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便是最寶貴的財富

佛法便是最寶貴的財富

  一早,耳邊又傳來爆竹聲聲,我才想起今天是正月初五,是迎財神的日子。人們求財心切,四處去求,我也不禁在想,財神在哪呢?

  以前,我覺得想發(fā)財,就要勤奮,可生活告訴我,比勤奮更重要的是人際關(guān)系,因為關(guān)系就意味著商機;慢慢地,隨著歲月的流逝,我發(fā)現(xiàn),關(guān)系也是靠不住的,春天的時候還彼此相助,可還沒等到秋天落葉,就已經(jīng)反目成仇、天各一方了;更有甚者,關(guān)系依然如故,可是春天的行情,到了秋日竟已倒懸,本來的暴利變?yōu)樘潛p。我很是困惑,究竟怎樣做才能發(fā)財呢?

  在疏通關(guān)系、辛勞付出的同時,我也會四處燒香祈禱,而且特別愛燒高香,每次到寺院還會磕頭如搗蒜,奉上貢品。我想,舉頭三尺有神明,我的誠心,佛菩薩、神仙們看得見,我對發(fā)財充滿了信心?墒乾F(xiàn)實卻往往事與愿違,甚至剛從寺院出來,返程途中就會有諸多不順:手機丟了,車剮蹭了,路上超速被罰款了……我的內(nèi)心很是郁悶,怎么會這樣?財神啊!你弄錯了嗎?是不是我剛才往功德箱里放錢你看錯了人?哎!轉(zhuǎn)念又一想,這一定是財神跟我開的玩笑,在考驗我的誠心,于是,我又懺悔……生活就是這么殘酷,一次又一次地打擊著我的熱情,動搖著我對財神的信心,我對神仙的祈禱每每不能立竿見影。財神你在哪里?我到底怎樣做才能發(fā)財?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佛陀的開示,告訴我們,財富布施、供養(yǎng)中求,所謂:“恩田,悲田,敬田”,一文施舍萬文收,而因果的成熟又需要時節(jié)因緣,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富貴窮通各有憂,窮通得失莫強求;未曾下得春時種,空首方田望秋收。”不斷地研習佛教的財富觀,我才有了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原來一直以來我都在緣木求魚,南轅北轍!

  之后的日子里,我慢慢地按照佛法見地去對待財富,因為掙錢是福報,花錢需智慧。漸漸地我也不再過多地在意能否發(fā)財,是否富貴了,更渴望一種少欲知足的生活。因為我明白了,跟外在的物質(zhì)財富相比,更重要的是內(nèi)在的財富--功德法財。因為一個人縱有廣廈千間,夜臥不過八尺;縱有良田千頃,食不過斗!如果為了發(fā)財,錯亂了因果,更是劃不來。而在生命無盡的輪回之中,能夠究竟利益我們的唯有功德法財。我很羨慕那些釋子們,就像弘一法師、虛云老和尚、廣欽老和尚那樣,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游,那種灑脫,自在,令人神往!“窮釋子,口稱貧,實是身貧道不貧,貧則身常披縷褐,道則心藏無價珍。”

  又一個大年初五,家家戶戶都在迎財神,期盼一年生意興隆,財源滾滾。而我更愿意啟白三寶,祈愿我能夠安住于佛法,遵循善知識的引導(dǎo)去深入經(jīng)藏,獲得解脫的資糧。于我,那是最寶貴的財富。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