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jīng)

《六祖壇經(jīng)》,佛教禪宗典籍。亦稱《壇經(jīng)》、《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六祖惠能大師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jīng)》。禪宗六祖惠能說,弟子法海集錄!夺岄T正統(tǒng)》卷八《義天傳》有“大遼皇帝詔有司令義學(xué)沙門詮曉等再定經(jīng)錄,世所謂《六祖壇經(jīng)》、《寶林傳》等..[詳情]

《六祖壇經(jīng)》的心里實踐

  (注30)行由品,大正四八,三四九頁上。

 。ㄗ31)參看《壇經(jīng)》般若品及定慧品,講解般若、真如、定及慧之與心性之關(guān)系。

 。ㄗ32)參見(注28)。

 。ㄗ33)定慧品云:“定慧一體,不是二。”大正四八,三五二頁下。

 。ㄗ34)行由品云:“不是幡動,不是風動,仁者心動。”大正四八,三四九頁下。

 。ㄗ35)行由品云:“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大正四八,三四九頁下。

 。ㄗ36)般若品云:“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大正四八,三五一頁上。

 。ㄗ37)般若品無相頌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大正四八,三五一頁下。

 。ㄗ38)咐囑品云:“動用三十六對,出沒即離兩邊。”大正四八,三六○頁上及中。

 。ㄗ39)大正四八,三五一頁中。

 。ㄗ40)《楞伽阿跋多羅寶經(jīng)》卷一,一切佛語心品云:“顯示一切說成真實相,一切佛語心”。大正一六,四八四頁上。

 。ㄗ41)般若品,大正四八,三五一頁上。坐禪品,大正四八,三五三頁中。

 。ㄗ42)《梵網(wǎng)菩薩心地戒品》卷下有云:“金剛寶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薩本源,佛性種子一切眾生皆有。”又云:“本源自性清凈”。大正二四,一○○三頁下。

 。ㄗ43)大正四八,三五○頁下。

 。ㄗ44)《妙法蓮華經(jīng)》卷三,大正九,一九頁中有云:“如彼大云雨,于一切卉木叢林及諸藥草,如其種性,具足蒙潤,各得生長”。

 。ㄗ45)大正四八,三五五頁下。

 。ㄗ46)《妙法蓮華經(jīng)》卷一,方便品云:“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凈故,出現(xiàn)于世。”大正九,七頁上。

 。ㄗ47)a!秹(jīng)》懺悔品的引文處,大正四八,三五四頁中。b。被引用的《華嚴經(jīng)》文:(1)出于六十卷本第六卷

  凈行品,為“自歸于佛”。大正九,四三○頁下。(2)出于八十卷本第十四卷凈行品,亦為“自歸于佛”。大正十,七○頁上。

 。ㄗ48)a!秹(jīng)》引文處,大正四八,三五二頁上。b!队^無量壽佛經(jīng)》被引之處有“阿彌陀佛,去此不遠”之句。大正一二,三四一頁下。c!栋浲咏(jīng)》有“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人世界名曰極樂”之句,大正一二,三四六頁下。(注49)四弘誓愿,在諸經(jīng)典中,有不同的表現(xiàn):(1)《道行般若經(jīng)》卷八是諸未度者悉當度之,諸未脫者悉當脫之,諸恐怖者悉當安之,諸未般泥泅者悉當泥泅。(2)《法華經(jīng)》卷三藥草喻品,有與道行般若經(jīng)相同的四宏誓愿。(3)《菩薩瓔珞本業(yè)經(jīng)》卷上,是以苦集道滅的四圣諦為四弘誓愿。(4)《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卷七,則以誓度一切眾生,誓斷一切煩惱、誓學(xué)一切法門,誓證一切佛果,為一切菩薩的四愿。以上資料參閱日本《望月佛教大辭典》一七五五頁及一七五六頁。

 。ㄗ50)a。根據(jù)印順法師的《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六一四頁有云:“太虛大師曾說:天臺與賢首,從禪出教,是重經(jīng)的。三論與唯識,是重論的,重傳承的。”印順法師接著又說:“然從學(xué)派的發(fā)展去看,一切大小宗派,都是根源于禪觀的修證。等到從禪出教,形成大流,學(xué)者大都就重于傳承及論書了。”此書于一九六八年六月初版,出版者為印順本人,流通處為臺北市的慧日講堂。b。菩提達磨的《二入四行》有云:“理入者,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俱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若要舍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圣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于文教,此即與理冥符。”大正四八,三六九頁下。

 。ㄗ51)此在《法華經(jīng)》卷一方便品,曾敘述:釋迦世尊將說法華經(jīng)時,預(yù)言“若說是事,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當警疑,增上慢比丘,將墮于大坑。”大正九,六頁下。

 。ㄗ52)《壇經(jīng)》懺悔品有云:“從前所有惡業(yè),愚迷、驕誑、嫉妒等。”又云:“善知識!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盡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大正四八,三五四頁上。

 。ㄗ53)大正四八,三五○頁下。

 。ㄗ54)同前注。

 。ㄗ55)般若品有云:“吾有一無相頌,各須誦取。”大正四八,三五一頁中。

  (注56)大正四八,三五三頁上。

 。ㄗ57)大正四八,三五三頁下。

 。ㄗ58)大正四八,三五四頁上。

 。ㄗ59)大正三二,五七六頁中有云:“心起者無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謂無念”。

 。ㄗ60)大正八,七五一頁中。

 。ㄗ61)《壇經(jīng)》懺悔品所用句子。大正四八,三五三頁下。

 。ㄗ62)《壇經(jīng)》般若品云:“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大正四八,三五一頁上。

 。ㄗ63)大正四八,三五○頁下。

  (注64)大正四八,三五○頁下。

 。ㄗ65)大正八,七四九頁上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ㄗ66)大正八,七五○頁中。

 。ㄗ67)《壇經(jīng)》懺悔品云:“勸善知識,歸依自性三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凈也。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zhí)著,名離欲尊。自心歸依凈,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者,名眾中尊。”大正四八,三五四頁中。

 。ㄗ68)《壇經(jīng)》坐禪品,對于坐禪的定義,有其獨特的界定法,參閱大正四八,三五三頁中。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