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

成唯識論(Vij?āpti-mātratā-siddhi-?āstra) 佛教論書。又名《凈唯識論》,簡稱《唯識論》。玄奘糅譯印度親勝、火辨、難陀、德慧、安慧、凈月、護法、勝友、勝子、智月等十大論師分別對《唯識三十頌》所作的注釋而成。10卷。傳說玄奘留學印度時,曾廣收十家注釋(每家各10卷)...[詳情]

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經大全 > 成唯識論 >

演培法師:成唯識論講記

\

  成唯識論講記

  題前概說

  佛教唯識學,是門極有條理,極有系統(tǒng),極有組織的學說,亦是一門極有高度,極有深度,極有廣度的學說,不特在佛教各宗派的教義中,難見有可與之相匹敵的,就是在世間各種思想學說中,亦少發(fā)現(xiàn)有像唯識學那樣的。是以今日時代思潮,不論有著怎樣飛躍的進步,各種學說思想,不論有著怎樣高度的發(fā)展,但唯識學仍然值得吾人學習。從事唯識學的探究,對于萬有一切的認識,固然會獲得新鮮的眉目,對于心理各項的活動,亦會更能有正確的了解。因為這些,唯識學上,都有極為生動的描寫!

  吾人生存在這廣大的社會環(huán)境中,是不能離開社會環(huán)境的一切而活動的。諸如風俗、習慣、生活、人情、語言、工具,在在與個人的活動,有著極密切的關系。存在的個人,假定脫離社會環(huán)境的一切,勢將空空洞洞的,成為沒有真實的內容。其情形,好像沒有器官的個人,試問那將成為怎樣的人?是以探究吾人內在心理的活動,不但要明了生命體上的各部器官,同時要認識個人外在的諸般環(huán)境。唯識學對于這詳為分析,正好是這方面的說明。

  是以佛教的唯識學,對于心理方面的解說,不但不弱于現(xiàn)代進步的心理學,而且有為現(xiàn)代進步心理學所不及處。如吾人的心理活動,有顯現(xiàn)的心理作用固不用說,同時還有潛在的心理作用。普通一般心理學,不論進步到怎樣的程度,但只說到顯現(xiàn)的心理作用,亦即關于前五識及意識作用,至于微細的相續(xù)的潛在的心理作用,雖不能說沒有觸及得到,但總沒有唯識學說得那樣詳盡。其它,如認識成立的根據(jù),認識是否確當?shù),唯識都比一般心理學說得細膩與合理,是以唯識學值得吾人予以特別的研究,唯有透辟的了解唯識學,認識才會正確而不致于顛倒!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就是唯識學對于任何論題的分析,不僅是說明的,而是以心識為中心,告訴我們如何調制練磨這個心識,使心識上的我法暗影逐漸除去,不再為我法暗影之所蒙蔽。以佛法說:我法暗影籠罩住吾人心識,好像戴著有色眼鏡一樣,不能了解萬有諸法的真相,要想了解萬有諸法的真相,非除去蒙蔽諸法的我法暗影不可。對于心理的探究,如只分析它的活動如何,而不著眼它的轉迷開悟,那是世間的一般學說,不能顯示佛教的思想特色。佛教任何一個宗派的教理思想,必要歸到轉迷開悟的這點上去,不然的話,就將脫出佛教的范圍!

  唯識學在中國,曾沈寂了一個相當時期,幾乎可說無人講說和研習,到了近代特別是民國以來,由于太虛大師的努力提倡,乃又呈現(xiàn)極為蓬勃的氣象。對于教理內容的結構組織,固然有人下過工夫,對于思想發(fā)達史實的經路,亦曾有人予以發(fā)掘,不但研究的成果相當豐富,而且可說達成唯識研究的任務。我曾想為唯識寫些入門的論書,但因近十余年來,在外作通俗說法,雖曾有人記成各種通俗講記,終于沒有空閑的時間,息心從事唯識的學習。現(xiàn)已達耳順之年,記憶力日漸衰退,如不再抽暇研習,將沒有機會閱讀唯識經論,勢必成為終身的憾事!

  為此,從今年起,特將成唯識論取出研讀,深感唯識的理論,固然是極為嚴密,如不以嚴格的態(tài)度,予以縝密的思考,很難理解其中的真義,無怪很多初學,對此感到茫然,不能入于唯識的堂奧!殊不知唯識教理,在唯識論中,說得最為詳盡,果能始終一貫的論究下去,不難發(fā)現(xiàn)唯識的全貌!我為求得個己的深刻理解,覺得只是泛泛的閱讀,不能有所心得,乃在講堂為寬嚴一人講解,彼將所聽記錄下來,以最通俗的筆觸,將之整理給我看,我覺得有益于后之學者,所以略為予以增損。論風扇于講堂,聽者僅是一人,當然不登大雅,尚請高明指正!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