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xué)入門 > 佛與人生 >

看到別人犯錯,是該包容還是指出其錯誤行為?

常暘法師:看到別人犯錯,是該包容還是指出其錯誤行為?

對別人錯誤的行為是指出來還是包容?

  看到身邊的人有錯誤的行為,我們首先要反觀自己,看看自己有沒有同樣的問題。如果有,我們要加以改進(jìn);如果沒有,我們就勉勵自己。這個時候你選擇的是自利,當(dāng)然還有一種利他的功德。

  你看到對方有錯誤的行為,你的目的是讓他覺醒,讓他意識到他的問題。那你這個時候怎么樣來講或者怎么講,那真的是需要智慧。我們原本是利他,但是最終卻利不了他。那我們就說明沒有這個能力,就還不如不做。所以這個尺度一定要拿捏好。

  很多人看到對方的一些錯誤行為或者惡習(xí),是他自己生煩惱,他沒有反觀自己的能力,而且還要去講對方,這就是犯口業(yè)。這就變成一種自害害他的模式。那你最起碼要做到自利的模式,或者能做到自利利他,那就更殊勝。

  我們當(dāng)然可以選擇私下里勸勉,目的是喚醒對方;蛘哂幸环N可能,我們看到了事物的表相,有可能也是錯解對方,那你經(jīng)過私下的溝通與勸勉,一方面可以把誤解消除,第二方面你真正能幫助到對方。如果你只是一味地指責(zé),這個就是惡口。如果你讓第三人知道了對方的惡行,你這個犯口業(yè),也就是結(jié)罪,就成立了口業(yè)。

  那為什么佛教要講包容呢?包容不是對惡習(xí)、惡行的容忍或者無視,而是我們知道人都有可改變性,這也就是佛陀講的每個人都有佛性。我們帶著這種知道對方一定會有改變的可能,你有這樣一個深刻的認(rèn)識和意愿,進(jìn)而去幫助對方改變,你產(chǎn)生了這種慈悲的心態(tài)。

  你做到這一點,當(dāng)然也要有寬厚的心胸和超然的眼光,還要有調(diào)伏自己煩惱的強(qiáng)大力量。如果你不具備這些能力的話,你就是有意愿想去幫助對方,你也是做不到的。

  所以我們一定要清晰,不能在那種自害害他的模式。最起碼你要進(jìn)入到自利的模式,就是看到別人的惡習(xí)煩惱,馬上反觀自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進(jìn)而你有能力的話,再去做利他的事情。如果沒有能力,那你就安住。

  所以,我們要知道你如果是有醫(yī)者之心,動刀就是救人了。如果你沒有救人之意,動刀可能就是傷人。所以,包容它是一種寬厚的心態(tài),不是一種行為。包容并不代表著認(rèn)可他人所犯的過錯,而是對這個人本身的慈悲。惡行當(dāng)然應(yīng)該斷除,但我們都知道惡人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惡人。

  我們很多人容易停留在當(dāng)下的這個相,覺得他以前做過一件惡事,你就把它定性為惡人,其實這是沒有智慧的。他昨天可能是惡人,但是他今天也有可能變成善人。我們看待一個人一定要有這種智慧,不然的話,就是一種執(zhí)念。

  我們很多人,以前大學(xué)的同學(xué)這個人很不靠譜。現(xiàn)在十年、二十年過去了,你還是給他定性不靠譜,這是不客觀的,也是不合理的,因為他具有可改變性。所以一個人的惡習(xí)、惡行是因為有特別的因緣,我們要帶著這種慈悲的眼光。他可能受到了不好的教育,或者是遇到了一些不好的人事,讓他有了錯誤的言行。

  我們反觀一下自己,如果你遇到了煩惱,其實也很容易帶動你的惡業(yè),除非你學(xué)習(xí)佛法以后你有這種能力,讓煩惱不帶動業(yè)力,這是需要功夫的。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惡行,每個人造作惡因,必定會感召惡果,這是永恒不變的定律。所以我們也會安住自己,更不希望對方去種惡因。

  如果你想保護(hù)自己想保護(hù)的人,那就不要生嗔恨心。佛菩薩對待惡人,最強(qiáng)大的武器就是慈悲。慈悲不等于不作為,任由他人傷害,而是他有保護(hù)自己的能力。如果我們不想讓別人造下惡業(yè),免遭未來的苦果,我們始終要把自利利他的功德放在每一件事情上,每一個人身上。所以一個真正修行的人,他有功夫活在當(dāng)下,把他的心都安放在善念和正念之上,這個人才是真正的大修行人。

文章轉(zhuǎn)自微信公眾號:如是我聞報德寺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