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求財正確的方法與佛認可的財富
佛教求財正確的方法
(一)勤勞
“黃金隨潮水流來,你也要提前把它撈起來。”所以財富都是落在勤勞人的手里。咱們我國撒播一個故事:老祖母去世了,奉告兒女說,咱們葡萄架里的地底下,埋了許多的黃金。他的兒女就每天到葡萄架下面去挖去找,雖然黃金沒找到,不過葡萄架上卻結滿了累累的果實。
(二)節(jié)省
節(jié)省可以得到財富。節(jié)省也不是說,只光在金錢上的節(jié)省,所以珍惜時刻,你節(jié)省時刻,時刻就是財富;不要亂用豪情,豪情要節(jié)省,節(jié)省了豪情,就會具有財富;你的日子上的物慾也要節(jié)省,總歸人生的福報是有限的,銀行再多的存款,終有竭盡的時分,留一點在那里,以備不時之需。
(三)寬厚
說話寬厚會取得財富,處心予人寬厚會得到許多便利,便利就是財富。咱們結交寬厚,處世寬厚,所謂存心仁厚,就會取得賦有。“寬以待人,嚴以律己”,這不可是咱們我國儒家做人處事的辦法,也是佛教發(fā)財的辦法。
(四)決計
佛光山在我國電視公司,每星期四下午十點十五分,有一個“決計門”的節(jié)目,開端就說“決計門里有無盡的珍寶”,你有決計,財富就在你的心里。不但對宗教的信奉要有決計,你對工作,關于道德都要具有決計,關于凡是慈善的工作,就是受了冤枉,也都要不退失決計。
(五)結緣
結緣是發(fā)財最佳的辦法。我同你講幾句話,就是言語的結緣;和人容許淺笑,容許淺笑也可以和人結緣;你不認識路,我?guī)闳,和你結個緣;遇到了艱難,我來幫你的忙,更是結了個緣。在這個人世上要有緣才調生計,有許多人他干事便利,是由于他結的緣許多。佛法,首要根柢的佛法,世界萬有所以存在,就是“緣由”的存在。咱們要發(fā)財、要生計,“結緣”十分的首要。
(六)施舍
或許你會懷疑施舍既是給人,給人又怎能發(fā)財呢?正本咱們應當知道,施舍如耕種,你不施舍,如何又能收成呢?佛教告訴咱們,咱們做積德行善就如耕田,這塊福田一個叫悲田,一個叫敬田。以慈好心救助赤貧大眾,這是叫做“悲田”,一種是關于老一輩、師長、爸爸媽媽、國家,盡忠盡孝,這叫做“敬田”,在敬田、悲田里面耕種都會有收成的。
佛教還提到“七圣財”,七圣財就是:信奉、精進、持戒、聞法、喜舍、智能、慚愧,這就是圣人的財富。
佛教認可的財富
有些財富是佛教認可的,有些財富是佛教不認可的,啥是佛教認可的財富呢?佛教認可的財富:
(一)是身體的健康
健康的身體是咱們的財富。夢窗國師說:“滿足榜首富,無病榜首貴,善友榜首親,涅槃榜首樂。”俗語也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所以說健康的身體是佛教認可的財富。
(二)是日子的滿足
有財,煩惱許多,日子不滿足,那不算實在的賦有,就算不是大富大貴,假定日子得稱心滿足,那也是十分有意義的人生。那如何日子才調滿足呢?感恩和滿足是最佳的好辦法,所以夢窗國師說滿足榜首富。
(三)是出息的順暢
人生,在凹凸不平的命運里斗爭,當然也是有意義有力氣的人生,但終不若出息順暢的人生能更多做些有意義的工作。假定要出息順暢,這就不得不注意人際間的善因善緣了。一個人可以有好的因果,出息一順暢,那天然就是最大的財富了。
(四)是眷屬的安全
家財萬貫,難比安全之人,所以咱們在佛光山主張,每年新年舉辦安全燈會,漂亮而火熱,可見安全人人喜歡。
(五)是合法的金錢
佛教不完全否定金錢,黃金是毒蛇,黃金也是弘法利生修行的道糧,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只需合法的金錢,能用來作福利人,可以說越多越好。咱們佛教要欣賞合法的財富,不要有排拒財富的主意,由于信徒越有錢,信徒才有力氣護法;佛教有錢,佛教才調復興。
(六)是心里的動力
佛教認為最佳而又最有用的財富,是心內的動力。地下的石油和煤,通常都說是動力,海底的石油和礦藏也是動力,虛空里的太陽能也是動力,正本實在的珍寶之源是咱們心里的動力。像弘一大師,物質那么缺少,他不認為苦,像大迦葉,那么喫苦修行,他不認為少。古今中外,在佛教里多少苦行僧和修行者,他們那么一無所有,仍不認為窮,由于他們享受著心內動力的賦有。
這以上六點,都是佛教所認可的財富。
- 上一篇:病重的時候如何發(fā)心念佛?
- 下一篇:戴著念珠可以上廁所、睡覺嗎?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
- 地藏經簡介,地藏經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講什么?
- 佛教基礎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內容介紹
- 心經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學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有訣竅嗎?誦經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楞嚴經簡介,楞嚴經大致在講什么?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剛經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心底的亮色
- 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 說起來容易,活起來不容易
- 人生總在成長
- 抬頭是天,腳下是路
- 偈語是怎樣形成的?
- 一路走來一路忘
- 因為哭過,笑才燦爛
- 假如生命能夠穿越
- 無論過去將來多美,記得珍惜眼前
- 日子還長,你要好好走
- 往事一壇老咸菜
- 對人生最好的表白
- 突然白頭,且斷妄想
- 幽默是智慧的光芒在閃現
- 好心情為生活著色,用好心情迎接每一天
- 心在風中,望紅塵種種
- 人生轉瞬即逝,不如憐取眼前人
- 人生有哪些來源?
- “忍”是一種擔當,忍之為德,在于負重
- 人生有什么體驗?
- 如何才能做個名副其實的“觀自在”?
- 人要放大一些什么?
- 精神的營養(yǎng)
- 知足的意義
- 謙虛是待人處世一種不卑不亢的態(tài)度
- 煩惱都是自找的
-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
- 開發(fā)心地,幫助自己、幫助他人
- “期待”對人生有什么重要?
- 從今天做起,凡事把握當下、活在當下
- 如何決定人生的方向?人生方向的原則
- 人生的“路”
- 居家生活中,如何保持一顆歡喜心?
- 佛教的這六事為什么能讓人得度?
- 人生八不可
- 人生真的有“十全”嗎?十全人生
- 三品人生,你要過哪一品的人生呢?
- 怎樣美化人生?
- 如何評價一個人?
- [星云大師]修橋鋪路又齋僧,戒殺放生第一因的解釋
- [普洱茶]普洱茶“越陳越香”嗎?
- [華嚴經]寧受無量苦,得聞佛聲音,不受一切樂,而不聞佛名
- [禪宗典藏]《祖堂集》的價值何在?
- [生活故事]信徒的捐贈
- [哲理故事]眼睛不要總是睜得那么大
- [佛與人生]心底的亮色
- [佛學常識]偈頌的術語
- [星云大師]滾滾紅塵古路長,不知何事走他鄉(xiāng)的解釋
- [六祖壇經]《壇經》中對于“不二法門”是如何解釋的?
- [紅茶]滇紅工夫茶屬于什么茶?
- [禪宗公案]騎牛覓牛是什么意思?
- [生活故事]舍得舍得有舍有得
- [哲理故事]藍天白云常自在,行云流水心無礙
- [佛與人生]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 [佛學常識]偈頌有哪些形式?偈頌的形式
- [星云大師]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