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佛教里關(guān)于龍?zhí)ь^的傳說
二月二即龍?zhí)ь^又被稱為“春耕節(jié)”、俗稱青龍節(jié),它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
地天又稱用地神、堅牢地神、堅牢地天、持地神,即主掌大地之神,為十二天之一。地的體性是堅固不動,能止住萬物,有能持萬物的作用。
在佛教中,此尊被視之為菩薩或護法神,在經(jīng)典中常可見到其尊名及功德勢力。
此外,新《華嚴經(jīng)》卷一舉有普德凈華主地神、堅福德莊嚴主地神、妙華嚴樹主地神、普散眾寶主地神、凈目觀樹主地神、妙色勝眼主地神等名。并說彼等皆于往昔發(fā)深重愿:愿常親近諸佛如來,同修福業(yè)。
另據(jù)《方廣大莊嚴經(jīng)》卷九〈降魔品〉中記載,佛陀初成道,此地神為作證明,從地涌出,曲躬恭敬,捧著盛滿香花之七寶瓶供養(yǎng)世尊。
供贊護法神是佛陀和歷代高僧大德留傳下來非常殊勝的一種修行方式,依靠護法神的力量我們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護,將魔障以及違緣障礙消減到最低,而且很容易成辦世間與出世間的各種事業(yè)。
學(xué)佛人要對護法神尊重供養(yǎng)和贊嘆,要知道我們凡夫都有無數(shù)的怨家債主。正因為護法神的保佑,我們才不會被干擾修行,也不會被嚴重怨家債主靠近討報致病痛,有佛菩薩、護法神的保佑,我們才更容易平安健康順利如意、走好運。
龍的天敵是金翅鳥,《長阿含經(jīng)》中謂龍有三種難避之苦,其中之一即為金翅鳥所食,唯幾大龍王能免。龍是金翅鳥的食物,為躲避其捕殺,龍王曾向佛求救,佛賜他袈裟披身,金翅鳥便不敢動,因其亦信奉佛法,由此與龍共成佛教的護法神。
大鵬金翅鳥梵語名迦樓羅,與龍同為天龍八部之一,天龍八部是以天、龍為首的八部鬼神,為首的是天,其次便是龍。名金翅鳥之因,乃其翅膀是由眾寶合成而故名,又名妙翅鳥。
佛典上載,金翅鳥常棲身于四天下的大樹上,軀體極大,兩翅一張開,有336萬里。金翅鳥有胎、卵、濕、化四生,其最先來源是化生,后來才有了胎、卵、濕三種生。
據(jù)《業(yè)報差別經(jīng)》上講,金翅鳥的業(yè)因是“能修大布施,高心陵蔑人,由斯業(yè)行生,大力金翅鳥”。能修大布施而積累了大福德,高心陵蔑人是慢心重,以此轉(zhuǎn)生成畜類。
金翅鳥亦具大通力,有如意寶珠為瓔珞,變化萬端,無事不辦,因此諸龍皆懼,據(jù)聞它每日要吃一條大龍王和五百條小龍。食龍時,先將龍貯存在它的嗉中,然后再慢慢吞下,龍在嗉中欲死不能,欲活不得,痛苦不堪,不斷發(fā)出悲苦聲,故金翅鳥又名“大嗉頂鳥”及“食吐悲苦聲”。
金翅鳥。因為它的翅膀是金色,閃閃發(fā)光,它專吃龍。一般飛禽專吃蟲類,大鵬金翅鳥是大鳥,龍是大蟲,所以金翅鳥專吃龍。它在空中巡視大海中應(yīng)死的龍,發(fā)現(xiàn)龍時,用翅膀(展開有三百由旬)煽海水,成為兩半,應(yīng)死的龍,嚇得發(fā)抖,遂失去神通,露出體形,等著被吞?墒谴簌i金翅鳥將要死時,就沒有威力,龍也不怕它,反而吐出毒氣,將它毒走。金翅鳥無可奈何,飛返金剛山,被火所焚而死,留下焚不壞的心,成為如意珠。
龍王眼見自己的種族被金翅鳥所吞,快要到絕種的時候,來到佛所,乞佛慈悲,解救危機。佛送龍王一件袈裟,對它說:‘將此袈裟拆成一縷一縷,每龍的角上掛一縷,這樣金翅鳥就不能搏龍而食了。''
龍王回到龍宮,(這一天,就陰歷是二月二)按照佛所指示,每條龍有了護身的法寶。
從此大鵬金翅鳥再也找不到龍為食物,餓得難忍,也來佛所,對佛說:‘世尊!您對龍慈悲,對我不慈悲,我沒有龍可食,那么,我吃什么?''佛對它說:‘你要曉得因果報應(yīng),你今生吃龍,龍來生吃你,互相吞食,無有了期。在佛法中要戒殺生,你從今以后,不要吃肉,要吃齋食。''金翅鳥問:‘我吃什么齋食呢?請世尊指示!''佛說:‘自今天開始,叫我弟子在午齋時,送一份米飯給你,足夠你吃飽的,不要擔(dān)心!'所以一直到現(xiàn)在,佛子們在午齋時,送出七粒米,一粒米變成七粒米,七拉米變成四十九粒米,變化為無量米,足夠金翅鳥所食。
這個故事不僅是要講節(jié)日典故,教大家弄清來龍去脈,也是要讓大家知道佛陀哀憫眾生,解救眾生的大慈悲。
附:
二月二民俗開運方式(此處介紹的習(xí)俗皆為傳統(tǒng)民俗)
1、剃龍頭
二月初二這一天無論是走在鄉(xiāng)間集市,還是城里的大街小巷,都會看到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線——許多人都在排隊理發(fā)!為什么要理發(fā)呢?因為人們認為在龍?zhí)ь^的日子理發(fā)叫做“剃龍頭”。兒童理發(fā),叫剃“喜頭”,能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后出人頭地;大人理發(fā),辭舊迎新,帶來好運,寓意新的一年順順利利。
2、吃龍食
為了納吉,二月初二這天的食物也與龍有關(guān)。面條不叫“面條”,稱作“龍須面”;水餃稱作“龍耳”、“龍角”;米飯稱作“龍子”;煎餅烙成龍鱗狀,稱作“龍鱗餅”;面條、餛飩一塊煮叫做“龍拿珠”;一切均取與龍有關(guān)的象征與寓意。
3、引錢龍
龍司水,水潤而生財。有些地區(qū)盛行在二月二這一天“引錢龍”,當(dāng)然,引的方式也略有不同。例如有的在水壺里放置幾枚硬幣,到家附近的水井、流動的河或湖泊打一壺水,一路細灑著回到家,將壺里的水和硬幣倒入屯水的缸里,意為龍循水跡引而至家;有的則用銅錢拉紅線回家置于甕中;有的則以煤灰為引錢。
- 上一篇:佛教禮儀:如何禮佛拜佛?
- 下一篇:佛教允許吃“三凈肉”嗎?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yīng)
- 地藏經(jīng)簡介,地藏經(jīng)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講什么?
- 佛教基礎(chǔ)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xué)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jīng)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內(nèi)容介紹
- 心經(jīng)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學(xué)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nèi)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jīng)有訣竅嗎?誦經(jīng)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楞嚴經(jīng)簡介,楞嚴經(jīng)大致在講什么?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放松對修行有什么幫助?
- 佛教和佛像什么時候傳入中國?
- 明末四大高僧是誰?明末四大高僧簡介
- 鹿野苑是佛的什么地方?
- 為什么要修習(xí)八正道?八正道的重要性
- 怎么知道一個人有沒有大福報?
- 為什么得道的人很自在而普通人不能?
- 心存佛念 不忘念佛
- 弘法利生道場的人才應(yīng)當(dāng)順于法去成就保護
- 假如有人問自己幸福嗎?怎么回答才好?
- 怎么轉(zhuǎn)煩惱?
- 佛法里怎么看待人與人交往?
- 佛教法器磬的作用是什么?
- 生病后感覺沒精進、學(xué)習(xí)落后了,對不起師父怎么看?
- 慧遠大師的《廬山東林雜詩》解釋
- 什么叫做“三藏法師”?
- 妨礙善行,損耗錢財?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有方法抹去過去的記憶嗎?
- 佛教的橫三世佛指的是哪三個佛?
- 感覺勸別人念佛很難,怎么辦?
- 父母與孩子是什么關(guān)系,佛弟子如何與家人相處?
- 信仰的核心是以利益安樂眾生
- 圓滿供養(yǎng)一切成就供養(yǎng)的因緣
- 能無欲無求地度過此生挺好,可做起來不容易怎么辦?
- 舉心動念成善惡,善觀其心,止惡念向善念
-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的區(qū)別
- 佛教忍辱法門的五個層次
- 一切的煩惱皆源于心,心態(tài)決定你所看到的世界
- 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一生簡介
- 什么是和尚,和尚的稱謂是如何來的?
- 應(yīng)該怎樣做慈善,平衡與工作生活的關(guān)系?
- 如何勸說愛說臟話的親友?
- 彌勒菩薩為什么是未來佛?
- 普皆回向是什么意思?凈業(yè)行人如何回向?
- 居士每日應(yīng)該做哪些功課、定課?如何實修?
- 何謂慈悲?
- 佛教基礎(chǔ)知識
- 心經(jīng)入門
- 佛教名詞
- 佛咒入門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地藏經(jīng)入門
- 怎樣讀懂佛經(jīng)
- 佛教基本教義
- 佛咒簡介
- 楞嚴經(jīng)入門
- 妙法蓮華經(jīng)入門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入門
- 十小咒入門
- 佛教修行及戒律
- 藥師咒入門
- 六字大明咒入門
- 無量壽經(jīng)入門
- 華嚴經(jīng)入門
- 藥師經(jīng)入門
- 阿彌陀經(jīng)入門
- 佛教僧侶與居士及其源流
- 普賢行愿品入門
- 佛經(jīng)簡介
- 虛云法師入門
- 六祖壇經(jīng)入門
- 佛教傳播與發(fā)展
- 楞伽經(jīng)入門
- 圣嚴法師入門
- 宗派簡介
- 凈慧法師入門
- 解深密經(jīng)入門
- 佛經(jīng)入門
- 濟群法師入門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入門
- 法增法師入門
- 昌樂法師《人生是道場》
- [夢參法師]念經(jīng)時忽然看見異相是怎么回事?
- [黑茶]黑茶是怎么做出來的?
- [禪宗思想]禪門機鋒盛行于唐宋兩朝原因是什么?
- [生活故事]我欠乞丐一塊錢!
- [人物故事]以「慈悲觀」離「瞋念」
- [在家修行]放松對修行有什么幫助?
- [入門須知]佛教和佛像什么時候傳入中國?
- [凈界法師]念佛是心力帶動佛力,還是佛力帶動心力?
- [黃茶]黃茶是怎么做出來的?
- [禪宗公案]親者不問,問者不親
- [生活故事]一串佛珠 無限祝福
- [哲理故事]事從容則有余味,人寬容則有余年
- [心經(jīng)]《心經(jīng)》的大智慧(一百四十四)
- [佛與人生]寬恕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佛學(xué)常識]《宋高僧傳》是怎樣一部書?
- [凈界法師]煩惱罪業(yè)生起的病根是什么?
- [白茶]白毫銀針是白茶嗎?白毫銀針名字的由來與沖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