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賢法師答:凡夫見到的這一切法是遍計執(zhí)還是依他起?

  惟賢法師答:這就要看定的功夫、止觀的功夫怎么樣了。凡夫也要看是什么樣的凡夫。一般凡夫談不上這個,那些不信三寶,不信因果,我、我執(zhí)很重的,根本無從談起。

  皈依了三寶,起碼信了因果的,而且有一定的止觀力量,他就了解山河大地是因緣生法,因緣生法就是空,如幻就是空。盡管是空,但因果現(xiàn)象,森羅萬象,因果法則宛然存在,是不能混亂的。五十二位修行的階梯,十信是第一步。從位別上來講,十住、十行、十回向,加上見道位,這都是凡夫入賢位,這就不是一般的凡夫了。他有正見,加上止觀,所以他看山河大地,如夢如幻,因緣生法,當體即空。而當體即空,正是佛教心印。

  這個空不是斷滅空,不是頑空?张c有不相離,性與相不相離。有性就有相,有空就有有。所以盡管講空,不是斷滅空,一切世出世間,因果都存在,因果不亂。從這中間就看出三個道理。

  第一個,佛說的,必須要轉(zhuǎn)惡成善,轉(zhuǎn)染成凈,這才是一條真正學佛的道路。

  第二個,因緣生法故,一切平等平等,眾生相處都是互相依存,相即相如,不能分開。因此要上報四恩、下濟三有。

  第三個,要達到心空,心包太虛,才能夠容納萬物,使萬物、眾生都能生長,能夠上進。

  所以佛家講空,講有。空不是頑空,不是斷滅空;有,不是常有,而是如幻有,因緣生法有,因緣生法,如實存在,不能否定。這個道理不是一般凡夫辦得到的。一般凡夫什么都著相,整天為吃飯穿衣、家庭兒女、油鹽柴米醬醋茶、功名利祿,忙個不停,著很多的相。他哪能了解什么因緣生法啊?你讓他在現(xiàn)量中看到依他起,是不可能的,全是遍計執(zhí)。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