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佛教徒應如何體驗宗教生活?

星云大師:佛教徒應如何體驗宗教生活?

  現(xiàn)在社會上追求宗教、信仰宗教的人愈來愈多。你信仰什么宗教,就有那個宗教的體驗生活,而一個佛教徒,應有怎么樣的宗教體驗生活呢?以下四點:

1.以如生活,無不皆如

  佛教的生活是“如”。所謂“如是、如是”,“就是這樣”的意思。如是,就是要安住身心,就是要如我不動。好比,一個月我賺到多少錢,就依多少錢去生活;我應該做多少事,我就盡力去做。把生活中的一切看成都是“當然的”、“本來的”、“一切就是這樣”,你有了“如”的觀念,自己就不會妄求、妄動,不為五塵所染,不隨五欲而轉,你就能無不皆“如”,到處隨緣自在。

2.以緣行化,到處有緣

  世界的成立要靠“因緣”,事業(yè)的成長,人我的關系,生活衣食住行,就是樹木花草,也要靠各種條件因緣才能開花結果,生活在人間,沒有“因緣”,實在窒礙難行,難以有所成就。所以,我們要認識緣起,進而廣結善緣,你有結緣,以緣行化世間,就會到處有緣,就能得到多助。

3.以智擁有,凡事皆智

  這世間一切,我們不可以用愚癡、貪心、妄念、邪見去追求,而要用智慧去擁有。比方,外在的物質(zhì)生活,好比浮云行空,瞬即消逝,因此我不一定占有,但是可以享有世界;我不一定求外在的財富,但要開發(fā)心里的寶藏。能以智來擁有,凡事都是智慧,懂得隨緣來、隨緣去,就不會掛礙于心,恰似蜻蜓點水,了無余波,自在逍遙。

4.以定安住,一切能定

  我們經(jīng)過一天的忙累,需要溫暖的家來安頓疲憊的身心;鳥兒覓食厭倦了,也需要窠巢來棲止弱小的身軀。而我們要把心安住在那里呢?安住在錢財上,它可能失去;安住在感情上,它可能會變化,安住在榮耀上,可能不長久,實在沒有一個真正的安樂窩。佛陀教我們安住在禪定上,所謂“以定安住,一切皆定”。禪的世界,是“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無住而住的世界,充滿灑脫、自在、活潑;禪的風光,可以與宇宙天地俱在永恒。

  有了宗教的生活,就能升華,就可擴大,超越物質(zhì)生活,超越人我對待。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以上四種宗教生活,還得靠我們?nèi)ビH身體驗。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