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智顗的“一念”范疇
魏德東
內(nèi)容提要:在智顗的理論體系中,“一念”范疇具有核心地位。本文認(rèn)為,智顗的“一念”是眾生的日常意識,是識心妄念。“一念”與萬法的關(guān)系是互具,它既不生起萬法,也不包含萬法,而是同時具足善惡染凈一切法。“觀心”是解脫的法門,觀心的理由是方便、有效,易于把握,而不是說“一念”是本體。有人主張智顗的佛教思想是建立在“真如緣起論”基礎(chǔ)上的唯心論,值得商榷。
作者魏德東,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佛教傳入中國兩千年了,作為中國佛教的第一個宗派,天臺宗的理論品格對中國佛教精神有深刻的影響。
天臺宗的創(chuàng)始人智顗大師是具有強烈原創(chuàng)意識的思想家,他建構(gòu)的天臺宗教理體系繼往開來,富有中國特色。在他的思想體系中,“一念”范疇是重要的理論紐結(jié),準(zhǔn)確地理解“一念”范疇的含義,對于全面把握智顗思想,解悟天臺宗的獨特思維方式,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旨在通過對智顗的“一念”范疇、一念與萬法的關(guān)系、觀心與解脫等問題的系統(tǒng)分析,全面把握智顗的一念思想,并以此展現(xiàn)天臺思想的特質(zhì)。同時,亦將此文作為佛教傳入中國2000年的紀(jì)念。
一、“一念”:眾生的日常意識
“一念”,本義指極短的時間單位,即瞬間的意思。智顗用此概念,指人的意識活動的最短時間,又叫“一念心”、“一心”。智顗從梵文字源上對“心”作了梳理,他在《摩訶止觀》卷一上說:“質(zhì)多者,天竺音,此方言心,即慮知之心也。天竺又稱污栗馱,此方稱是草木之心也。又稱矣栗馱,此方是積聚精要者為心也。今簡非者,簡積聚、草木等心,專在慮知心也。”[1]在這里,漢字“心”對應(yīng)的梵文有三:一是質(zhì)多,是認(rèn)知心、慮知心;二是污栗馱,指草木之心,也就是日常所說的樹心、草心;三是矣栗馱,是對精要的積聚,也就是核心、中心。天臺宗所用的“一念心”,是用其慮知的意義,即人的思慮分別之心,區(qū)分能所之心!楞伽經(jīng)》對心也有類似分別:“肝栗大,宋言心,謂如樹木心,非念慮心。念慮心,梵音云質(zhì)多也。”[2]
“一念心”沒有質(zhì)礙,但神通廣大,智顗稱其為“妙”。智顗在《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卷一上說:“心如幻焰,但有名字,名之為心。適言其有,不見色質(zhì)。適言其無,復(fù)起慮想。不可以有無思度故,故名心為妙。妙心可軌,稱之為法。心法非因非果,能如理觀,即辦因果,”[3]湛然《法華玄義釋簽》卷二解釋:“心性觀之,但有名字。言有則一念都無,況有十界質(zhì)像也?言無則復(fù)起三千慮想,況一界念慮耶?不可以此有無思故。則一念心,中道冷然,故知心是妙也。妙即三千,三千即法,法故三軌,故云可軌。此之心法非因非果,此舉因果所依之體,能如理觀。”[4]這表明,心本身沒有色質(zhì),不是感覺的對象,但它又確實能為我們所意識,是觀照的對象,具有自己的存在規(guī)則,是一切法的一種,亦即“心法”。它本身具足一切法,若能正確地觀想之,即可解脫。
一念的性質(zhì)是染是凈?作為人的日常意識,智顗認(rèn)為它就是無明識心,是煩惱心,不是真如心。但一念本身又具足一切染凈善惡,智顗稱之為“一念無明法性心”。智顗在《四念處》卷四說:眾生一念無明心,即是法性,“無明法性十法界,即是不可思議一心,具一切因緣所生法,一句名為一念無明法性心”。[5]無明與法性是同體的,善與惡亦同體!睹罘ㄉ徣A經(jīng)玄義》卷五下說:“又凡夫心一念即具十界,悉有惡業(yè)性相。只惡性相即善性相。由惡有善,離惡無善。翻于諸惡,即善資成。如竹中有火性,未即是火事,故有而不燒。遇緣事成,即能燒物。惡即善性,未即是事;遇緣成事,即能翻惡。如竹有火,火出還燒竹;惡中有善,善成還破惡。故即惡性相是善性相也。”[6]這里用竹喻惡,以火喻善。竹子在沒有燃燒時,就有可燃性存在,如同惡中就有善在。等到因緣成熟,火從竹子中燒起,所燒者非他,就是竹子本身,這就如同善從惡中生起,所破不是別物,就是惡自身。所以法性就在無明中,法性不能離開無明另有生起處。智顗說:“若有無明煩惱性相,即是智慧觀照性相。何者?以迷明,故起無明。若解無明,即是于明。大經(jīng)云:無明轉(zhuǎn),即變?yōu)槊。凈名?無明即是明。當(dāng)知不離無明而有于明。”?[7]知禮《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上說:“今釋一念,乃是趣舉根塵和合一剎那心。若陰若惑,若善若惡,皆具三千,皆即三諦。”[8]一念中即具三千世間,即具空假中三諦。
總之,一念是人的日常意識,同時具足染凈善惡一切諸法。
二、互具:一念與世界的本質(zhì)關(guān)系
在了解一念的含義后,最重要的問題就是一念與世界的關(guān)系問題。正是通過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智顗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心物理論,為天臺宗確立了獨特的理論品格。智顗的心物關(guān)系論是一念三千,資其成立的思維模式是“性具說”。
我們首先來分析智顗的世界構(gòu)造論,也就是他的三千法界理論。這由十界互具,百界千如,三千法界構(gòu)成。
第一,依據(jù)《華嚴(yán)經(jīng)》,整個世間可以分為“六凡四圣”十法界。“六凡”是: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四圣”是聲聞、緣覺、菩薩、佛。智顗的殊勝處在于,他提出十界中的每一界,都相互具有其他九界,稱之為“十界互具”。地獄亦具有佛性,佛亦具有畜生性,一切皆平等互具,共具善惡。十十相互具有,總成百界。
第二,依據(jù)《法華經(jīng)》,每一法都可分為10個側(cè)面,叫作“十如是”。百法各有十如是,就有1000種成分,稱作“千如”。“十如是”出現(xiàn)在《方便品》中,指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智顗認(rèn)為,“十如是”乃十法界的共通范疇,其含義是:相以據(jù)外,覽而可別名為相;性以據(jù)內(nèi),自分不改名為性;主質(zhì)名為體,功能為力,構(gòu)造為作,習(xí)因為因,助因為緣,習(xí)果為果,報果為報,初相為本,后報為末,所歸趣處為究竟。
第三,千如又與《大智度論》所說的三世間配合,便成三千法界,代表宇宙的全體。三世間是:“眾生世間”,指眾生自身的境地;“國土世間”,即我們所居住的環(huán)境;“五陰世間”,指構(gòu)成人存在的五種要素。三種世間與千如相互含攝,形成三千世間。
智顗認(rèn)為,當(dāng)下一念,就具足三千法,具足現(xiàn)象界的全體,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言語道斷,心言路絕。心在迷時,具三千法;心在悟時,亦具足三千法。心有迷悟,而法不動。只是心在迷時,對三千法執(zhí)著不舍;心在悟時,視三千法為方便、性德,不起執(zhí)著。這叫“一念三千”。
“一念三千”成立的理論基礎(chǔ)是“性具”說,這是體現(xiàn)天臺宗思維特色之處。所謂“具”,即具足、具有,知禮在《觀音經(jīng)玄義記會本》卷二說:“只一具字,彌顯今宗。”?[9]智顗《摩訶止觀》卷四上說:“中道之法,具一切法。”?[10]知禮的《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上云:“若不知具,但直觀心,何殊藏、通?藏、通何曾不云觀心?v知心體是中,若不云具,未異別教教道也。”?[11]
“具”是區(qū)分天臺圓教與別教的根本所在。所謂“性”,指法性、真如,或稱本、理、體。“性具”,又作本具、理具、體具,指法界中的每一事法,本來具足十界三千迷悟因果諸法。
智顗在《摩訶止觀》卷五上“觀不思議境”中說明一切法如何生起時,曾對一念三千的成立基礎(chǔ)作出極其明白的闡述,并與其它的存在論劃清了界限,他說:“若從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則是縱;若心一時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橫?v亦不可橫亦不可,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非縱非橫,非一非異,玄妙深絕,非識所識,非言所言,所以稱為不可思議境,意在于此。”?[12]主張心是世間的本體,心生一切法,這是生成論;認(rèn)為心是世間的本質(zhì),心包含一切法,這是本質(zhì)論。智顗明確提出這些都不是天臺宗的存在論。他的理論是“心具”一切法,智顗說:“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后,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后。”?[13]介爾一心自然具足三千世間,非生非含,這是智顗性具說的理論特色。
在中國佛教史上,與性具說相對立的,是華嚴(yán)宗的性起說。性起,即從性而起,此“性”指法性、真如、實性,是世間的最高的本體。一切法依據(jù)此真實本性而顯現(xiàn),并應(yīng)眾生的根機生起作用,就是性起。上文所述的心生法與心含法,都屬于性起說。
天臺思想曾經(jīng)受到性起說的影響。智顗以前,慧思的教學(xué)有地論派性起論的成分。智顗之后,唯識宗、華嚴(yán)宗大盛,特別是華嚴(yán)宗的性起說,直接與天臺宗的性具說對抗。處于這種形勢,湛然將大乘起信論的思想,巧妙地攝取到天臺宗的實相論中,以真如緣起說潤色性具說。這在后代,就成為山家、山外分立的原因。山外派,通過真如緣起說,解釋天臺的法門,帶有華嚴(yán)哲學(xué)的色彩;山家派,以知禮為代表,堅持真如緣起說只能是別教,圓教的本質(zhì)是性具說。
就性具說與性起說的區(qū)別看,性具說是基于現(xiàn)象即實在的道理,主張一切現(xiàn)象本來具足三千諸法,佛界的果德與九界相同,以致有人擔(dān)心“性具說,有墮于素樸的世間肯定的世俗主義的論理之根據(jù)的危險!”?[14]性起說則認(rèn)為法性是唯一的理性,是一心法界以性起的自體說萬象的緣起,將九界之迷導(dǎo)向佛果。由性具,佛界即徹入眾生界,與眾生界相通,佛的真心真性同具染凈善惡,佛性有惡,由此可以說貪欲即菩提,無明即法性,法性即無明。由性起,超越界與世俗界之間,永遠存在鴻溝,或在染,或在凈,非此即彼。
牟宗三曾說:“華嚴(yán)宗之如來藏系統(tǒng)是由唯識宗向超越方面進一步而轉(zhuǎn)出,天臺宗之理具系統(tǒng)是由空宗向里收進一步而轉(zhuǎn)出。”?[15]兩者理論品格的差異,與其思想來源和走向有密切的關(guān)系。
在理論界,就智顗性具說的本質(zhì),存在著不同的看法。有的觀點主張,智顗所提倡的佛教教義,是建立在“真如緣起論”基礎(chǔ)上的唯心主義理論。?[16]也有人認(rèn)為,一念三千,“不是唯心論的世界觀”,“假定將一念解釋做唯心論,那是不當(dāng)?shù)摹?rdquo;?[17]通過以上的分析,應(yīng)該看出,認(rèn)為性具說是真如緣起唯心論,難以成立。因為智顗的“一念心”,即非真如心,也不具有緣起萬法的功能,它只是眾法中的一法,因法界互具的原理而具足萬法。智顗的心物關(guān)系論,是一種強調(diào)自然而然的客觀存在論。
三、觀心:解脫的法門
由一念三千,智顗進一步提出一心三觀,通過觀心,獲得解脫。知禮在《四明十義書》卷下第五曾總結(jié)說:“學(xué)山家之教者,誰不知觀心是趣果上理之蹊徑乎?”?[18]
何謂一心三觀?智顗從《中論》“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中,發(fā)揮出萬法實相即空、假、中,稱為三諦。一心三觀,就是在一念心中,觀悟世間空假中的本性。什么是空?“并從緣生,緣生即無主,無主即空。”?[19]什么是假?“無主而生即是假。”?[20]什么是中?“不出法性并皆即中。”?[21]由一念心起現(xiàn)之一切法皆依因待緣,皆緣生無自性,故即是空;雖無自性,然待眾緣而生,生相宛然,故即是假;又如實見緣起法假名無實,畢竟空如,即見諸法實相,故即是中。“當(dāng)知一念即空即假即中,并畢竟空,并如來藏,并實相。”?[22]
依據(jù)智顗的主張,心、佛即眾生,是三無差別;色、心名字有二,其體是一。然而觀心的理由何在?為什么不觀佛、不觀眾生、不觀色法?顯然,心在這里具有本體的含義,否則如何能通過修心獲得解脫?主張一念三千是真如緣起論基礎(chǔ)上的唯心論者,思路就是如此。但智顗對此有明確的否定,足以明辨。智顗認(rèn)為強調(diào)觀心的根本原因是方便,而非心是本體。理由有二:第一,觀心為易。在佛法、眾生法和心法中,佛法太高,不易達到;眾生法太廣,不易把握;而觀心較易,能夠上通佛法,下連眾生,是觀得真理的可靠門徑。觀心不是因為心是萬法的本體,而只是因為心是最為可“觀”的對象。智豈頁說:“若廣眾生法,一往通論諸因果及一切法。若廣佛法,此則據(jù)果。若廣心法,此則據(jù)因。”?[23]“廣釋心法者,前所明法豈得異心?但眾生法太廣,佛法太高,于初學(xué)為難。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者,但自觀己心則為易。”?[24]《涅?B231?經(jīng)》說眾生具足三定,上定者為佛性,能觀心性名為上定,上能兼下,能攝得眾生法。第二,觀心最有效。“心”雖是萬法中的普通一法,但它具有神妙的作用,是一切煩惱妄惑生起的根本,觀心是去惑得凈的最佳入門。智顗說:“論云:‘一切世間中,但有名與色,若欲如實觀,但當(dāng)觀名、色。’心是惑本,其義如是。若欲觀察,須伐其根,如灸病得穴,今當(dāng)去丈就尺,去尺就寸,置色等四陰,但觀識陰。識陰者,心是也。”?[25]任觀一法,皆可覺悟,但唯觀心法,能夠綱舉目張,勢如破竹,這是觀察其它四蘊所難以實現(xiàn)的。
智顗之后天臺學(xué)者對觀心理由的論述亦是如此。湛然在《法華玄義釋簽》中說:“應(yīng)了此性具足佛法及眾生法,雖復(fù)具足,心性冥妙,不一不多。以心性觀,則似可見;若以眾生及佛而為觀者,則似如不逮。”?[26]前面說,湛然的思想已經(jīng)融合了性起論系統(tǒng),這在對觀心緣由的論釋中亦可見到。他在《止觀義例》卷上說明觀心不觀色的理由:“心色一體無前無后,皆是法界。修觀次第必先內(nèi)心,內(nèi)心若凈,以此凈心歷一切法,任運吻合。又亦先了萬法唯心,方可觀心。能了諸法,則見諸法唯心唯色。當(dāng)知一切由心分別諸法,何曾自謂同異。故《占察經(jīng)》云:觀有二種,一者唯識,二者實相。實相觀理,唯識歷事,事理不二,觀道稍開。”?[27]湛然在觀心中摻雜進了萬法唯心的論據(jù),這是智豈頁所沒有的。萬法唯心,正是性起論的思維類型。
知禮也說明為何只是觀心,他在《四明尊者教行錄》卷二說:“示觀門者,所謂舍外就內(nèi),簡色取心,不假別求他法為境,唯觀當(dāng)念,F(xiàn)今剎那,最促最微,且近且要,何必棄茲妄念,別想真如?”?[28]促、微、近、要,總之是方便的意思。觀必得從方便處觀起。“當(dāng)觀一念識心德量無邊,體性常住,十方諸佛,一切眾生,過現(xiàn)未來虛空剎土,遍攝無外,咸趣其中。”?[29]就如同大海之一浪,浪無別體,全水所成。水即無邊,浪亦無際。若觀至此,萬象井然。知禮概括說:“不明性具者,法成有作,觀匪無緣。今觀諸法即一心,一心即諸法,非一心生諸法,非一心含諸法,非前非后,無所無能。雖論諸法,性相本空;雖即一心,圣凡宛爾。即破即立,不有不無,境觀雙忘,待對斯絕。非言能議,非心可思,故強示云:不可思議微妙觀也。”?[30]這微妙一觀就是達到解脫的蹊徑。要之,“一念”范疇是智顗思想的重要基石。一念就是人的日常意識,是識心妄念;诜ń缁ゾ叩脑,一念作為心法,具足染凈善惡三世一切法。一念不是本體,不具有生起萬法或包含萬法的功能。觀心是解脫的法門,觀心的理由是方便,易于把握,沒有形上的根據(jù)。
- 上一篇:《金剛經(jīng)說什么》第五講
- 下一篇:禪詩審美境界的范型與生活禪
- 佛說人生哲理 佛說人生感悟的句子
- 維摩詰所說經(jīng)原文
- 這樣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學(xué)打坐的正確方法
- 禪宗小故事十三則
- 神奇的求財方法
- 馬祖道一:想盡辦法令弟子開悟
- 《信心銘》釋義
- 禪宗公案大全
- 禪修打坐時是睜眼好還是閉眼好?
- 令人開悟的佛教禪詩一百首!
- 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戰(zhàn)勝心魔?
- 《金剛經(jīng)》的十大威力
- 景德傳燈錄
- “即心是佛”的參禪之道
- 慧可斷臂求法是真的嗎?二祖斷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禪宗慧能大師的一生
- 打坐導(dǎo)致性欲沖動,怎么辦
- 臨濟宗歷代傳人
- 十惡八邪
-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yǎng)不夠
- 《禪門日誦》簡介
- 千休萬休皆不如一休
- 參透生死令人動容 圣嚴(yán)法師圓寂前曾拒絕換腎
- 禪定境界分別為哪九個層次呢?
- 佛教中的禪宗五祖是誰?禪宗五祖弘忍大師介紹
- 佛家經(jīng)典禪語
- 一生絕不能做的兩件事
- 心口不一 貴耳賤目
- 馬祖道一:對佛像吐痰也是菩薩境界
- 指月錄
- 野狐禪公案三則
- 龐蘊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無片瓦蓋頭,下無寸土立足
- 聽雞蛋和你講話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這些動物和這條蟲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絕情”度貧母
- 禪宗七祖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dāng)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dāng)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nèi)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zhuǎn)彎,時而放平
- 學(xué)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xué)到無學(xué)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yīng)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yīng)該怎么做?
- [佛學(xué)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xué)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xué)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xué)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