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禪修融入到生活里!
編者按:本文據明海大和尚于柏林禪寺丁酉年國慶禪七共修法會中所作開示整理而成,標題為編者所加。
禪(Zen)或者禪文化,現在在整個世界范圍內非常有知名度和普適度。歐美的很多大公司,像蘋果、Facebook等,都有專門針對員工或者高管的禪修(meditation)培訓課程。
毫無疑問禪是淵源于東方的,是中國文化領域里非常重要的精神財富。作為中國人,對這一精神財富去進行了解、學習,然后實踐,把它運用到工作和生活中,是非常有必要、非常有價值的。
禪修的前提
禪修究竟是什么呢?真正要講禪修,在佛教里面是需要一些基礎的。第一個基礎是發(fā)心,就是你定的目標。根據發(fā)心的不同,禪修有世間禪,有出世間的禪。
所謂的世間禪,就是不以得到生命的解脫和覺悟做為目的,而以人天的善法,人天的快樂和幸福做為價值追求。
出世間的禪修則以解脫和覺悟作為目的。其中,希望快速地止息輪回的痛苦進入永恒寂靜,享受永恒寂靜之樂的,叫聲聞乘,也叫小乘;以自覺覺他,得到生命徹底覺悟、究竟圓滿覺悟為目標的,這過去在祖師們說,叫出世間上上禪。
由于禪修涉及我們身心的一個開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身心的狀態(tài)、感受和境界,遇到這一切的時候我們該怎么去抉擇,用什么心態(tài)去對待它,首先跟我們的發(fā)心,跟我們對禪修的認識密不可分。
我們并不否定以世間禪為目標的禪修,但事實上,如果目標定得足夠高遠,基礎的人天善法之樂已經包含在其中。提高我們的生活品質以及身心的和諧狀態(tài),在禪修里面都是可以得到的。
第二個基礎是對佛法智慧的認識,哪怕只是最粗淺的了解。在佛陀的教導中,智慧并不從外面來,它不是我們在內心去要累積增加的一個東西,智慧是我們的心性本有的,我們的禪修只是去發(fā)現它。
禪修翻譯成漢語叫靜慮,即有序的觀察思維。即使一個不坐禪的人,一個從來不知道有禪修這碼事兒的人,他的心平時其實也一直都在觀察思維,只不過這個觀察思維比較無序、混亂和被動。
這是因為凡夫的思維活動多在無明情緒推動下造作各種言行的業(yè),進而使我們的生命呈現出各種形態(tài),牽引著我們一直往前,這即是輪回。
輪回的根本在于我們沒有善用這個心,沒有認清這個心的運作。我們不認識它就是無明,而禪修是要認識這個心,認識了這個心自然就有明,明就是智慧。這是我們的起點,明和無明都是在這個心上。有這樣一個認識后,我們在禪修中將不會把注意力過于投放在一些身體現象的東西上。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基礎,用佛教的術語來講是戒清凈,通俗一點說就是我們身心基本的平衡。也許我們過去都做過一些錯誤的事情,從佛法的戒律來考慮屬于不善的業(yè)。這些不善業(yè)會使我們的身心有結,或者造成內心的不平衡和壓力。
這些壓力和結,在生活忙碌的時候往往不易被發(fā)現,在靜坐的時候就很容易凸顯出來,此時通過禪修來解決它一般來說是不太可能的。在佛教里面我們要修行懺悔法門來凈化它,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禪修的前提。
以上是一些前行的基礎,是我們一定要重視的。
禪修的方法
坐禪的時候,身體姿勢有幾個要點需注意。首先我們應該有一個相對安靜、空氣較好的打坐的地方,并且沒有風會傷到我們。坐姿傳統上都采取跏趺坐,可單盤或雙盤,應保持身體的自然中正,同時又是放松的。
我們坐的時候后面一定要墊高一點,臀部墊高的目的,一是把身體重心往前移,這樣更加穩(wěn);
第二點呢,是令我們的脊柱更容易自然挺直。自然挺直在靜坐中很重要,它能夠令我們比較容易保持全身放松,沒有內在的緊張;
第三點就是在后面墊高、脊柱自然挺直的情況下,我們脊柱的末端這個點,在中醫(yī)叫尾閭,就不容易被壓著。尾閭是我們身體前后能量的一個運行的樞紐,這個地方非常重要。
此外,舌抵上顎,嘴唇輕閉,眼睛不要完全閉死,也不要睜得很大,剛學打坐的人可以眼睛可以開一條縫,眼光投放在鼻端這一帶。
兩個手呢,在腹部結印,兩個拇指輕觸,和鼻尖在一條線上。身體在盤腿靜坐的時候,我們要去尋找那種中正同時又是松弛的感覺。
具體到佛法的禪修方法,直接地去看,永遠是第一重要的。如果現在有人告訴你說,身體的感受是無常的,這還只是一個概念或理論。禪修則是訓練我們直接地去看這種感受,直接經驗到它的變化和無常,認識到它后面并沒有一個主宰它的力量,這和我們聽別人用理論描述它完全是兩個情況。
這種直接地看、直接地體驗的精神,就是我們趙州和尚講的“吃茶去”,當然吃茶去不僅于此。你直接去體驗、直接去看,自己就會明白。這正是禪修的核心方法。
這個方法之中,需要有一個我們心去看的對象。從基礎訓練來說,我們需要選擇某一個對象作為專注和觀察的目標。佛陀曾給過我們包括身體、感受、精神活動以及所有一切存在的四個分類,即色、受、心、法。這四類對象都可以作為我們在禪修中訓練專注和觀察的對境,但通常最普遍、最經常被用的一個對象是呼吸。
佛陀曾經在佛經里講過安那般那的法門,安那就是呼吸進來,般那是呼吸出去。佛陀說安那般那是古仙人之道,即過去成佛的諸佛也用這個法門。
為什么這個法門這么重要呢?乃是因為呼吸跟我們生命的關聯是如此密切,它是連接我們肉體和精神的紐帶,甚至是我們生命的一種表征。我們專注于呼吸的時候,可以從一數到十,然后不需要數了,或者讓注意力跟隨呼吸從鼻端然后進到身體里面,到胸部,到腹部然后再出來,當然這只是一個想象的路徑。
在這里有一個原則,不管是數數還是簡單的跟隨,都要自然放松,不要刻意勉強,不要人為地控制呼吸去讓它長或者讓它細。人為控制、刻意是一種毛病,是佛教禪修里面要避免的。
在一呼一吸自然的進出中,讓注意力和呼吸保持聯接,在這個聯接中我們就能提高專注力,同時也能夠逐漸地直接深入地看呼吸,然后我們會有新的發(fā)現。我們會覺察到呼吸的深和淺,粗和細,還有它的溫度、冷熱,以及每一次呼和每一次吸給自己身體帶來的各種微細的變化。
當這種細微的變化在我們的觀察中呈現得越來越多的時候,我們專注于呼吸的興趣也會隨之而增長。由于興趣增長,我們的專注力增強,然后造成呼吸跟隨發(fā)生變化,呼吸的變化又造成身體的變化。隨著這幾者之間不斷地反饋,我們的禪修就能夠越來越深入。
平時我們煩亂的時候,心就會跑掉,念頭很容易會忽略眼前正在進行的事情。當用鼻端的呼吸把注意力帶回到當下,我們會發(fā)現這個當下竟如此鮮活,甚至可以說是無限的鮮活。
究竟這個當下是什么?當我們的心越專注、越敏銳地去觀察它,這個當下就越呈現出它本來的那種鮮活。這個本來是不帶任何人為判斷、不受任何觀念影響的那種新鮮感。在這個時候,你能體驗到好像你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一切都那么新鮮、好玩兒,其實這里面就有愉悅。
為什么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當我們的心很粗的時候,一呼一吸之中沒有愉悅感呢?這是因為我們的內心被關于生活或者這個世界的各種觀念和想象籠罩住了。
這些觀念和想象,像一塊幕布在我們的心和這個世界之間拉了一堵墻,讓我們不能直接地接觸到這個本來活潑潑的世界,這個本來非常有意思、具有無限開放性的世界。
我講的這些并不深奧,是你在生活中、在禪修中可以直接經驗到并直接到達的。你只需要把心里面原來背著的很多包袱放下,把內心執(zhí)著或執(zhí)取的一大筐觀念想法放下,你就能夠直達這個活潑潑的當下。
這就是禪修的基礎訓練,它最終要培養(yǎng)我們內心的兩個品質:第一是專注,第二是覺察。專注和覺察是我們心性中本具的兩種能力,禪修只是在培養(yǎng)這兩種能力而已。
當這種專注和覺察的能力通過禪堂的打坐,通過以呼吸為對象的訓練被培養(yǎng)出來以后,你可以運用它去觀察任何一個對象,包括腿痛。這顆心就像一把刀,當你以特殊的方式讓這把刀變得很鋒利,你可以用它去砍任何東西,它將會變得越來越鋒利。
將禪修融入生活
對初學者來說,平時在家里,在功夫層面每天是需要有一個定時的訓練的。我們每天應該有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靜坐的時間,最好的時間是在早上,20分鐘或者30分鐘,如果有可能再長一些。但這個短暫訓練的力量還很微弱,還遠遠不夠。
對凡夫來說,20分鐘或者半小時的短暫禪修,根本抵擋不了生活里很多的貪嗔癡煩惱以及負面情緒,就像一杯水想熄滅一個大卡車拉的木材燒起來的火一樣,只是杯水車薪。
我們必須要以每天定時的功課為基礎,在生活和工作中時時處處帶上我講的這樣一個用心,把禪修拓展為我們生活中的一種習慣,禪修帶給我們的那種力量才會呈現出來。這是一個什么習慣呢?就是在生活里面稍微有一點點的正念,去和自己那個本來就有的覺性相應。
我們要知道,所有的煩惱都是沒有覺察。其實沒有煩惱,可以說煩惱只是個名字,這個名字一轉身它其實就是智慧,或者說是這里講的覺察,它是一個東西的兩面。當覺察不值班的時候,那值班的就被稱之為煩惱。
當我們開始有了禪修的習慣,開始內心覺察的時候,就會發(fā)現煩惱對我們的支配力減弱了。隨著禪修訓練的開展,我們的覺察力逐漸地變強,會發(fā)現煩惱統治我們的時間越來越短。再后來是它剛一露頭,我們就覺察了,然后剛一覺察它就不支配我們了。所以古人把這個叫什么呢,叫“念起即覺,覺之即無”。為什么沒有呢?其實它本來就沒有,它本來就不是一個實有的東西在那兒。
我們每天在家里有時間打坐盤腿當然好,但如果我們沒有這種環(huán)境沒有這種條件,就是正襟危坐在辦公室,或在汽車上,有五分鐘、十分鐘也都可以的。特別是當心緒煩亂的時候,我們可以用鼻端的呼吸把注意力帶回到當下,讓心跟身體、跟當下發(fā)生連接。
一旦這種訓練到達一個程度,我們可以在生活的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進行禪修,并且可以以任何的身體姿勢――身體姿勢那時大概對我們不會造成很大的妨礙。當煩惱不再現前的時候,我們這顆心的覺就越來越完全地展開和呈現出來。這種直接、完全展開了的覺,就是“等持的心”,是平等的放松,平等的關注。
說來說去,禪就是我們的心,禪修最終是要修這個心。而這個心是最不可思議的,是最奧妙無窮的,其實它也是很簡單的,簡單到我們當下的每個念頭都沒有離開過它。這就是我們中國的禪宗祖師們的智慧。他們把覺悟成佛這件事拉到我們的心念上,然后把心念上覺悟的這件事拉回到當下。
什么是當下?當下其實就是生活,生活里的每個當下。就在這生活的每一個剎那、每一個當下上去落實覺悟成佛,這是中國祖師們的大慈悲和大智慧。希望大家能夠把這些運用到工作中,運用到生活里面。
- 上一篇:如何分辨根機的深厚或淺?
- 下一篇:其實魔非外來,而是出自我心
- 佛說人生哲理 佛說人生感悟的句子
- 維摩詰所說經原文
- 這樣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學打坐的正確方法
- 禪宗小故事十三則
- 神奇的求財方法
- 馬祖道一:想盡辦法令弟子開悟
- 《信心銘》釋義
- 禪宗公案大全
- 禪修打坐時是睜眼好還是閉眼好?
- 令人開悟的佛教禪詩一百首!
- 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戰(zhàn)勝心魔?
- 《金剛經》的十大威力
- 景德傳燈錄
- “即心是佛”的參禪之道
- 慧可斷臂求法是真的嗎?二祖斷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禪宗慧能大師的一生
- 打坐導致性欲沖動,怎么辦
- 臨濟宗歷代傳人
- 十惡八邪
-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yǎng)不夠
- 《禪門日誦》簡介
- 千休萬休皆不如一休
- 參透生死令人動容 圣嚴法師圓寂前曾拒絕換腎
- 禪定境界分別為哪九個層次呢?
- 佛教中的禪宗五祖是誰?禪宗五祖弘忍大師介紹
- 佛家經典禪語
- 一生絕不能做的兩件事
- 心口不一 貴耳賤目
- 馬祖道一:對佛像吐痰也是菩薩境界
- 指月錄
- 野狐禪公案三則
- 龐蘊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無片瓦蓋頭,下無寸土立足
- 聽雞蛋和你講話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這些動物和這條蟲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絕情”度貧母
- 禪宗七祖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彎,時而放平
- 學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到無學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上有什么根據?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