:“天上有帽子,不戴這個!比缓缶痛髦旃诤鸵蝗禾焐先藦椙僮鞲,一直登上他母親住的屋子。張信問他為什么多次回來。世光說:“我來,是想使你們知道罪福,也使我母親快樂。”琴音清妙,不象凡間的聲音,家人都能聽到,然而那個琴聲象在隔壁似的,不能親眼看到,只有張信聽到的十分分明。過了一會離去了,張信自送,看見世光進入一個黑門,不一會就出來了,對張信說:“舅舅在這里每天被拷打,痛苦難忍,我才省視回來,舅舅犯的殺人的罪,所以受到這種報應。可告訴舅母,請和尚為他誦經(jīng),能稍加免脫!逼渚司褪禽p車將軍。
--------------------------------------------
董吉
董吉,于潛人也,奉法三世,至吉尤精進,恒齋戒誦首楞嚴經(jīng)。村中有病,輒請吉誦經(jīng),所救多愈。同縣何晃亦奉法,卒得山毒之病困,(困原作“因”,據(jù)明抄本改。)晃兄惶遽,馳往請吉。董何二舍,相去六七十里,復隔大溪,五月中大雨,晃兄初渡時,水尚未至,吉與期設中食后,比往而山水暴漲不復可涉,吉不能泅,遲回嘆息良久。吉既信直,必欲赴期,乃測然發(fā)心,自誓曰:“吾救人苦急,不計軀命,冀如來大士,當照乃誠!北忝撘,以囊經(jīng)戴置頭上,徑入水中,量其深淺,乃應至吉頸,及渡,才至膝耳。既得上岸,失囊經(jīng),甚悲恨,尋至晃家,三禮懺悔,流涕自責,俯仰之間,便見經(jīng)囊在高座上,吉悲喜取看,浥浥如有濕氣,開囊視經(jīng),尚燥如故。于是村人一時奉法。吉家西北,有山高險,中多妖魅,犯害居民。吉以經(jīng)戒之力,欲降伏之。于山際四五畝地,手伐林木,構造小屋,安設高座,轉首楞嚴經(jīng)百余日,寂然無妖,民害稍止。后有數(shù)人至,與吉言語良久。吉思惟非于潛人,窮山幽絕,何因而來,疑是鬼神,乃謂之曰:“諸君得無是此中鬼耶?”答曰:“是也。聞君德行清肅,故來相觀,并請一事,想必見聽。吾世有此山,游居所托,君既來止,慮相犯冒,恒懷不安。今欲更作界分,當殺樹為斷!奔:“仆貪此寂靜,讀誦經(jīng)典,不相干犯,方喜為此,愿見祐助!惫泶鹪:“亦復憑君,不侵克也。”言畢而去。經(jīng)宿,所芟地四際之外,樹皆枯死,如焚焉。(出《冥祥記》)
【譯文】
董吉是于潛人,三代信奉佛法,到了吉則更加精心勤奮,常常齋戒誦讀首楞嚴經(jīng)。村中有病人,總是請吉誦經(jīng),大多能痊愈。同縣人何晃也信奉佛法,最后得了山毒病而痛苦。何晃的哥哥惶恐,急忙去請吉。董、何兩家相距六七十里,又隔著大河。五月中下大雨,晃兄剛渡河時,山水還沒有到,吉答應他吃了午飯后再走,等到去而山水暴漲不可以過去,吉不能泅渡,遲疑嘆息了好久。吉守信正直,一定要按時到達,于是心里推測,而發(fā)誓說:“吾救人的苦痛,不考慮我的生命了,希如來大士,普照我的誠心!庇谑敲摰粢路,用口袋裝著經(jīng)書頂在頭上,一直入水中。根據(jù)水的深淺,應當?shù)郊牟弊?等到渡水,才到膝蓋罷了。已經(jīng)上了岸,丟了經(jīng)書,他非常悲恨,不一會到了晃家,施三禮表懺悔,流淚而自責。俯仰之間,就看見經(jīng)袋子在高座上,吉悲喜交加取來看,香氣裊裊的象有濕氣,打開口袋看經(jīng)書,還是象以前那樣的干整。于是村中人一時都信奉佛法。吉家的西北,有座高險的山,山中有許多妖魅,侵害居民。吉用經(jīng)戒的力量,想要降服它們。在山邊的四五畝地上,親手砍伐林木,建造小屋,安設高座,詠誦首楞嚴經(jīng)一百多天,寂靜而無妖,民害稍止。以后有幾個人到來,和吉攀談很久,吉想并不是於潛人,山窮而幽絕,是從那里來的呢?疑心他們是鬼神,就對他們說:“你們難道是這里的鬼嗎?”答道:“是的。聽說您的德行潔廉,所以前來相見,并請求一事,想要聽聽你的意見。吾們世代住在這山里,是游居之地,你已來這里,怕要冒犯,我們總是懷著不安的心理,F(xiàn)在想要劃個界限,應當砍樹為定!奔f:“我喜歡這個地方寂靜,誦讀典經(jīng),不相干擾,正高興想這樣做呢,愿你等庇祐幫助。”鬼答道:“聽憑你的安排,我們再不侵擾了!闭f完而去。過了一宿,所割的地四周之外,樹木都枯死,象焚燒過一樣。
--------------------------------------------
宋吏國
宋有一國,與羅剎相近。羅剎數(shù)入境,食人無度。王與羅剎約言:自今已后,國中人家,各專一日,當分送往,忽復枉殺。有奉佛家,惟有一子,始年十歲,次當充行。舍別之際,父母哀號,便至心念佛,以佛威神力故,大鬼不得近。明日,見子尚在,歡喜同歸。于茲遂絕,國人賴焉。(出《幽明錄》)
【譯文】
南朝宋時有一國,和羅剎鄰近,羅剎多次入境,吃人無數(shù),國王與羅剎相約說:從今以后,國中的人家,每天有一家給你送人,不要再來枉殺。有一個奉佛的人家,只有一個兒子,才十歲,輪到應該送去。離別之時,父母哀哭,便誠心念佛。因為佛神的威力的原因,大鬼不敢靠近。第二天,看見兒子還在,高興地和他一齊回家。從此鬼便滅絕,國人有了依賴。
--------------------------------------------
張元
后周張元字孝始,河北萬城人也。年十六,其祖喪明三載,元懼憂泣,晝夜經(jīng)行,以祈福祐。復讀《藥師經(jīng)》云:“盲者得視之言!彼煺埰呱,燃七層燈,七晝夜轉讀《藥師經(jīng)》。每日行道祝曰:“元為孫不孝,使祖喪明,今以燈光,并施法界,乞祖目見明,元求代暗。”如此辛勤,至七日。其夜,夢有一翁,以金篦療其祖目,謂元曰:“勿憂悲也,三日后,祖目必瘥!痹趬糁邢槽x,驚覺,乃遍告家人。三日。祖目果瘥。(出《法苑珠林》)
【譯文】
后周張元字孝始,是河北萬城人,年齡十六歲。他的祖父失明三年,張元憂愁哭泣,晝夜念經(jīng),來祈祐降福,又讀《藥師經(jīng)》中說“失明者能復明”的經(jīng)句,就請七個和尚,點燃七層燈,七天七夜誦讀《藥師經(jīng)》。每天行道后祝愿說:“我為孫不孝,使祖父失明,現(xiàn)在用燈光,一齊獻給法界,乞求祖父眼睛能夠看見,我愿請求代替祖父失明。”象這樣辛勤,到了第七天,那天的夜里,夢見一個老翁,用金篦治療祖父的眼睛,并對張元說:“不要悲傷,三天后,你祖父的眼睛一定能好!睆堅趬糁懈吲d的跳了起來,于是驚醒,就都告訴了家人。三天后,祖父的眼睛果然好了。
--------------------------------------------
釋智興
唐京師大莊嚴寺釋智興,洛州人也。勵行堅明,依首律師,誦經(jīng)持律,不輟昏曉。至大業(yè)五年仲冬,次當維那鳴鐘。同寺僧名三果者,有兄從煬帝南幸江都,中路身亡。初無兇告,通夢于妻曰:“吾行達彭城,不幸病死,生無善行,今墮地獄,備經(jīng)五苦。賴今月初十日,禪定寺僧智興鳴鐘發(fā)響,聲振地獄,同受苦者,一時脫解,今生樂處。思報其恩,汝可具絹十匹奉之,并陳意殷勤!奔板徽f之,人無信者。尋復夢如初,后十余日,兇問與夢符同。乃以絹奉興,合寺大德至,咸問興曰:“何緣鳴鐘,乃感斯應?”興曰:“余無他術,見佛法藏傳云:‘罽膩吒王受苦,由鳴鐘得停;及增一阿含經(jīng),鳴鐘作福!本醋翊耸,勵力行之。嚴冬登樓,風切皮肉,露手鳴椎,掌中破裂,不以為苦。鳴鐘之始,先發(fā)善愿,諸賢圣同入道場,同受法食。愿諸惡趣,聞此鐘聲,俱時離苦,速得解脫。如斯愿行,察志常奉修,故致茲通感焉!(出《異苑》,明抄本作出《高僧傳》)
【譯文】
唐朝京城大莊嚴寺的釋智興。是洛州人。行為端方而堅毅,尊崇師傅引導不分早晚地誦讀經(jīng)書堅守律法,到大業(yè)五年的仲冬,輪到智興敲鐘。同寺的和尚名三果,有個哥哥跟隨煬帝南到江都,半路而死。當初沒有人報信,托夢給他的妻子說:“我走到彭城,不幸病死。在世沒做善事,已落入地獄,準備經(jīng)受五苦。幸好這月的初十,禪定寺的和尚智興敲鐘發(fā)響,聲振地獄,同時受苦的人,一時都解脫了,今脫生于樂地,我想要報答他的恩德,你可準備十匹絹送給他,并向他表示致謝之意!彼钠拮有褋碚f這件事,沒有人相信,不久又做了這樣的夢,后十幾天,兇信和夢相同,于是就把絹送給了智興。整個寺里都蒙受了功德,和尚們都問興說:“什么原因敲鐘能有這樣的報應?”智興說:“我沒有什么本領,見佛法藏傳中說:罽膩吒王受苦,從鳴鐘得到停止;增一阿含經(jīng),鳴鐘可以造福。我謹遵從這些事,努力實行它。嚴冬登樓,寒風浸入皮肉,露出手來拿椎,掌中破裂,不認為是苦。敲鐘之初,先發(fā)下善愿:各位賢圣一齊入道場,一同受用法食,愿凡處在險惡之中的,聽到這個鐘聲,一齊都脫離痛苦,快得到解脫。這樣許愿奉行,常志奉修佛法,才有這樣的感應啊。”
--------------------------------------------
董雄
唐董雄,河南人。貞觀中,為太理丞。幼奉佛法,蔬食多年。因非累與同列李敬玄、王忻俱維縶。雄專念普門品,日三十遍,鎖忽夜解落,雄驚告忻、玄。忻視其鎖,堅全在地,而鉤連不開,相離數(shù)尺,即告守者。御史張守一宿直,命吏燭之而甚怪,重鎖封記而去。雄但誦經(jīng)不輟,至五更,又解落有聲,雄復告忻、玄等。至明,守一視之,封題如故,而鎖自相離。敬玄素不信佛法,其妻讀經(jīng),常謂曰:“何為胡神所媚而讀此書耶?”及見雄此事,乃深悟不信之咎,方知佛大圣也。時忻亦誦八菩薩名,滿三萬遍,晝鎖解落,視之如雄無異,不久俱免。(出《法苑珠林》)
【譯文】
唐朝的董雄,是河南人。貞觀年中,做太理丞。年幼奉佛法,吃素多年。因犯罪而連累了同行的李敬玄,王忻一起被囚禁。董雄專心念普門品,每天三十遍,鎖忽然在夜里解落,董雄驚訝地告訴李敬玄、王忻。敬玄看他的鎖完整在地上,而鉤鏈卻不開。相距幾尺,于是就告訴看守的人。御史張守一值夜班,命獄吏給他照亮看到后也感到很奇怪,又重新鎖上并封記好而走了。董雄只是誦經(jīng)不停,到了五更天時,又有解落的聲音。雄又告訴玄、忻等人。到了天亮,張守一一看,封記如原來一樣,而鎖卻自己脫離。敬玄一向不信佛法,他的妻子讀經(jīng)書,常對她說:“為什么被胡神所述而讀這樣的書呢?”等到看見董雄這件事,才深感不信神的錯誤,才知道佛是大圣人。當時忻也誦讀八個菩薩的名字,念滿三萬遍。白天鎖便解脫,看看和董雄的沒有什么不同,不久就都得到赦免了。
--------------------------------------------
孟知儉
唐孟知儉,并州人。少時病,忽亡,見衙府,如平生時,不知其死。逢故人為吏,謂曰:“因何得來?”具報之,乃知是冥途。吏為檢尋曰:“君平生無修福處,何以得還?”儉曰:“一生誦多心經(jīng)及高王經(jīng),雖不記數(shù),亦三四萬遍!敝貦z獲之,遂還。吏問欲知官乎,曰:“甚要。”遂以簿示之,云:“孟知儉合運出身,為曹州參軍,轉鄧州司倉!奔囱趨s不許看。遂至荒榛,入一黑坑,遂活,不知運是何事。尋有敕募運糧,因放選,授曹州參軍。乃悟曰:“此州吾不見,小書耳。”滿授登州司倉,去任又選,唱晉州判司,未過而卒。(出《朝野僉載》)
【譯文】
唐朝孟知儉,是并州人。年少有病時,忽然死去,看見一個衙府,象生時一樣,不知道他已死了。遇到一個老朋友做官,問他說:“為什么來這里?”官都告訴了他,才知道是陰間。官吏替知儉查檢說道:“你平生沒有修福之處,怎么能回去呢?”知儉說:“一生誦讀多心經(jīng)及高王經(jīng)。雖然記不住遍數(shù),也有三四萬遍了。”又重新檢驗果真如此,于是放他回去。官吏問他想知道官運嗎,他說:“很想知道!庇谑蔷湍贸霾咀咏o他看,說:“孟知儉合運出身,做曹州參軍,轉為登州司倉!本秃仙喜辉僮屗。于是送他到荒野,掉進了黑坑,于是孟知儉便復活了。他不知道命運是怎么回事。不久有令召集運糧。因而選人,中選后知儉被授予曹州參軍。他才明白過來說:“這個州我不去,是個小差事罷了。”又授給他登州司倉,他離任后又叫他做晉州判司,沒去而死。
--------------------------------------------
崔善沖崔善沖,先初任梓州桐山丞,巂州刺史李知古奏充判官。諸蠻叛,殺知古,善沖等二十余人奔走,擬投昆明,夜不知道,沖專念尊經(jīng)。俄見炬火在前,眾便隨之,至曉火滅,乃達昆明。(出《報應記》)
【譯文】
崔善沖,起初任梓州桐山縣丞,巂州刺史李知古上奏使他當了判官。各蠻人謀反,殺了知古。善沖等二十多人逃走,商量投奔昆明。夜里不知道路,善沖就一心念佛經(jīng)。忽然看見火炬在前面,大家便跟隨著火炬,到了早晨,火炬滅了,于是就到達了昆明。
--------------------------------------------
唐晏
唐晏,梓州人,持經(jīng)日七遍。唐開元初,避事晉州安岳縣。與人有隙,讒于使君劉肱,肱令人捉晏。夜夢一胡僧云:“急去!斌@起便走,至遂州方義縣。肱使奄至,奔走無路,遂一心念經(jīng)。捕者交橫,并無見者,由是獲免。(出《報應記》)
【譯文】
唐晏是梓州人,堅持念經(jīng)每天七遍。唐朝開元年初,在晉州安岳縣避事,和別人有隔閡,那人就向使君劉肱進讒言,劉肱派人捉拿唐晏。晏夜夢見一個胡僧說:“快走!”于是驚起便走,一直到了遂州方義縣,劉肱派的人趕到,晏走投無路,就一心念經(jīng)。追捕的人來來往往,并沒有發(fā)現(xiàn)他,因此才獲免。張御史張某,唐天寶中為御史判官,奉使淮南推覆。將渡淮,有黃衫人自后奔走來渡,謂有急事,特駐舟。洎至,乃云:“附載渡淮耳!庇哂麣獡糁,兼責讓,何以欲濟而輒停留判官。某云:“無擊!狈簇熕稍:“載一百姓渡淮,亦何苦也?”親以余食哺之,其人甚愧恧。既濟,與某分路。須臾,至前驛,已在門所。某意是囑請,心甚嫌之,謂曰:“吾適渡汝,何為復至?可即遽去!痹:“己實非人,欲與判官議事,非左右所聞!币蚱磷笥以:“奉命取君,合淮中溺死,適承一饌,固不忘。已蒙厚恩,只可一日停留耳!”某求還至舍,有所遺囑。鬼云:“一日之外,不敢違也,我雖為使,然在地下,職類人間里尹坊胥爾!蹦秤罢埦,鬼云:“人鬼異路,無宜相逼,恐不免耳!蹦尺b拜,鬼云:“能一日之內(nèi),轉千卷續(xù)命經(jīng),當?shù)醚訅!毖杂櫝鋈?至門又回,謂云:“識續(xù)命經(jīng)否?”某初未了知。鬼云:“即人間金剛經(jīng)也。”某云:“今日已晚,何由轉得千卷經(jīng)?”鬼云:“但是人轉則可。”某乃大呼傳舍中及他百姓等數(shù)十人同轉,至明日晚,終千遍訖。鬼又至云:“判官已免,會須暫謁地府!北娙私砸婞S衫吏與某相隨出門。既見王,具言千遍續(xù)命經(jīng)足,得延壽命。取檢云:“與所誦實同!币蚝险圃:“若爾,尤當更得十載壽!北惴胖厣,至門前,所追吏云:“坐追判官遲回,今已遇捶!蹦颂皇局,愿乞少錢。某云:“我貧士,且在逆旅,多恐不辦!惫碓:“唯二百千!蹦吃:“若是紙錢,當奉五百貫!惫碓:“感君厚意,但我德素薄,何由受汝許錢,二百千正可!蹦吃:“今我亦鬼耳,夜還逆旅,未易辦得!惫碓:“判官但心念,令妻子還我,自當?shù)弥!蹦乘煨哪钌踔痢9碓?“已領訖!表汈椭,云:“夫人欲與,阿奶不肯!庇至钅承哪畎⒛,須臾曰:“得矣!蹦骋蜈と蝗缏渖羁,因此遂活。求假還家,具說其事,妻云:“是夕夢君已死,求二百千紙錢,欲便市造。阿奶故云:‘夢中事何足信。\’其夕,阿奶又夢!币虻檬旰笞湟。(出《廣異記》)
【譯文】
張某,唐朝天寶年中做御史判官,奉使去淮南做推覆,將要渡淮河。有一個穿黃衫的人從后面趕來渡淮,說是有急事,特為停船,等到了船上,卻說:“只不過附帶著載我渡淮河罷了!瘪{船的人想要打他,并且責怪他為什么你想渡淮而耽擱了判官的時間!睆埬痴f:“不要打他!”反而責怪船夫說:“帶一個百姓過河,有什么苦呢?”并親自給他送飯吃。那個人深感慚愧。已經(jīng)過了淮河,和張某分路,不一會,到了前面的驛站,他已在門前了。張某認為是又有囑托或請求,心里很討厭他,對他說:“我剛才把你渡過河,為什么又回來,可以馬上就走!彼卮鹫f:“我其實不是人,我想和判官商議一件事,不讓左右的人聽!庇谑菑埬称镣俗笥业娜,他說:“我奉命來捉你,應在淮河中淹死你,承蒙你給我飯吃,本不應忘,已蒙受了你的厚恩,只可以讓你多活一天罷了!睆埬痴埢氐阶√,準備遺囑。鬼說:“一天之外,我不敢違命,我雖然是使者,然而在地下的職務就象人間里的尹坊胥罷了!睆埬诚肷锨扒缶,鬼說:“人鬼不同路,不應相逼,恐怕不能免了!睆埬尺h遠拜謝。鬼說:“你能在一天之內(nèi),詠誦一千卷續(xù)命經(jīng),就能延壽!闭f完便出去。到了門口又回來對他說:“知道續(xù)命經(jīng)嗎?”張某正不知道,鬼說:“就是人間的金剛經(jīng)!蹦痴f:“今天已晚了,怎么能誦讀得千卷經(jīng)?”鬼說:“凡是人誦讀就可以!睆埬秤谑呛艉皞魃嶂屑捌渌傩盏仁艘煌b經(jīng),到第二天晚上,終于完成了一千遍。鬼又到了并說:“判官已免死了,還須和我暫且到地府走一趟!贝蠹叶伎匆婞S衫吏和張某相隨出門,等拜見了閻王,就把誦一千遍續(xù)命經(jīng)的事告訴了閻王,理應延長壽命。左右取簿檢驗說:“他說的屬實!庇谑情愅鹾险普f:“象你這樣,更應當延壽十年!本头潘麖蜕。至了門前,所追他的鬼吏說:“我犯了追判官晚回的錯,現(xiàn)在已被捶打!庇谑锹冻瞿樈o他看,愿向他要點錢。張某說:“我是貧窮的人,并且在旅館,多要恐怕不方便。”鬼說:“只要二百千!蹦痴f:“若是紙錢,可以給五百貫。”鬼說:“感謝你的厚意,只是我的功德一向很少,怎么能接受你的錢呢?二百千正好!睆埬痴f:“今天我也是鬼了,夜里回旅館,不易辦到!惫碚f:“判官只要心里想,讓妻子還給我,自然得到!睆埬尘头浅U\心那樣想讓妻子還鬼債。鬼說:“已領到了!辈灰粫只貋碚f:“夫人想給,老太太不肯。”又讓張某誠心讓老太太還債。不一會鬼又說:“得到了!睆埬骋虼四蝗缏渖羁右粯,因此得活。就請假回家,把這些事都說了。他的妻子說:“這天晚上我夢見你已死,就求二百千紙錢。想要造好送去,老太太說:‘夢中的事不足信!’那天晚上,她也做了個夢!睆埬秤诌^了十年之后才死。
--------------------------------------------
李昕
唐李昕者,善持千手千眼咒,有人患瘧鬼,昕乃咒之。其鬼見形謂人曰:“我本欲大困辱君,為懼李十四郎,不敢復往!笔睦杉搓恳。昕家在東郡,客游河南,其妹染疾死。數(shù)日蘇,說云:“初被數(shù)人領入墳墓間,復有數(shù)十人,欲相凌辱。其中一人忽云:‘此李十四郎妹也,汝輩欲何之?今李十四郎已還,不久至舍。彼善人也,如聞吾等取其妹,必以神咒相困辱,不如早送還之。’”乃相與送女至舍。女活后,昕亦到舍也。(出《廣異記》)
【譯文】
唐朝的李昕,善念千手千眼咒,有人得了瘧鬼病。李昕就為他念咒。那個鬼現(xiàn)人形對該人說:“我本想困擾你,因為害怕李十四郎,不敢再去。”十四郎就是李昕。李昕家在東郡,客游于河南,他的妹妹染病而死,幾天后復蘇。她說:“當初被幾個人領入墳墓里,又有幾十個人,想要凌辱她,其中一個人忽然說:‘這是李十四郎的妹妹,你們打算怎么處置她?現(xiàn)在李十四郎已經(jīng)回來了,不久就要到家,那是個大善人,如果聽說我們搶了他的妹妹,一定用神咒來困擾我們,不如早點把她送回去!庇谑撬麄兙桶阉突亓思。她復活后,李昕也到了家。
--------------------------------------------
牛騰
唐牛騰字思遠,唐朝散大夫郟城令,棄官從好,精心釋教,從其志者終身,常慕陶潛五柳先生之號,故自稱布衣公子,即侍中中書令河東侯炎之甥也。侯姓裴氏,未弱冠,明經(jīng)擢第。再選右衛(wèi)騎曹參軍。公子沉靜寡言,少挺異操,河東侯器其賢,朝廷政事皆訪之。公子清儉自守,德業(yè)過人,故王勃等四人,皆出其門下。年壯而河東侯遇害,公子謫為牂牁建安丞。將行,時中丞崔察用事,貶官皆辭之。素有嫌者,或留之,誅殛甚眾。時天后方任酷吏,而崔察先與河東侯不協(xié),陷之。公子將見崔察,懼不知所為。忽衢中遇一人,形甚瑰偉,黃衣盛服,乃問公子:“欲過中丞,得無懼死乎?”公子驚曰:“然。”又曰:“公有犀角刀子乎?”曰:“有。”異人曰:“公有刀子甚善。授公以神咒,見中丞時,但俯伏掐訣,(言帶犀角刀子,掐手訣,乃可以誦咒。其訣,左手中指第三節(jié)橫文,以大指爪掐之。)而密誦咒七遍,當有所見,可以無患矣。咒曰:‘吉中吉,迦戍律,提中有律,陁阿婆迦呵!惫痈┒b之,既得,仰視異人亡矣,大異之。即見察,同過三十余人,公子名當二十。前十九人,各呼名過,素有郤,察則留處絞斬者,且半焉。次至公子,如其言誦咒,察久不言。仰視之,見一神人,長丈余,儀質非常,出自西階,直至察前,右拉其肩,左捩其首,面正當背。而諸人但見崔察低頭不言,手注定字而已。公子遂得脫,比至屏回顧,見神人釋察而亡矣。公子至牂牁,素秉誠信,篤敬佛道,雖已婚宦,如戒僧焉。口不妄談,目不妄視,言無偽,行無頗,以是夷獠漸漬其化,遂大布釋教于牂牁中。常攝郡長吏,置道場數(shù)處。居三年而莊州獠反,轉入牂牁,郡人背殺長吏以應之,建安大豪起兵相應,乃劫公子坐于樹下,將加戮焉。忽有夷人,持刀斬守者頭,乃詈曰:“縣丞至惠,汝何忍害若人?”因置公子于籠中,令力者負而走,于是兼以孥免。事解后,郡以狀聞,詔書還公事,許其還歸。后宰數(shù)邑,皆計日受俸,其清無以加,亦天性也。后棄官,精內(nèi)教,甚有感焉。(出《紀聞》)
【譯文】
唐朝牛騰字思遠,是唐朝的散大夫,為郟城縣令,棄官從善,精心奉釋教,終身實踐自己的志向,常常羨慕五柳先生陶潛的稱號,所以自己稱為布被推選為右衛(wèi)騎曹參軍。公子沉默寡言,年少操行超群,河東侯很器重他的賢能,朝中政事都找他商量。公子清廉自守,德才過人。所以王勃等四人,都出自他的門下。河東侯年壯遇害,公子被貶做牂牁建安丞,將要去,當時中丞崔察當權,貶官都得向他告辭,一向有仇的,被留下,殺死的也很多。當時天后正信任酷吏,而崔察以前和河東侯不合才陷害他。公子將要見崔察,又害怕而不知所措。忽然路上遇見一人,身材魁梧,穿著華麗的黃衣服,問公子:“想到中丞那去,難道不害怕死嗎?”公子驚奇地說:“害怕。”又問他:“你有犀角刀嗎?”公子答道:“有!蹦莻怪人說:“公子有刀子就很好,我授你神咒語,見中丞時,只俯身掐手訣而密密誦咒語七遍,應當有所見,就沒有什么憂慮了。咒語是:吉中吉,迦戌律,提中有律,陁阿婆迦呵!惫痈┥矶b念,已經(jīng)學會了,抬頭看那怪人不見了。感到非常奇怪。于是就去見崔察。同去的三十多人,公子的名字是第二十,前面十九個人名字都喊過了,一向都有隔閡,崔察留下絞斬的,將近一半。輪到公子,公子就象那個怪人說的那樣誦咒語,崔察久不開口。抬頭看,見一神人,一丈多高,儀表氣質非凡,從西階中出來,一直來到崔察前,右手抓住他的肩,左手扭著他的頭,面正對著他的后背。而許多人只看見崔察低頭不語,手停著不動罷了。公子于是得以解脫,等到到了屏風后回頭看,看見神人放了崔察而不見了。公子到了牂牁。一向堅守誠信,更加敬重佛道。雖然已婚為官,也象守戒規(guī)的和尚一樣。口不亂說,目不亂視,言不虛假,行不偏頗,因此夷獠也漸漸地受到他的教化,于是在牂牁中大興釋教,常常振攝郡中長吏。在幾處設置道場。住了三年而莊州夷獠謀反,進入牂牁,郡中人暗殺長史來響應,建安的豪族大戶也起兵相應,于是抓了公子在樹下,要殺他。忽然有夷人,拿著刀斬了看守的頭,罵道:“縣丞如此恩惠,你怎么忍心殺這樣的人!”于是把公子放在籠子中,讓有力氣的人背著走,并又赦免了他的妻子兒女。事平息后,郡司把情況上報,詔書下,允許他還歸。以后掌管數(shù)城,都是按日受祿,他的清廉沒有再能比過他的了,這也是他的天性。以后棄官,精心向佛教,也非常有感慨。
--------------------------------------------
李元平
唐李元平,故睦州刺史伯誠之子,大歷五年,客于東陽寺中。讀書歲余,薄暮,見一女子,紅裙繍襦,容色美麗,娥冶自若,領數(shù)青衣,來入僧院,元平悅之,而窺見青衣,問其所適及姓氏。青衣怒曰:“誰家兒郎,遽此相逼;俱為士類。不合形跡也。”元平拜求請見,不許。須臾,女自出院四顧,忽見元平,有如舊識。元平非意所望,延入,問其行李。女曰:“亦欲見君,以論宿昔之事,請君無疑嫌也。”既相悅。經(jīng)七日,女曰:“我非人,頃者大人曾任江州刺史,君前身為門吏長直,君雖貧賤,而容色可悅。我是一小女子,獨處幽房,時不自思量,與君戲調(diào),蓋因緣之故,有此私情。才過十旬,君隨物故。余雖不哭,殆不勝情,便潛以朱筆涂君左股,將以為志。常持千眼千手咒,每焚香發(fā)愿,各生富貴之家,相慕愿為夫婦,請君驗之!痹侥俗砸,實如其言。及曉將別,謂元平曰:“托生時至,不可久留,后身之父,見任刺史。我年十六,君即為縣令,此時正當與君為夫婦未間,幸存思戀,慎勿婚也。然天命已定,君雖別娶。故不可得!北,他年果為夫婦。(出《異物志》)
【譯文】
唐朝李元平,是先前睦州刺史伯誠的兒子,大歷五年,客居于東陽寺中。讀書一年多,一天將黑天,看見一個女子,穿著紅裙繡短襖,容色美麗,妖艷自若,帶著幾個丫環(huán),來到僧院。元平很高興,偷著去見一個丫環(huán),問她的婆家及姓名。丫環(huán)發(fā)怒說:“誰家男兒,到此相逼,都是讀書人,不合你的身份!痹桨葜x求見,不答應。不一會,那個女子從院中出來四下里看,忽然看見元平,有如舊相識一樣。元平也喜出望外,就請她進來,問她從哪里來。女子說:“我也想見你,來談談以前的事,請你不要懷疑。”于是都很高興。過了七天,女子說:“我不是凡人,以前的大人任江州刺史,你的前身做門吏長直,你雖貧賤,而容貌可親,我是一個小女子,獨自處在閨房。當時自己沒想到和你戲耍,大概是因緣份的緣故,有這種私情,才過百日,你就死了。我雖然不哭,幾乎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就暗中用紅筆涂在你的左大腿上,將把它做為記號,常常念千眼千手咒,每次焚香發(fā)誓愿,各個都生在富貴之家,相愛愿為夫婦,請你驗證。”元平于是自己一看,的確象她說的那樣。等到天亮將要分別,對元平說:“托生的時候到了,我不可以久留。托身后的父親現(xiàn)任刺史。我年十六歲,你就做了縣令,這時正當我和你結為夫婦的時間,希望你能想念著我,切記不要婚配。然而天命已定,你既然另娶,就不可得!北瘋。幾年后果真他倆結為夫婦。
--------------------------------------------
長沙人
唐長沙人姓吳,征蠻卒夫也,平生以捕獵漁釣為業(yè)。常得白龜,羹而食之,乃遍身患瘡,悉皆潰爛,痛苦號叫,斯須不可忍,眉鬢手足指皆墮落,未即死。遂乞于安南市中,有僧見而哀之,謂曰:“爾可回心念大悲真言,吾當口授,若能精進,必獲善報!弊湟榔溲允苤,一心念誦,后瘡痍漸復,手足指皆生,以至平愈。遂削發(fā)為僧,號智益,于伏波將軍舊宅基建立精舍。住持泉州開元寺。通慧大德楚彤親識智益,常語之。(出《報應錄》)
【譯文】
唐朝長沙人姓吳,是征蠻的兵卒。平生以打獵捕魚為業(yè),曾捕得白龜,煮而吃了它,于是全身得了瘡病,都已經(jīng)潰爛,痛苦嚎叫,一會也不能忍耐,眉、頭發(fā),手指腳指全都脫落,但沒有立刻死去。于是就在安南集市中乞討,有一個和尚看見并同情他,對他說:“你可回去念大悲真經(jīng),我當教與你,如果能精心勤奮,一定能有善報。”他終于按他的話去學了,一心念誦,以后瘡病逐漸好了,手腳指也長出來了,以至于康復。于是就削發(fā)為僧,號智益,在伏波將軍的舊房處建立了教徒習教的精舍。在泉州開元寺當長老。通慧大德楚彤親自結識了智益,常常聽他說。
--------------------------------------------
乾符僧
唐乾符中,有僧忘其名號,恒以課誦為業(yè),未常暫廢。因下峽,泊舟白帝城。夜深群動息,持念之際,忽覺有腥穢之氣,見水面有一人,漸逼船來。僧問之,曰:“某非人也,姓許名道坤,唐初為夔牧,以貪殘暴虐,歿受業(yè)報,為滟滪堆龍王三千年,于今二百四十年矣。適聞師持課,大有利益,故來遜謝耳!鄙畣栐:“峽路險惡,多覆溺之患,盍敕諸龍而禁戢之,可乎?”曰:“此類實煩,皆業(yè)感所作,非常力而能制也!鄙醍愔,將復問,忽失所在。(出《報應錄》)
【譯文】
唐朝乾符年中,有個和尚忘記了他的名號,常以念經(jīng)為業(yè)。一點也沒有間斷荒廢。因為下峽去,停船在白帝城。夜深了,大家都入睡了,他念經(jīng)之時,忽然覺得有腥穢的氣味,看見水面上有一個人,漸漸朝船逼近。和尚問他,他說:“我不是人,姓許名道坤,唐初時為夔州牧,因為貪婪暴虐,死后已受到報應,為滟滪堆的龍王三千年,如今已二百四十年了。剛才聽到師傅念經(jīng),對我有很大的好處,所以前來道謝罷了。”和尚問道:“峽路險惡,多有翻船淹死人的禍患,為什么不下令各龍而禁止它們,可以嗎?”回答說:“這類事的確麻煩,都是功業(yè)所感召的結果,并不是一般的力量所能制服的。”和尚感到很奇怪,將要再問,忽然就不見了。
- 卷三十四 聞人生野戰(zhàn)翠浮庵 靜觀尼晝錦黃沙巷
- 第九十一回 行淫亂和尚嫖妓女
- 第七十六回 戀女尼淫僧藏庵廟
- 第三十一回 小姑嫂看淫書津津講學 老夫妻吃熱藥狠狠團春
- 第二十五回 解翠蓮三回闖破載花船 白又李一手挽牢沉水索
- 第十四回 大總裁私意污文
- 第一卷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
- 灑雪堂巧結良緣
- 第六十四回 蔣伯芳擂臺遭挫折 艾蓮池掌震璧和僧
- 第一回 神鏢將松林救難老 金頭虎水中戰(zhàn)淫賊
- 第五一回 薛敖曹哭訴宮廷 武則天怒召奸黨
- 阮封翁
- 五戒禪師私紅蓮記
- 第三十回 羿殺九嬰取雄黃巴蛇被屠洞庭野
- 第三十五回 亂人倫叔嫂暗通奸
- 卷十八 甄監(jiān)生浪吞秘藥 春花婢誤泄風情
- 第三十五回 故托病誘奸張廣太 感深恩殺死淫春姨
- 第三卷 新橋市韓五賣春情
- 卷之一 轉運漢遇巧洞庭紅 波斯胡指破鼉龍殼
- 第二十回 黃風嶺唐僧有難 半山中八戒爭先
- 第二卷 陳御史巧勘金釵鈿
- 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 卷之二 姚滴珠避羞惹羞 鄭月娥將錯就錯
- 陸清獻公遺事
- 第五回 淫婦背夫遭誅 俠士蒙恩得宥
- 第一百三十回 麗卿夜戰(zhàn)扈三娘 希真晝逐林豹子
- 第八回 白素云兩番探虎穴 黃衫客一怒掣龍泉
- 卷之六 酒下酒趙尼媼迷花 機中機賈秀才報怨
- 第99回 花和尚解脫緣纏井 混江龍水灌太原城
- 第十八回 觀音院唐僧脫難 高老莊大圣除魔
- 南山經(jīng)第一
- 第八十三回 捉奸情賊母教淫女 論親事悍婦的迂夫
- 第一百十六回 錯里錯安貴妃五更拼命 疑上疑文丞相一旦驕人
- 第二十一回 護法設莊留大圣 須彌靈吉定風魔
- 第一卷
- 敘
- 卷三十一 張福娘一心貞守 朱天錫萬里符名
- 第二十六回 干嫂子色笑代承歡 老捕役潛身拿臬使
- 第001回 李節(jié)度拜佛求子 真羅漢降世投胎
- 第二十三卷 金海陵縱欲亡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