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農歷正月十九 西晉高僧竺法護翻譯出《生經》

農歷正月十九 西晉高僧竺法護翻譯出《生經》

  農歷正月十九,《生經》譯出紀念日!渡洝酚芍v述佛陀弟子之本事、本生因緣之小經匯集輯而成,共有五十五經。據《開元釋教錄》記載,晉武帝太康六年正月十九日,由竺法護譯出此經。

  《生經》,五卷,西晉竺法護譯,屬本生類經典,由講述佛陀及弟子之本事、本生因緣之小經匯集輯而成,共有五十五經。提及佛教經典,經常會看提到一個詞,三藏十二部經。所謂三藏,即經藏、律藏與論藏;而三藏十二部,則諸佛所說經典,可分為十二類,亦稱十二分教,包括長行、重頌、孤起、譬喻、因緣、無問自說、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廣、論議、授記。本生經為十二部經之一,主要記述釋迦牟尼于過去世受生為各種不同身形及身分而行菩薩道之故事,同時也有不少關于彌勒等諸弟子及其他諸佛之本生故事。

  竺法護,西晉高僧。法護祖先為月支人,世居敦煌。八歲出家,師事竺高座,遂以竺為姓。性純良而好學,每日誦經數萬言,博覽六經,涉獵百家。當時中原地區(qū)雖然禮拜寺廟、佛像,然而大乘經典未備,法護立志西行,遍通西域三十六國語文,泰始元年(265)攜帶大批經典返回東土,居于長安、洛陽,專事譯經,精勤行道,廣布德化,時人稱為月支菩薩、敦煌菩薩。太康六年《正法華經》問世之后,國人始知觀音之名。據《出三藏記集》所載,法護譯經共有《光贊般若》《普曜》《大哀》《度世品》《持心》《首楞嚴》《賢劫》《維摩》《無量壽》《正法華》等大乘經典凡一五四部、三○九卷!稓v代三寶紀》依諸經錄而增列法護譯作為二一○部、三九四卷,《開元釋教錄》則刪減為一七五部、三五四卷。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