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寬 (兩尊靈座)
惠寬 (兩尊靈座)
楊緯的妻子第一次懷孕之后,吃東西的口味大變,厭惡她以前所喜愛的辛辣和腥葷的食物。不久,她生下來一個姑娘,取名叫信相。信相喜愛安靜,沒有一點兒常人的欲望。
楊緯的妻子第二次懷孕時,奇異之事就更多了,她的身體毫無不適的感覺,反倒覺得安閑自在。這個孩子下生時,母親卻沒有覺查到。孩子出生后,沒帶出一點污穢的東西,而是異香滿室。孩子一聲也不哭。直到懂事,從未把糞便拉在席子上,父母抱起時,才大小便。他就是以后著名的大德惠寬。惠寬小時臂長過膝,喜歡清潔干凈的地方,對腥臊氣味避之惟恐不及。
五六歲的時候,惠寬常和姐姐在一起坐禪。父母對他們的行為感到很奇怪,問他們在做什么。他們回答:
“佛前來給我們說般若圣智,界入法門。”
接著,他們就一起談論起修持法相之事。
惠寬的父親原是三洞書院的先生,五征博士,一向崇信道術,道法很高明,但對佛教卻一竅不通。父親就把他們姐弟所說的話記錄下來,一共記了二百多頁紙。
龍懷寺的會法師聽說此事后到了惠寬的家里,惠寬的父親把他們談話的記錄給法師看。會法師驚嘆道:
“這些都妙合佛經大義,沒有一點錯誤。”
有一個神密的禪師,不知是從什么地方來的,在惠寬家附近的凈慧寺中修持,修煉到火光三昧的境界。禪師派人把惠寬的姐姐叫來,她走到寺院門口時,卻不進去,說這里是“火聚”。禪師說:
“為什么不用水來滅火呢?”
惠寬的姐姐立刻作水觀法門,滅火而入。
禪師知道她已經深入到觀定法門,就勸她出家。但是父母給她定了親事。于是信奉佛教的俗士和僧人一起湊錢,把她贖出來,她才得以和弟弟一同出家。
當時隨蜀王住在益州。王請惠寬姐弟到城里居住,王妃為他們建造了寺院。
他們走在路上,碰到一個對佛教心懷猜疑的人。二人把這個人叫來:
“不要在三寶面前有異心,免得自找苦吃。”
那個人立刻悔過求恕。
遇到有需要錢財的大功德之事,例如建造寺院等,只要他們燒香祈求,就能在地下掘出錢來。
惠寬十三歲時,喜歡一個人獨自靜坐修禪。后來他從空慧寺的胤禪師和龍懷寺的會禪師,聽講經律。他一邊聽講,一邊自己閱讀,他讀過的經書,能夠過目不忘。從未聽說過的經書,問他其中的問題,他全能解釋疏通。
剛到龍懷寺時,龍懷寺有二百多個僧人,會禪師讓他干活兒,唯獨不許惠寬干。有的僧人對此很抱怨。會法師說:
“惠寬原來是我的老師,我怎么能讓他干活兒呢?當年周滅佛教,我投奔相禪師,隱居于南山中。隋初佛法再盛,我辭別恩師去蜀。臨走時,師傅囑咐我:‘你到蜀地,會有許多弟子,有個叫惠寬的,你要好好管教他。'我算一下恩師的死日,正是惠寬出生的日子,因此惠寬的前世是我的恩師。”
這以后,沒有人再提讓惠寬干活的事;輰捲谒轮斜чe守靜,修持定業(yè)。
三十歲的時候,惠寬回到家鄉(xiāng)綿竹(四川綿竹)弘傳佛法。那時,惠寬家鄉(xiāng)的人信奉道教;輰捯坏剑娙思姉壍缽姆。惠寬的父母也皈依了佛門,把自己的宅院施舍出來,做了寺廟。綿竹各村都為惠寬建佛堂,共有佛堂一百多處。
貞觀(唐太宗年號)時,有個叫策的僧人,修持咒語的功夫很深。策住在洛縣。一天,策突然死去。他的靈魂被小鬼領著到了地獄,在地獄中他見到了閻王。閻王說:
“地獄中有罪的人很多,你應該為他們誦持咒語,而且還要請惠寬法師講地獄經。”
隨后,策醒來。便他整整一個月沒有念咒,不久,他又一次死去。見到閻王后,閻王大怒:
“我讓你們誦咒講經,是為了拯救眾生,你為什么不聽我的話。”
說完,命令牛頭用鐘子打了他一百下。
策再次醒來,不敢耽擱,馬上從洛縣徒步到綿竹去。走到離綿竹三十里的地方,他疲憊不堪,一步也走不動,他就躺在了地上。忽然吹來一陣旋風,一會兒就把他帶到了惠寬那里;輰捳跒楸娙酥v經,看見策后說:
“你昨天吃了苦了吧!為了普渡眾生,是不能怕苦的。”
惠寬讓策登座念咒,聽者大都流下汗來。寬接著又講了地獄經。
綿竹有個叫宋尉的人,他不信教。他曾對別人說:
“我不信佛,只相信周文王、孔圣人。不過,我也曾兩次受到佛的照顧。一次是我發(fā)現有人在我的門邊小便,我就在那里放了一樽佛像,就沒有人再去小便了。另一次是我掉進冷水里,我出來以后燒木佛來取暖。”
惠寬聽說后,寫信告誡他。宋尉卻說:
“佛道是否靈驗,我得試一下。”
他大便后,用惠寬寫信的紙來擦。當時就肛門破裂,腿腳不隨意而動,他嘴里還不斷地唱著:“我死!我死!”家人馬上把惠寬請來,宋尉雖然表示悔過,可不到一個月,他就死了。
什邡縣(今四川成都)姓陳的人家,想放棄邪教而信仰佛教,要用自家的竹園子作寺宇。他們請惠寬為他們指點齋祭之事,因為建寺之前是要齋祭的;輰捰谑强车挂豢弥褡,把一張寫著“這里是齋祭之地”的紙條放在被砍竹子的地方。他們準備在園子的中間立佛堂。
要建佛堂時,青翠的竹子自己就干了,在修佛堂的地方涌出了泉水。在旁邊的地中又挖到一塊大石頭,石頭下面壓著一個金瓶瓶中有百粒舍利;輰捪蛏崂卸Y下拜,舍利馬上光芒四射。
唐高宗永徽四年,有五百個神人,個個高一丈多,穿著艷麗的衣服,拿著香花和紫色的金花臺,從西面而來。他們要接走惠寬,惠寬知道自己的大漸之日已近。但惠寬認為自己接受不了這樣的禮儀,把他們打發(fā)走了。
在將要離開的那天晚上,惠寬讓人打來水洗了全身,穿上新衣,結跏而坐,手執(zhí)香爐;輰捵尩茏哟無常鐘,鐘聲傳遍全城。聽到無常鐘聲,眾人都說:
“大師涅槃去了。”
此時,只聽到空中有哀哭之聲,寺院里一片光明,可不知青道光來自何方。有人說是在燒寺,眾人趕來救火,寺中并未起火;輰捯讶禪定,不久斷氣而去。
寺中有三座橋。惠寬去世那天的晚上,三座橋突然塌了,響聲震動寺院。寺中的蓮花池,池水干涸,紅色的蓮花變成了白色。寺中有一顆很粗的豫樟樹,忽然自己流出血來,血流到山澗中,洵水都紅了,整整流了一個月。寺中高十七級的佛塔,高幾十丈,卻忽然裂了縫。不知從哪里來了兩只鵝,向大師的靈樞哀叫不已。
送葬那天,天上有一片黑云,隨著送葬的隊伍飄動,不斷地下雨,沿路的草木都蔫了。到山頂時,云才散去。綿竹的人們,七歲以上的人都身穿喪服,哭著為大師送葬。
惠寬死后,綿竹那里的人家,都要在佛堂上設兩尊靈座,一個是圣僧之座,另一命是惠寬的靈座。
- 上一篇:靜琳 (山自高 谷自深)
- 下一篇:玄琬 (盛世律師)
- 因果報應
- 嫖娼有報應嗎?真實的嫖娼報應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邪淫現世報:二男女車上縱欲釀車禍被燒死
- 我懺悔,我的報應來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學佛與富貴
- 與賣淫女風流一次 70歲花心老漢染惡疾
- 被燒死的蛇
- 佛學故事
- 百喻經故事全集譯注
- 阿彌陀佛的故事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邪淫的隱形果報 誰都逃不掉
- 念地藏經招鬼?不敢念地藏經的請進來
- 民間故事
- 地藏經感應
- 金剛經感應事跡
- 大難不死 意外獲得足以致富的特異功能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鳥為食亡,人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故事
- 一盆洗腳水的警示
- 損友導淫 精盡喪命
- 佛教因果報應的真實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觸犯,不斷淫欲心難清靜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念誦《心經》,心想事成
- 念誦地藏經的真實感應六則
- 佛咒感應
- 善護口業(yè),免遭大難
- 智慧故事
- 心經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這兩個因果故事,讓你了解什么是業(yè)障
- 兩性關系
- 地藏經故事
- 心經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自己的魅力、體現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來藏經》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來對待
- 借花獻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
- 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
- 以平等心面對蕓蕓眾生,是菩薩的道德
- 梁武帝與佛教有什么關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個寺?
- 佛陀度化慳貪長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問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別人的好并懂得回報
- 盲人打燈籠,即與人方便,也與己方便
- 禪師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棄天性
- 從惜?锤F三代還是富三代
- 大乘心難發(fā),不愿再發(fā)大乘心的舍利弗
- 聽經的蛤蟆,命終后脫離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宮
- 學佛貴在實行,堅持不懈地去修一個法門,終會成功
- 熟悉經藏的比丘與精進修道的比丘
- 佛教歷史上與水陸法會有因緣的高僧
- 借事磨練,善用其心,讓心走出煩惱的牢獄
- 薄拘羅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卻都毫發(fā)無損
- 馬鳴菩薩抵億金的故事
- 人活著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樂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師圓寂日,德行與精神常存我們心間
- 釋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與歌利王的故事
- 舍棄對五欲的貪著,成功飛出籠子的鴿王
- 寺廟為什么喜歡種銀杏?佛珠變銀杏的故事
- 鳩摩羅什是誰?東晉高僧鳩摩羅什的一生
- 短暫的快樂與長久的快樂,你選擇哪個?
- 三年不吃飯的出家人
- 急性子與慢性子,人與人要學會理解和忍耐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上有什么根據?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