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拜自在主童子
第十四回 拜自在主童子
善財沒有想到這走路也有學問,也是修行菩薩道的方法。用善見比丘走路的方法,心、氣、步調諧,融為一體,安靜、平穩(wěn)、不經多日,就來到名聞國界,沿著河流上行。見一河堵,聚有眾多兒童聚集嘻戲。便上前問道:“自在主童子在這里嗎?”
一個女孩答道:“你往下河走便知自在主的住處。”
善財謝了童女。往下河沿岸走去。不多時刻來到下河堵。又見眾多童男童女。約有十千。圍著自在主童子嘻戲,聚沙為樂。善財本想上前,見都是些小娃娃,覺得有點面羞,站在一旁觀看,可又回憶德云比丘的教導,善見比丘既指導我來,總有一定好處,便上前施禮道:“善知識,我已發(fā)菩提心,;利樂有情造福人間,就是不知如何行,請告訴我吧。”
自在主童子望著善財笑道:“哈哈,我們都是童子,為何稱善知識?”
善財?shù)溃?ldquo;有志不在年高,文殊師利童子指引我出來采訪,我誠心參拜善知識者,望慈悲教我。”
自在主童子道:“啊!我在文殊師利童子處聽說你已發(fā)菩提心,智慧廣大,知道你已南來。我在那里對工巧明稍有心得。我能準確算出各種數(shù)據。一眼能看出這河堵有多少沙?多少石卵?多少青草?能精確的算出一塊石子的重量,含多少沙數(shù)?多少元素?能算出一株草的水份和它含的各種功能,能治什么。磕芩愠鲆蛔孔拥耐邤(shù)、木料數(shù)。不但如此,我還能算出東方多少世界,每個世界有多少人、畜、獸、鳥,乃至南西北方世界,至此三千大千世界的微塵剎數(shù),最小能知一粒沙粒的重量。所以很多人要建造亭臺樓閣,都要請我計算。“
善財?shù)溃?ldquo;你能算出我有多重多高嗎?”
自在主童子看了善財一眼說:“你身重一百零五斤,身高五尺有三分。”
善財因為前幾天在城里順便量了一下自己的身高和體重,自在主說的不差絲毫,對自在主童子更加敬佩。主動加入童子行列,學習運算。
自在主童子說:“我每天都在這里教童子們運用算法,使他們成為世間的智者。”
善財運算一陣,覺得其中奧妙無窮。但是已掌握了運算要領,基本達到自在主童子的水平。很想要求更高的奧妙,也想顯示一下自己的智慧,這時看見一群飛雁,問自在主童子道:“你能算出雁有多重?”自在主道:“一百零八只,每只重三斤,共三百二十四斤。”
自在主看見河里一群游魚,問善財?shù)溃?ldquo;你能算出這群游魚多重嗎?”善財一看是一千二百八十只,但不知重量。自在主童子道:“你有智慧,已能運算,但是還不能自在啊!”
善財看見河堵上一株曼陀羅草,說道:“這株草毒質重,能于一個時辰致人于死地。”自在主童子道:“它還能治不治之奇癥,并有其特效!”
自在主童子對另一童女說:“你看哪一個石卵內含有金剛鉆?”這個童女跑到石卵堆拾了一個石卵交給自在主,自在主交善財破開,果然有一粒不大的金剛鉆。
自在主童子的運籌境界的確很高,看到善財?shù)闹腔垡埠荏@人。善財童子還想得到更多的法門。自在主童子說:“我年紀小,只懂得這些。你要得到更多的法門,請往南方海住城去,那里有個具足優(yōu)婆夷,她可以傳授于你。”
善財又離開了河堵往海住城進發(fā)。
- 上一篇:第十三回 拜善見比丘
- 下一篇:第十五回 拜具足優(yōu)婆夷
- 第一節(jié) 愚人食鹽喻
- 第一回 拜眾童子
- 1.為步行而行
- 第二節(jié) 愚人集牛乳喻
- 第二回 拜文殊師利
- 第三節(jié) 以梨打破頭喻
- 第三回 拜德云比丘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一)
- 第一回 溯源流書生說法 警癡頑菩薩化身
- 第五節(jié) 渴見水喻
- 第四節(jié) 婦詐稱死喻
- 第四回 拜海云比丘
- 第五回 拜善住比丘
- 第一節(jié) 千金小姐!萬金和尚!
- 第一卷:法戒錄 總勸
- 前言
- 第八節(jié) 山羌偷官庫衣喻
- 第六節(jié)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 第六回 拜彌伽
- 第九回 拜休舍優(yōu)婆夷
- 第七回 拜解脫長者
- 第七節(jié) 認人為兄喻
- 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 第五十三回 拜普賢菩薩
- 摩登伽女與阿難(二)
- 第十節(jié) 三重樓喻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三)
- 第十回 拜毗目瞿沙
- 第一節(jié) 序說
- 第十一回 拜勝熱婆羅門
- 第十五節(jié) 醫(yī)與王女藥令卒長大喻
- 第十二回 拜慈航童女
- 第九節(jié) 嘆父德行喻
- 第一章 我的生命被顛覆了
- 第三章 一兩個鐘頭走完一生(2)
- 第十五回 拜具足優(yōu)婆夷
- 2.牧牛
- 第十三回 拜善見比丘
- 第十四回 拜自在主童子
- 哲理故事300篇(1-5)
- 以「慈悲觀」離「瞋念」
- 一串佛珠 無限祝福
- 曹溪一覺 了知生死不相干
- 云居簡和尚的故事
- 菩薩的化身
- 算命與改運的故事
- 一個奇怪的老人
- 想做什么就抓緊去做吧!
- 鸚鵡婆羅門的白狗
- 不生病的人
- 善不等于被傷害
- 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濟公和尚重建凈慈寺的神話傳說
- 缺點的功德
- 菩薩與鳥窩
- 偽善世界不可信
- 惡婦害婆終害己
- 同樣供養(yǎng)跛腳修行人,善人得金銀,惡人得毒蛇
- 文殊菩薩仗劍刺佛的故事
- 《慈悲三昧水懺》的神奇來歷
- 愚人集牛乳喻的原文、譯文、寓意
- 鴿王自救,貪欲是人性中致命的弱點
- 道信大師倒插柏的傳說
- 武則天、獻明肅皇后和玉泉寺的故事
- 施者的放下
- 遇事不加分析,妄下判斷,只會犯下可笑的錯誤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體現(xiàn)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來藏經》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來對待
- 借花獻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