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xué)入門 > 入門須知 >

二月二,佛教里關(guān)于龍?zhí)ь^的傳說

二月二,佛教里關(guān)于龍?zhí)ь^的傳說

  二月二即龍?zhí)ь^又被稱為“春耕節(jié)”、俗稱青龍節(jié),它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

  地天又稱用地神、堅牢地神、堅牢地天、持地神,即主掌大地之神,為十二天之一。地的體性是堅固不動,能止住萬物,有能持萬物的作用。

  在佛教中,此尊被視之為菩薩或護法神,在經(jīng)典中常可見到其尊名及功德勢力。

  此外,新《華嚴經(jīng)》卷一舉有普德凈華主地神、堅福德莊嚴主地神、妙華嚴樹主地神、普散眾寶主地神、凈目觀樹主地神、妙色勝眼主地神等名。并說彼等皆于往昔發(fā)深重愿:愿常親近諸佛如來,同修福業(yè)。

  另據(jù)《方廣大莊嚴經(jīng)》卷九〈降魔品〉中記載,佛陀初成道,此地神為作證明,從地涌出,曲躬恭敬,捧著盛滿香花之七寶瓶供養(yǎng)世尊

  供贊護法神是佛陀和歷代高僧大德留傳下來非常殊勝的一種修行方式,依靠護法神的力量我們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護,將魔障以及違緣障礙消減到最低,而且很容易成辦世間與出世間的各種事業(yè)。

  學(xué)佛人要對護法神尊重供養(yǎng)和贊嘆,要知道我們凡夫都有無數(shù)的怨家債主。正因為護法神的保佑,我們才不會被干擾修行,也不會被嚴重怨家債主靠近討報致病痛,有佛菩薩、護法神的保佑,我們才更容易平安健康順利如意、走好運。

  龍的天敵是金翅鳥,《長阿含經(jīng)》中謂龍有三種難避之苦,其中之一即為金翅鳥所食,唯幾大龍王能免。龍是金翅鳥的食物,為躲避其捕殺,龍王曾向佛求救,佛賜他袈裟披身,金翅鳥便不敢動,因其亦信奉佛法,由此與龍共成佛教的護法神。

  大鵬金翅鳥梵語名迦樓羅,與龍同為天龍八部之一,天龍八部是以天、龍為首的八部鬼神,為首的是天,其次便是龍。名金翅鳥之因,乃其翅膀是由眾寶合成而故名,又名妙翅鳥。

  佛典上載,金翅鳥常棲身于四天下的大樹上,軀體極大,兩翅一張開,有336萬里。金翅鳥有胎、卵、濕、化四生,其最先來源是化生,后來才有了胎、卵、濕三種生。

  據(jù)《業(yè)報差別經(jīng)》上講,金翅鳥的業(yè)因是“能修大布施,高心陵蔑人,由斯業(yè)行生,大力金翅鳥”。能修大布施而積累了大福德,高心陵蔑人是慢心重,以此轉(zhuǎn)生成畜類。

  金翅鳥亦具大通力,有如意寶珠為瓔珞,變化萬端,無事不辦,因此諸龍皆懼,據(jù)聞它每日要吃一條大龍王和五百條小龍。食龍時,先將龍貯存在它的嗉中,然后再慢慢吞下,龍在嗉中欲死不能,欲活不得,痛苦不堪,不斷發(fā)出悲苦聲,故金翅鳥又名“大嗉頂鳥”及“食吐悲苦聲”。

  金翅鳥。因為它的翅膀是金色,閃閃發(fā)光,它專吃龍。一般飛禽專吃蟲類,大鵬金翅鳥是大鳥,龍是大蟲,所以金翅鳥專吃龍。它在空中巡視大海中應(yīng)死的龍,發(fā)現(xiàn)龍時,用翅膀(展開有三百由旬)煽海水,成為兩半,應(yīng)死的龍,嚇得發(fā)抖,遂失去神通,露出體形,等著被吞?墒谴簌i金翅鳥將要死時,就沒有威力,龍也不怕它,反而吐出毒氣,將它毒走。金翅鳥無可奈何,飛返金剛山,被火所焚而死,留下焚不壞的心,成為如意珠。

  龍王眼見自己的種族被金翅鳥所吞,快要到絕種的時候,來到佛所,乞佛慈悲,解救危機。佛送龍王一件袈裟,對它說:‘將此袈裟拆成一縷一縷,每龍的角上掛一縷,這樣金翅鳥就不能搏龍而食了。''

  龍王回到龍宮,(這一天,就陰歷是二月二)按照佛所指示,每條龍有了護身的法寶。

  從此大鵬金翅鳥再也找不到龍為食物,餓得難忍,也來佛所,對佛說:‘世尊!您對龍慈悲,對我不慈悲,我沒有龍可食,那么,我吃什么?''佛對它說:‘你要曉得因果報應(yīng),你今生吃龍,龍來生吃你,互相吞食,無有了期。在佛法中要戒殺生,你從今以后,不要吃肉,要吃齋食。''金翅鳥問:‘我吃什么齋食呢?請世尊指示!''佛說:‘自今天開始,叫我弟子在午齋時,送一份米飯給你,足夠你吃飽的,不要擔(dān)心!'所以一直到現(xiàn)在,佛子們在午齋時,送出七粒米,一粒米變成七粒米,七拉米變成四十九粒米,變化為無量米,足夠金翅鳥所食。

  這個故事不僅是要講節(jié)日典故,教大家弄清來龍去脈,也是要讓大家知道佛陀哀憫眾生,解救眾生的大慈悲。

附:

  二月二民俗開運方式(此處介紹的習(xí)俗皆為傳統(tǒng)民俗)

  1、剃龍頭

  二月初二這一天無論是走在鄉(xiāng)間集市,還是城里的大街小巷,都會看到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線——許多人都在排隊理發(fā)!為什么要理發(fā)呢?因為人們認為在龍?zhí)ь^的日子理發(fā)叫做“剃龍頭”。兒童理發(fā),叫剃“喜頭”,能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后出人頭地;大人理發(fā),辭舊迎新,帶來好運,寓意新的一年順順利利。

  2、吃龍食

  為了納吉,二月初二這天的食物也與龍有關(guān)。面條不叫“面條”,稱作“龍須面”;水餃稱作“龍耳”、“龍角”;米飯稱作“龍子”;煎餅烙成龍鱗狀,稱作“龍鱗餅”;面條、餛飩一塊煮叫做“龍拿珠”;一切均取與龍有關(guān)的象征與寓意。

  3、引錢龍

  龍司水,水潤而生財。有些地區(qū)盛行在二月二這一天“引錢龍”,當(dāng)然,引的方式也略有不同。例如有的在水壺里放置幾枚硬幣,到家附近的水井、流動的河或湖泊打一壺水,一路細灑著回到家,將壺里的水和硬幣倒入屯水的缸里,意為龍循水跡引而至家;有的則用銅錢拉紅線回家置于甕中;有的則以煤灰為引錢。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