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僧人身份的世俗性與神圣性

僧人身份的世俗性與神圣性

  相信只要對佛教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不管古往今來佛教如何發(fā)展,也不管世界各地的佛教在形式、制度等上有多么大的差異,但有一個基本的共同點是絕對統(tǒng)一的,那就是對三寶的崇敬。所謂三寶,即是指佛、法、僧,佛陀是佛寶,佛陀說的法是法寶,佛的出家弟子組成的團體是僧寶,佛法僧三寶是構成佛教最基本的要素,佛是教主,法是教法,僧是教徒,這是最基本的關于三寶的定義。

  這里面,佛寶和法寶無須多講,因為只要信仰佛教的,對佛的巍巍功德當是定然不會懷疑的,佛之為“寶”的也順理成章,而“法”乃佛金口宣說,也自然當為“寶”,然而關于“僧”,可能會有人有疑問,僧人不是和普通人一樣嗎?不都是肉眼凡胎,何以能稱為寶呢?

  當然,僧又有勝義僧和凡夫僧的區(qū)別,勝義僧專指見道位以上的賢圣。若在小乘,指證得初果以上的境界,大乘指初發(fā)心住以上的菩薩,這當然可擔得起一個“寶”字,此處不論。這里更想和大家聊的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凡夫僧,即是指一般的出家沙門學佛的人常常聽到一句話叫恭敬三寶,也有人說,佛與法當然應該恭敬,可是和我們一樣的那些凡夫僧呢,我們?yōu)槭裁匆Ь催@些似乎和我們一樣的光頭和尚呢?

  這就是今天要說的正題了,就如同題目中說的,僧人(指凡夫僧,下同)在三寶中確實是一個特殊的存在,這個特殊性就在于他的雙重身份,僧人的身份是世俗性與神圣性同時存在的。首先就是世俗性,這一點無須過多解釋,僧人和世間的任何一個人都一樣,都是爹生娘養(yǎng),都得吃喝拉撒,餓了都得吃飯,困了都得睡覺,生命都會經(jīng)過同樣的生老病死的過程,從這個角度看,僧人確實和普羅大眾沒什么兩樣,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僧人確實和我們沒有什么大的區(qū)別。

  然而,除了世俗性之外,僧人的身份還有一重特殊的神圣性。這就是經(jīng)典所謂僧之“五凈德”:第一,發(fā)心離俗。出家人發(fā)起了勇猛心、成佛心,從而出家修道脫離凡俗,修習菩提而為世間之福田。第二,毀壞形好。世間種種過患不出一個貪字,而最普遍的便是對自己色身的貪著,尤其是現(xiàn)在這個所謂“看臉”的時代,很多人不惜花重金在自己的形象上,甚至對自己動刀子整容,其實說到底不過是貪著于這個色身而已,而出家人卻剃除須發(fā),毀壞相好,筆者很多佛學院的同學就真的是不折不扣的陽光帥氣的美男子,他們卻剃除須發(fā),脫下世俗的漂亮衣服而穿上了如來之法服,行住坐臥具佛威儀,使眾生見聞生歡喜。第三,永割親愛。世俗人謂“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世間最難割舍的就是父母之情,然而從佛教的角度看這種世俗之情也是狹隘的,只限于自己此生的父母而已,而出家之人看似割舍此生父母親情之愛,而實際上是以一切眾生為父母,一心積勤修道,以報累劫歷代父母之恩,這才是真正的大愛。第四,委棄軀命。世間之人往往對生活條件吹毛求疵,沉湎于財色名食睡的欲望中不能自拔,出家人則委棄生命無所顧惜,是生活上真正的極簡主義者,這種極簡是要從生活的享受中脫離出來專心求證佛道。第五,志求大乘。出家之人看似拋棄父母親人無情無義,實則心中常懷大慈大悲之心,專志勤求大乘之法,以度脫一切有情眾生為己任,這是何等的慈悲。也正是由于僧的身上所具有的這五種清凈的德行,所以僧人的身份又在世俗性之外多了一重特殊的神圣性。

  理解了這一點,就不難理解僧人中存在的個別亂相,因為他們畢竟也是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啊,這就要我們有一個平和的心態(tài)來面對這些問題:

  首先,對僧應該心存恭敬。這種恭敬不是世俗的情感投射,不是無條件的滿足僧人的各種要求,也不是與僧人建立感情,而是要以法為中心,結法緣不結情緣,舉最簡單的例子,和僧人交談,應該始終不離法,而不是世俗的噓寒問暖溫柔體貼。

  當然,也要允許僧人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不能把這個群體過分的拔高化,這也是這里為何不只談恭敬的原因所在。因為他們畢竟也是凡夫,很多人對出家人有著近乎苛刻的期待,仿佛頭發(fā)一剃就立刻成佛了沒有任何煩惱了,所以當看到網(wǎng)上時不時爆出的諸如“和尚打架”等新聞時就覺得信仰崩塌了,這都是因為由于這個群體身份的不合理想象所帶來的認知偏差。正如上文所言,發(fā)心出家,只是發(fā)心成佛而已,還遠遠沒有是佛,就好比英語中的現(xiàn)在進行時(be+V.ing),只是一個狀態(tài)而不是結果,從這個層面講,僧人與居士又是一樣的,因為都只在成佛的路上而已。

  所以,希望有緣看到這篇文章的人,從現(xiàn)在開始,在一如既往地恭敬僧人的同時放下對僧人的不合理期待,以一顆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僧人(自己的師父),相信很多苦惱都會迎刃而解。

諸佛正法賢圣三寶尊,從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施等諸資糧,為利有情故愿大覺成。

  原標題:僧人身份的世俗性與神圣性 宏雨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釋迦宏雨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