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佛教簡介_小乘佛教有什么特點
小乘佛教(HinayānaBuddhism)原始佛教及公元前3世紀~公元1世紀時形成的約20個佛教部派及其學說的泛稱。小乘佛教又稱作上座部佛教或南傳佛教,是佛教最基本的兩大派別之一。小乘指較小的車乘,是大乘佛教出現(xiàn)后才有的名稱。大乘佛教自命為優(yōu)勝的廣大的解脫途徑,以區(qū)別于它之前的佛教學說。西方學者通常以南傳佛教為小乘,但后者并不接受此稱呼。
佛教在公元1世紀開始由印度向東方傳入,小乘佛教與大乘佛教同期傳入中國,中國開始有大量由梵文譯作中文的佛經,當中以安世高譯出大量小乘佛經。這些佛經為魏晉南北朝佛教在中國的傳播有著重要的影響。但其后小乘佛教在中國的地位被大乘佛教所蓋過。
另一方面,小乘佛教亦傳至南亞和東南亞地區(qū),公元前3世紀已傳入錫蘭的孔雀王朝,11世紀傳至緬甸阿努羅陀王朝,其勢力使小乘佛教滲入暹羅北部和中部地區(qū)。經過錫蘭於12世紀舉行第七次結集,整頓佛教教團,使上座部佛教于錫蘭臻于隆盛,期后透過比丘學習,傳返暹羅,促使當時素可泰王朝傾向小乘佛教,F(xiàn)今在斯里蘭卡﹑泰國﹑緬甸﹑老撾有很多上座部佛教(當?shù)亟掏綄π〕朔鸾痰姆Q謂)教徒,當中泰國的上座部佛教徒佔該國佛教徒的90%。
小乘佛教各派在公元后繼續(xù)發(fā)展。4世紀笈多王朝建立后,印度教開始復興,刺激了小乘各派的進一步分化,一部分轉而靠攏大乘,另一部分則日漸衰落。據(jù)法顯說,5世紀小乘仍在北印度和南印度占統(tǒng)治地位。但此時比丘沿街乞食現(xiàn)象已減少,對佛塔、佛像的供養(yǎng)崇拜在小乘中流行起來。到7世紀,玄奘所記錄的小乘似乎只有大眾部、上座部、說一切有部、正量部和說出世部。7世紀末的義凈則說中印度有大眾、上座、說一切有、正量四部并存?偲饋砜瓷献苛餍杏谟《饶戏郊皷|印度;說一切有部在西北及中印度和西印度;正量部流行于西印度和南印度。說一切有部還傳播到蘇門答臘、爪哇,而正量部也存于越南中部。
幾百年間,小乘佛教教理有了較大變化。小乘各派利用阿毗達磨的論書形式來發(fā)揮和組織部派學說。部派之間圍繞基本的佛學主張展開了長期的爭論。
從信仰修證方面來說,小乘部派佛教奉釋迦牟尼為教主,認為現(xiàn)世界只能有一個佛,即釋迦牟尼,不能同時有兩個佛。信仰者通過“八正道”等宗教道德修養(yǎng),可以達到阿羅漢果(斷盡三界煩惱,超脫生死輪回)和辟支佛果(觀悟十二因緣而得道),然不能成佛。大乘佛教則認為,三世十方有無數(shù)佛同時存在,釋迦牟尼是眾佛中的一個。信仰者通過菩薩行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修習,可以達到佛果(稱“菩薩”,意為具有大覺心的眾生),擴大了成佛的范圍。又,小乘佛教要求即生斷除自己的煩惱,以追求個人的自我解脫為主,從了生死出發(fā),以離貪愛為根本,以滅盡身智為究竟,純是出世的,所以大乘佛教譏諷他為“自了漢”。大乘佛教則自稱佛法大慈大悲,普渡眾生,把成佛救世,建立佛國凈土為目標。他認為,修證需要經過無數(shù)生死,歷劫修行,以“摩訶般若”(大智慧),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覺),除斷除自己一切煩惱外,更應以救脫眾生為目標。因此他既是出世的,又強調要適應世間,開大方便門,以引渡眾生。
其次,從教理義學方面來說,小乘佛教總的傾向是“法有我無”,即只否定人我的實在性,而不否定法我的實在性。而大乘佛教則不僅主張人無我,而且認為法無我,即同時否定法我的實在性。
- 上一篇:什么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有什么區(qū)別
- 下一篇:佛咒入門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
- 地藏經簡介,地藏經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講什么?
- 佛教基礎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內容介紹
- 心經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學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有訣竅嗎?誦經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楞嚴經簡介,楞嚴經大致在講什么?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剛經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腳踏實地的付出才會有收獲,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
- 佛教戒律是怎樣產生的?戒律的由來
- 忉利天主是誰?
- 授記有幾種方式?授記的四種類型
- 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佛經中的世尊指的是誰?
- 釋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覺性是永恒的、沒煩惱、證佛國
- 皈依后做事還是不順,對佛法心灰意冷,該怎么辦?
- 佛教的經變是什么意思?
- 阿彌陀佛圣誕是哪一天?農歷十一月十七恭迎彌陀圣誕
- 剛念經時聲音響亮且快,后來就沒有了,為什么?
- 以佛心來凈化自己內在的妄心
- 嘴笨不會安慰人怎么辦?
- 馬鳴菩薩是誰?馬鳴菩薩的簡介與故事
- 為什么在世間行善的功德勝于極樂百倍?
- 學會順其自然,在晴天時愛晴,在雨天時愛雨
- 念經時可以控制妄念嗎?
- 什么是“五蓋”?菩薩沒有厭怠心
- 趙州和尚是哪個朝代的,哪里人?趙州和尚的簡單介紹
- 什么是莊嚴國土?
- 在家居士怎樣才能讓現(xiàn)在和將來的生活具足幸福安樂?
- 八正道是為人處世乃至成佛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
- 阿逸多菩薩是誰,是彌勒菩薩嗎?
- 佛教說的隨緣是什么意思?隨緣的含義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論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幾種?佛教六種神通的簡單介紹
- 求神不如求己,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經時犯困,打盹后又從頭開始念,該怎么辦?
- 人幫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錢的七種結緣方式
- 殺生、妄語、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無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對親人的病,家里的經濟條件,心很亂,該怎么辦?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在床上哄孩子睡覺能唱彌陀圣號嗎?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