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人有多少難?二十種難

寬運法師:人有多少難?二十種難

  這個人生啊,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可對人言無一二!我們?nèi)松镱^經(jīng)歷愛別離呀、怨憎會呀、五蘊熾盛苦啊、求不得呀、生老病死啊,種種的磨難啊,一定要經(jīng)歷這么多的苦,那人生的難啊,苦難非常多。怎么苦難多呢?佛在《四十二章經(jīng)》里說了,“舉難勸修”啊,遇到難的時候,更應(yīng)該好好的修行,看到自己的不足啊。

  佛說了,人有多少難呢?有二十種難。首先貧窮布施難;貧窮的時候再去布施,已經(jīng)沒有了怎么布施?當然有很多的例子啦,可以把貧窮都布施出去。但是每個人究竟懂得多少呢?這個很難!佛教也有“貧女點燈”,貧女點燈的燈啊,都知難陀這個女孩,有這個例子,阿闍世王子一比,點了燈,為了迎接佛陀,最終她拿的燈是最小的,其他的燈都熄了、滅了,只有她的燈是不滅的。因為她是真心供養(yǎng),她是一般的貧窮人,很難很少舍,所以說貧窮布施難。

  其實富貴學道難啊,你豪貴學道,因為你的人生都是順境了,樣樣都得意了,春風得意!你再接受不了其他人的意見。但是不管怎么得意,佛教說人生都是無常、苦、空啊,財富也是五家所有、官府所有、盜賊所有、不肖子孫所有、水災、火災所有。因為人本來就是“三不堅”,身不堅、命不堅、財也不堅。這個財怎么會堅呢?身也是不堅的,命更是不堅,這個身體,我們每個人都是啊,你看一念不來啊,就已經(jīng)下一世了。我們每個人都會散壞嘛,五蘊熾盛。所以說每個人都應(yīng)該認清啊,就是你豪貴的時候,你自己還要去好好的學道。

  那佛說了,“棄命必死難”,棄命必死這也難。『芏嗳艘詾檎f,唉呀!那我舍棄身命,寧舍身命,但是人世間啊,我們都知道,這個生命啊,這一期的生命結(jié)束,我們知道成佛呀,佛教講的是三世輪回,三世還有三世,所以這個就是非常難的。

  他說“得睹佛經(jīng)難”,今天我們有機會聽聞佛法,看到佛法的流通很難啊!以前很多電影里頭爭《四十二章經(jīng)》,很多故事、小說、電影的故事都是以這個題材的,去藏經(jīng)樓偷這個《四十二章經(jīng)》。那你看到,如果它容易就不用偷了。看起來很難啊,他說“生值佛世難”,我們經(jīng)常說“佛在世我沉淪”,佛在世的時候,我們到哪里去了?不知道。那佛涅槃了,而我們出世了,是不是生值佛世難?

  他說“忍色忍欲難”,我們蕓蕓的眾生,那你說了,見到好看的,是不是要看二眼,欲望是不是想要滿足,所以說“吾之患因吾有身”啊,他說忍色忍欲難。“見好不求難”,人家見好就收了,我們做不到!見好了不求了,這個也難!這人生太難了。

  他說“被辱不瞋難”,給人家辱罵了,那我瞋心就起了,我要報復,你看江湖恩怨都是冤冤相報,這個實在太難了。他說“有勢不臨難”,順勢而為啊,那你說有大勢力,你不彰顯,那你說這個也很難啊。他說“觸事無心難”,遇到事情了,起心動念了,你不會說唉呀!我完全不起心動念,我隨緣隨份,這個也是很難的。

  他說“廣學博究難”,每天博學廣聞,那你深究一定要難啊,你一定是不深入啊。他說“除滅我慢難”,這個我們有我存在啊,我們都知道“三法印”的原則呀,諸法它是無我的;但是我們都是有一個我呀,所以這個我為大癰,我就是膿瘡啊,有我在,就有你,就有他呀,他說就有我慢存在啊,所以有我在就很難了。

  他說“不輕末學難”,人家剛剛在學,你覺得你自己有知識、有能力,我們經(jīng)常說了,但是火苗雖小不可輕!火苗小將來可以燎原啊!沙彌小也不可以欺,沙彌小,他將來可以什么呢?成佛作祖,也是不可欺!他說“心行平等難”,這個平等的心,因為有個我怎么平等呢?所以要讓平等要超越我。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呀!你有平等的心了。

  他說“不說是非難”,我們總是說是說非呀,我是他非啊,都是以我為中心的,世界上沒有對錯,沒有善惡呀!只是觀點角度的問題,那我們觀點角度站在自己的角度,別人錯了,所以說我們也是啊。他說了,“會善知識難”,我們從善知識那里頭取長補短,親近善知識,這個也很難,一有知識就貢高我慢!非常的難啊,也不容易見到啊。

  他說“見性學道難”,見性就難,學道更難啊。他說“隨化度人難”,人家說了,讓未生信的生信,已生信的增長,已增長的堅固,已堅固的成佛,應(yīng)機施教,法無高下呀。那你能不能隨著各種的眾生,不論是胎生、卵生、溼生、化生,各各眾生隨機施教啊,讓每個人都得到圓滿啊。

  他說“睹境不動難”,在這個環(huán)境你不動心,這個很難,如如不動。∪思艺f如來如去,如去如來,如如不動啊,這個很難的。當然,“善解方便難”,很多都是善巧方便,但懂得善巧方便要懂得什么是究竟法,什么是善巧方便,善巧方便它目的是讓你達到究竟法,他目的讓你成佛呀。

  太虛大師說了,人生改善、后世增勝、了生脫死、法界圓明,是一步步升華的。從好人、賢人、圣人、羅漢、菩薩到佛,他目的是佛呀,就是難要克服這個難來圓滿佛道,成就佛道,到究竟了,究竟就是圓滿,最終還要得到圓滿佛道,這個才是真功夫。這個以前有一個難陀女,但是她自己非常、非常的窮,把僅有的一點錢啊,供了一盞燈,為了迎接佛陀的到來呀。當時阿闍世王子也點了燈,很多王宮大臣、豪富,他們每個人都拿自己的財力去點這個常明燈啊,大家都以為自己的燈愈大,它會不熄啊,那一陣風來了以后,那所有燈都熄掉了,唯有難陀女這個燈是不滅的。那為什么不滅呢?問過佛陀了,佛說了,她傾盡所有來點這個燈,所以她這個燈是不滅的。

  所以說每個人都知道了,我們這個心非常重要!我們施舍的時候,是用什么心來施舍?他是傾盡所有來施舍,那她的發(fā)心大呀。菩薩和凡夫有什么區(qū)別?就是發(fā)心不一樣,發(fā)心,她的燈就亮了,智慧之光啊就會點燃了。所以每個人也是如此,就是有多少難,我們自己都應(yīng)該用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舍無量的心破除這個難啊。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