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 >

第十三節(jié) 說人喜嗔喻

  第十三節(jié) 說人喜嗔喻

  過去有人,共多人眾坐于屋中,嘆一外人德好極好,唯有二過:一者喜嗔,二者作事倉卒。

  爾時此人過在門外,聞人選是語,更生嗔恚,即入其屋,擒彼道已過惡之人,以手打撲。

  傍人問言:“何故打也?”

  其人答言:“我曾何時喜嗔、倉卒?而此人者,道我恒喜嗔恚,作事倉卒。是故打之。”

  傍人語言:“汝今喜嗔、倉座載之相即時現(xiàn)驗,云何諱之?”

  人說過惡而起怨責(zé),深為眾人怪其愚惑。

  譬如世門飲酒之夫,耽荒沉酒,作諸放逸,見人呵責(zé),返生尤疾?嘁C作,用自明白。若此愚人,諱聞已過,見他道說,返欲撲打之。

  譯文:

  說人喜嗔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人,與許多人共坐在屋里閑聊,他們感嘆某人的道德、品行都很好,只是有兩個小毛病,第一是容易發(fā)脾氣,第二是做事太冒失、欠考慮。

  這時,那個被議論的人正好從門外經(jīng)過,卻偏偏聽到大家議論他的這些話,非常生氣,立刻走到屋里,大發(fā)雷霆,揪住說他缺點的那個人,抬手就打。

  旁邊人質(zhì)問他:“你為什么打人?”

  他回答說:“我什么時候喜歡發(fā)脾氣?我在哪里做事冒失?可是這個人說我喜歡發(fā)脾氣和作事欠考慮,所以我要打他。”

  旁邊的人便告訴他:“你現(xiàn)在這種舉動,正說明確實愛發(fā)脾氣和做事莽撞,你的這些做法大家都看到了,為什么還要忌諱自己的缺點怕別人議論呢?

  世界上有這樣一種人,一聽到他人議論自己的缺點就抱怨人家不諒解,甚至責(zé)備別人,實際上這是讓人所不能諒解的愚蠢行國。

  譬如社會上喜歡飲酒的人,無節(jié)制地酗酒,一天到晚沉溺在酗酒的狀態(tài)里,一味放縱自己,不能自拔,放肆去作一些越常軌的事,聽見別人的斥責(zé),不但不接受,反而抱怨嫉恨別人,尋找一些理由來為自己辯護(hù),說自己并不像人家說的那樣。正像這個蠢人,回避自己的過錯不愿意聽別人說自己的缺點,聽到別人的批評,就要動手打人。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