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xué)入門 > 入門知識 >

僧侶的衣服是怎樣的?

  僧侶與俗人從外形上看,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剃發(fā)染衣”。僧衣、光頭是人們區(qū)分僧、俗的第一標(biāo)準(zhǔn),僧侶的衣服主要是“三衣”。

  發(fā)式

  佛教規(guī)定,僧人的頭發(fā),無論是男是女,自出家之時就要剃光。之后,每半個月就要剃一次,最長不能超過兩個月,稱“凈發(fā)”。受戒的僧人,在頭頂還要用線香燙出香疤,受沙彌戒時在頭頂燙三個香疤,受比丘戒時在頭頂燙12個香疤。

  袈裟

  佛教衣服對顏色、式樣、裁剪方法和用料都有嚴(yán)格的規(guī)定。佛教認(rèn)為,僧人的衣著要體現(xiàn)斷除一切欲望,超越凡心的目的。所以,佛教崇尚的衣服偏偏是被世俗社會所輕賤拋棄的。

  佛教僧人的衣服統(tǒng)稱為袈裟,袈裟本是一種顏色的名稱,義為“不正色、壞色”。佛教認(rèn)為,青、黃、赤、白、黑這五種顏色是正色,袈裟所指的“不正色、壞色”就是破壞了正色的顏色。這些顏色通常指以下三種:銅青色,類似于青褐色;泥色,又稱皂色、蒼褐色;木蘭色,指赤黑色。這三種顏色被稱為“法色”,是僧服區(qū)別于俗人衣服的顏色。

  從僧人衣服的來源上講,主要有五種:(1)有施主衣,是指有名有姓的施主所送之衣服;(2)無施主衣,是指不明姓名的施主所送之衣服;(3)往還衣,指死人生前用過的衣服;(4)死人衣;(5)糞掃衣,指別人丟棄的破衣碎布。

  在古代印度,人們把被火燒過、牛嚼過、鼠咬過及死人的衣服視同糞穢之物。僧人們揀回這些衣服,經(jīng)過洗滌縫補再用,就稱糞掃衣。這些破衣碎布的來源主要是:道路棄衣、河邊棄衣、破碎衣、蟻穿破衣、垃圾堆衣。因此,僧衣又稱衲衣、五衲衣、百衲衣等。僧人自稱“老衲”也因此而來。

  三衣

  從衣服功能或形狀上來分,僧衣又分為三種,這就是三衣。

  一、僧伽梨,即大衣。在我國又稱祖衣、雜碎衣等。大衣是僧人在升堂說法、出入王宮、降伏外道等正式場合所穿的衣服,由9至25條碎布縫合而成。

  二、郁多羅僧,即中衣。因是用七條布縫合而成,故又稱為七衣。僧人在禮佛、修懺、誦經(jīng)、坐禪、赴齋、聽講、自我反省及一切集合僧眾辦事的場合都穿這種衣服,所以又叫上著衣、中價衣、入眾衣等。

  三、安陀會,即小衣。五條布縫合而成,故稱五條衣。僧人在寺中的日常勞作、打掃衛(wèi)生或者就寢時,穿這種衣服,所以又稱內(nèi)衣、中宿衣、下衣、雜住衣等。

  三衣是僧人必須具備的基本服裝,三衣的制作不僅有嚴(yán)格規(guī)定,而且使用也有一定之規(guī)。僧人要把三衣等同于自己的皮膚一樣,要倍加愛護,時刻不能離身。

  如果人、衣相離,那就是犯戒;外出時,不穿三衣就進入村莊,按戒律要進行處罰;大衣是三衣中最高級的,不能隨便穿用。

  《十誦律》上說:穿大衣時,不能沾染石頭、泥土、草木等;掃地時不能穿;不能把大衣鋪在床鋪座位上;不能腳踩大衣;不能把大衣拖在地上。穿著時,如果附近有水源,應(yīng)該冼干凈手腳,用樹木葉子撣拭灰塵,再穿大衣。七條衣屬中等僧衣,應(yīng)在干凈的地方穿。五條衣是最低級的僧衣,日常活動中無論何時何處都可隨意穿著。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