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名詞 >

【小乘】是什么?經(jīng)典有哪些?與大乘的區(qū)別是什么?

【小乘】是什么?經(jīng)典有哪些?與大乘佛教的區(qū)別是什么?

小乘佛教是什么?經(jīng)典有哪些?(佛教解釋)

  小乘佛教又稱上座部佛教,上座部佛教主張恪守戒律,嚴守原始上座部佛教的戒律,注重上座部比丘眾的自身的戒律修行。小乘佛教的主要經(jīng)典是《阿含經(jīng)》系列。即《長阿含經(jīng)》、《中阿含經(jīng)》、《增一阿含經(jīng)》、《雜阿含經(jīng)》。

  佛教于公元1世紀左右開始分化,分成大乘教和小乘教。小乘佛教主要在弘揚與南印度與錫蘭一帶,該派尊崇釋尊為偉大的教師,而非神明,其經(jīng)典為比較古老的巴利文經(jīng)典。上座部佛教主張恪守戒律,嚴守原始上座部佛教的教義。大乘佛教則不然,認為按照原始教義,只有少數(shù)人才能修道成佛,所以應(yīng)該拓寬渠道,主張不但比丘眾可以圓寂,一般四眾也可以達到圓寂的境界,主要盛行于北部印度、外蒙古、中國西藏和日本等地。該派宣揚釋尊的佛性,并且用梵文頒布了一套新的法典。公元6世紀左右,大乘佛教在前印度地區(qū)衰落,印度教興起,但大乘佛教的影響并沒有消失,在世界扎下了根,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首。

  現(xiàn)代很多佛教學者用大小乘做分類,已并無褒貶之意。一般認為現(xiàn)在的小乘佛教主要流行于斯里蘭卡、泰國、緬甸、老撾、柬埔寨等南亞及東南亞各國,但他們自稱“上座部佛教”或“聲聞佛教”,不接受“小乘”的稱號。中國云南上座部佛教,也屬于這個宗派。

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的區(qū)別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區(qū)別,主要可以從信仰修證和教理義學兩個方面來考察。

  首先,從信仰修證方面來說,小乘部派佛教奉釋迦牟尼為教主,認為現(xiàn)世界只能有一個佛,即釋迦牟尼,不能同時有兩個佛。信仰者通過“八正道”等宗教道德修養(yǎng),可以達到阿羅漢果(斷盡三界煩惱,超脫生死輪迥)和辟支佛果(觀悟十二因緣而得道),然不能成佛。大乘佛教則認為,三世十方有無數(shù)佛同時存在,釋迦牟尼是眾佛中的一個。信仰者通過菩薩行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修習,可以達到佛果(稱“菩薩”,意為具有大覺心的眾生),擴大了成佛的范圍。

  又,小乘佛教要求即生斷除自己的煩惱,以追求個人的自我解脫為主,從了生死出發(fā),以離貪愛為根本,以滅盡身智為究竟,純是出世的,所以大乘佛教譏諷他為“自了漢”。大乘佛教則自稱佛法大慈大悲,普渡眾生,把成佛救世,建立佛國凈土為目標。他認為,修證需要經(jīng)過無數(shù)生死,歷劫修行,以“摩訶般若”(大智慧),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覺),除斷除自己一切煩惱外,更應(yīng)以救脫眾生為目標。因此他既是出世的,又強調(diào)要適應(yīng)世間,開大方便門,以引渡眾生。

  其次,從教理義學方面來說,小乘佛教總的傾向是“法有我無”,即只否定人我的實在性,而不否定法我的實在性。而大乘佛教則不僅主張人無我,而且認為法無我,即同時否定法我的實在性。在乘佛教對“法無我”的理論分析,又可以分為兩大派:一為初期大乘佛教(約公元一世紀至五世紀),由龍樹、提婆創(chuàng)立的中觀學派(在我國稱為大乘空宗)。它主要闡發(fā)諸法“性空假有”的理論,即認為一切現(xiàn)象(諸法)都是因緣(各種條件)而起,是無自性的,因而是空。但這種空又不是虛無,其假有的現(xiàn)象還是有的。所謂假有是針對小乘認為諸法在概念上是實有的理論而發(fā)的,也就是說諸法只是一種“假名”而已。

  龍樹、提婆認為,用這樣的理論來分析諸法,既不著有(實有),也不著空(虛無的空),這就是所謂的“中道觀”。二為中期大乘佛教(約公元五世紀至六世紀),由無著、世親創(chuàng)立的瑜伽行派(在我國稱為大乘有宗)。它主要闡發(fā)“萬法唯識”的理論,即認為一切現(xiàn)象均依“阿賴耶識”(亦稱第八識,藏識等)緣起,阿賴耶識能發(fā)生一切法。也就是說,他們認為一切法都存在于認識之中,認識無非是心意識的分別作用,因此整個宇宙除了各種不同的認識外,再沒有什么實體了,因此叫做“萬法唯識”。公元七世紀后,印度佛教開始走向衰微,密教(后期大乘)代之而起,已無重要義理可言了。

  此外,大小乘佛教都有各自編集的經(jīng)典作為立論之依據(jù)。小乘佛教的主要經(jīng)典(以漢譯名稱)有:《長阿含經(jīng)》、《中阿含經(jīng)》、《增一阿含經(jīng)》,《雜阿含經(jīng)》等。大乘佛教的主要經(jīng)典則有:《大般若經(jīng)》、《妙法蓮華經(jīng)》、《華嚴經(jīng)》、《大涅盤經(jīng)》、以及《大智度論》、《中論》(龍樹造)、《瑜伽師地論》(傳為彌勒造)、《攝大乘論》(無著造)、《唯識三十論》(世親造)等等。

佛教的傳播

  佛教發(fā)展于古印度,后來向世界傳播發(fā)展,分成兩大系統(tǒng):向北方流傳的,經(jīng)過中央亞細亞傳到中國內(nèi)地及西藏,再傳到韓國、日本、越南等亞洲地區(qū),屬于北傳佛教;向南方流傳的,傳到斯里蘭卡,然后再傳到東南亞的緬甸、泰國、柬埔寨、老撾,及中國云南傣族等地區(qū),屬于南傳佛教。

  南傳佛教因其三藏及注釋使用巴利語,故又稱巴利佛教。也有人稱為南方佛教,因為這一宗派的佛教,是由古印度恒河流域向南方流傳,傳到斯里蘭卡,再傳到東北南亞,這些地區(qū)都在印度之南。如就所屬部派來說,凡是信仰南傳佛法及皈依教團的,都可稱為南傳佛教,如盛行中國云南傣族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上座部佛教,流行越南南部的上座部佛教。

  佛教在公元前后開始由古印度向北方和東方傳出世界,上座部佛教與大乘佛教同期傳入中國,中國開始有大量由梵文譯作中文的佛經(jīng)。這些佛經(jīng)為魏晉南北朝佛教在中國的傳播有著重要的影響。但其后上座部佛教在中國的地位被大乘佛教所蓋過。大乘佛教在中國獲得了輝煌的實踐與發(fā)展,隋唐時代中國即取代前印度帝國成為世界佛教的中心。目前,中國保留的佛教三藏經(jīng)典也是最完善的之一。

  另一方面,佛教亦傳至南亞和東南亞地區(qū)。傳說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時代,上座部的一個分支-分別說系的銅碟部傳入錫蘭(古斯里蘭卡)的孔雀王朝。之后,又分化為大寺上座部和無畏山寺大乘上座部。兩派出現(xiàn)長期激烈斗爭。公元前19~27年,錫蘭的大寺派僧人用僧加羅語寫出了南傳的五部《阿含經(jīng)》。無畏山一派在很長時期內(nèi)一直興盛遠超大寺。但隨后的歷史中,在皇室的偏好下,斯里蘭卡佛教最終為大寺一派所一統(tǒng)。至緬甸阿努羅陀王朝時期,其勢力使上座部佛教滲入暹羅北部和中部地區(qū)。經(jīng)過錫蘭于12世紀舉行第七次結(jié)集,整頓佛教教團,使上座部佛教于錫蘭臻于隆盛,期后透過與比丘比丘尼教習,傳返暹羅,促使當時素可泰王朝傾向上座部佛教,F(xiàn)今在斯里蘭卡﹑泰國﹑緬甸﹑老撾有很多上座部佛教信眾,當中泰國的上座部佛教徒占該國信眾的90%。

佛教的分類

  在佛教創(chuàng)始圣者釋尊入大涅槃后,佛教內(nèi)部由于對釋尊所說的教義有不同的理解和闡發(fā),先后形成了許多不同的宗派。按照其教理與發(fā)心等方面的深淺不同,可歸納為上座部佛教和大眾部佛教兩大基本派別。

  請注意:大小乘的概念是佛教內(nèi)的詞匯,主要是從教理與發(fā)心上加以區(qū)別,用于專門針對佛法三乘菩提中的聲聞、緣覺二乘羅漢而言,以區(qū)別于菩薩乘或佛乘。該分類與三大語系及傳承時代的分類完完全全是兩碼事。

  三大語系是按照所承載語言地區(qū)劃分。事實上三大語系中,漢傳佛教內(nèi)上座部佛教派曾有多個,漢傳佛教目前保存的小乘經(jīng)典資料相當豐富。而南傳也并非就等于上座部佛教,他們也并不認可自己就是小乘佛教。至于時代劃分,更是另一個概念,事實上,從現(xiàn)有的佛經(jīng)與其它資料的明確記載來看,上座部佛教經(jīng)典《阿含經(jīng)》也都處處提到大、小乘或三乘佛法及“菩薩乘”等概念。所區(qū)別的僅僅是各個時代流行的側(cè)重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