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思想 >

虛云參禪法要

  禪堂開示的修行方法

  1.引言

  諸位時常來請開示,令我很覺感愧.諸位每天辛辛苦苦,砍柴鋤地,挑土搬磚,一天忙到晚,也沒有打失辦道的念頭,那種為道的殷重心,實在令人感動.虛云慚愧,無道無德,說不上所謂開示,只是拾古人幾口涎唾,來酬諸位之問而已.至于要用功辦道,先決條件有四:一深信因果,二嚴持戒律,三堅固信心,四決定行門.

  2.坐禪須知

  平常日用,皆在道中行,那里不是道場,本不著什么禪堂,也不是坐才是禪,所謂禪堂,所謂坐禪,都是為我等障深慧淺的眾生而設.

  坐禪先要曉得善調身心.若不善調,小則害病,大則著魔,實在可惜.禪堂的行香坐香,用意就在調身心,此外調身心的方法還多.今擇要略說.

  結跏跌坐時,宜順著自然正坐,不可將腰作意挺起,否則火氣上升,過后會眼屎多,口臭氣頂,不思飲食。甚或吐血,又不要彎腰垂頭,否則容易昏沉,尤其不要靠背,否則會吐血的。如覺昏沉來時,睜大眼睛,挺一挺腰,輕輕略移動殿部,昏沉自然消除。

  用功太急迫,覺心中煩躁時,宜萬緣放下,工夫也放下來,休息幾分鐘,漸漸會舒服,然后再提起用功,否則日積月累,便會變成性躁易怒,甚或發(fā)狂著魔。

  坐禪中遭遇的境界很多,說之不了,但只要你不要去執(zhí)著它,便礙不到你,俗所謂:"見怪不怪,其怪自敗。"雖遇著或見著什么惡境界,也不要管它,不要害怕,就是看見什么好境界,也不要管它,不要生歡喜!独銍馈匪^:"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3.用功下手認識賓主

  用功怎么下手呢?楞嚴會上憍陳那尊者說"客塵"二字,正是我們初心用功下手處。他說:"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畢,束裝前途。不遑安住,若賓主人,自無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又如新霧,清腸升天,光入隙中,發(fā)明空中諸有塵相,塵質搖動,虛空寂然,澄寂名空,搖動名塵,以搖動者,名為塵義。"客塵喻妄想,主空喻自性。本不隨妄想忽生忽滅,所謂但"自無心于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塵質自搖動,本礙不著澄寂的虛空,喻妄想自生滅,本礙不著如如的自性,所謂"我心不生,萬物無咎"。此中"客",自不隨妄想遷流,進一步明白"空"和"塵",妄想自不能為礙,所謂"識得不為冤"。果能于此諦審領會來下手用功,便不致有多大錯誤了。

  4.話頭與疑情

  古代祖師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如達摩初祖的安心,六祖的惟論見性,只要直下承當便了,本沒有看話頭的。到后來的祖師,見人不肯死心踏地,不能見到做到,多弄機詐,說口頭禪,數他人珍貴,作自己家珍,便不得不各立門庭,各出手眼,才令學人話頭。

  話頭很多,如"萬法歸一,一歸何處","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我本不來面目"等等。但以"念佛是誰"為最普通。

  什么叫話頭,話,就是說話,頭,就是未說話之前。如念"阿彌陀佛"是句話,未念之前就是話頭。所謂話頭,即是一念未生之際,一念才生,已成話尾。這一念未生之際,叫做不生,不掉舉,不昏沉,不著靜,不落空,叫做不滅。時時刻刻,單單的的一念回光返照這"不生不滅",就叫做看話頭,或照顧話頭。

  看話頭先要發(fā)疑情,疑情是看話頭的拐杖.何謂疑情,如問念佛的是誰?人人都知道是自己念佛,但是用口念呢還是用心念呢?如果用口念,死了還有口,為何不能會念?如果用心念,心又是個什么樣子?卻了無可得.因此不明白,便在誰上發(fā)起輕微的疑念.但切不要粗,愈細愈好.隨時隨地單單照顧定這疑念,像流水般不斷地照顧下去,不生二念。若疑念在,不要動著它,疑念不在,再輕微提起。初用心的,必定靜中比動中較為得力,但切不可生分別心,不要管它得力不得力,不要管它動中或靜中,你一心一意用你的功好了。

  "念佛是誰"四字,最著重在個"誰"字。其余三字,不過言其大者而已。如穿衣吃飯的是誰,屙屎放尿的是誰,打無明爭人我的是誰,能知能覺的是誰。不論行住坐臥,"誰"字一舉便有,最容易發(fā)起疑念,不待反應覆思量卜度作意才有。故"誰"字話頭,實在是參禪妙法。但不是"將念佛是誰"四字作佛號,也不是思量卜度去找念佛的是誰,叫做疑情。有等將念佛是誰四字念不?,倒不如念句阿彌陀佛功德更大,有等胡思亂想東尋西找叫做疑情,那知愈妄想愈多,等于欲升反墜,不可不知。

  初心人所發(fā)的疑念很粗,忽斷忽續(xù),忽熟忽生,算不得疑情,僅可叫做想,漸漸把心收籠了,念頭也有點把得住了,才叫做參,再漸漸功夫純熟,不疑而自疑,也不覺得坐在什么處所,也不知道有身心世界,單單疑念現前,不間不斷,這才叫疑情。實際說起來,初時那算得用功,僅是打妄想,到這時真疑現前,才是真正用功的時候。這時候一個大關隘,很容易跑上歧路。

  (1)這時清清凈凈,無限輕安,若稍失覺照便陷入輕昏狀態(tài)。(覺,即不迷,即慧,照,即不亂,即是定。若有個明眼人在旁,一眼便會看出他正在這個境界,一手板打下,馬上云開霧散,很多會因此悟道的。)

  (2)這時清清凈凈,空空洞洞,若疑情沒有了,便是"無記","枯木巖",或叫"冷水泡石頭",到這時就要提,提即覺照,但不要像初像時的粗提,要極微細微細,單單的一念幽幽隱隱,湛然寂照,如如不動,靈靈不昧,了了常知,如冷火抽煙,一線綿延不斷。漸漸用功到這個地步時就要具金剛眼睛,不再提,提就是頭上按頭。

  昔有僧問趙州老人道:"一物不將來進如何?"州道:"放下來!"僧道:"一物不將來,放下個什么?"州道:"放不下,挑起去!"就是說到這時節(jié)。此中風光,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是言說可能到。到了這地步的人,自然明白,未到這地步的人,說也沒用。所謂"若逢劍客須呈劍,不是詩人莫獻詩。"

  5.照顧話頭與反聞自性

  或問:"觀音菩薩的反聞三自性,怎見得是參禪?"我方才說照顧話頭就是時時刻刻單單的的,一念回光返照這"不生不滅";,即是反,不生不滅即是自性。聞和照,雖順流循聲逐色,聽不越于聲,見不超于色,分別顯然,但逆流反觀自性,不去循聲逐色,則原是精明,聞和照沒有兩樣。

  我們要知道,所謂照顧話頭,所謂反聞自性,絕對不是用眼睛來看,也不是用耳朵來聽,若用眼睛來看,或耳朵來聽,便是循聲逐色,被物所轉,叫做順流,若單單的的一念在"不生不滅"中,不去循聲逐色,無絲毫雜念,就叫做逆流,叫做照顧話頭,也叫做反聞自性。但也不是叫你死閉眼;蛘呷。只是叫你不要生心去循聲逐色而已。

  6.生死心切與發(fā)長遠心

  參禪最要生死心切和發(fā)長遠心。若生死心不切,則疑情不發(fā),功夫做不上,若沒有長遠心,則一曝十寒,功夫不成片。只要有個長遠切習,真疑起時,塵勞煩惱不息而自息。時節(jié)一到,自然瓜熟蒂落。

  歲月催人,光陰一去不復返。它時刻要我們的命,永不肯同我們妥協的,快發(fā)長遠切心,來了脫生死苦吧!

  7.悟道與修道

  憨山祖師立:"凡修行人,有先悟后修者,有先修后悟者。然悟有解證之不同,若依佛祖言教明心者,解悟也,多落知見,于一切境緣,多不得力,以心境角立,不得混融,融途成滯,多作障礙,此名相似般若,非真參也。若證悟者,從自己心,樸實做去,逼接到山窮水盡之處,忽然一念頓歇,徹了自心,如十字頭見親爺一般,更無可疑。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亦不能吐露向人。引乃真參實悟,然后即以悟處,融會心境,凈除現業(yè)流熾,妄想情慮,皆銘成一味真心,此證悟已。此之證悟,亦有深淺不同。若從根本上做功夫,打破八識窠臼,頓翻無明窟穴,一超直入,更無別法,此乃上上利根,所證者深,其余漸修,所證者淺。最怕得少為足,切忌墮在光影門上,何者?此八識根本未破,縱有作為,皆是識神邊事,若以此為真,大似認賊為子,古人云:'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前認識神,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認作本來人。'一關最要透過。所言頓悟者漸修者,乃先悟已徹,但有習氣未能頓凈,就于一切境緣上,以所悟之理,就于一切境緣上,以所悟之理,即起觀照之力,歷境驗心,融得一分境界,證得一分法身,消得一分妄想,顯得一分本智。是又全在綿密工夫,于境界上做出,更為得力也。"

  所以我們不論已悟未悟,解悟證悟,一樣要修學,真實行持。所不同者,先悟后修之人如老馬識途,不會走冤枉路,比先修后悟的人較為容易。證悟的人腳踏實地,不像解悟的人浮浮泛泛,也較易得力而已。不要得少為足,不要我慢貢高。每見有種人看了幾本經書或語錄,便滿口"即心即佛",什么"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于本分上沒有半點相應,詡詡然以再來的古佛自居,逢人稱揚自己已經大徹大悟。有些肓從者,也附著替他吹牛,于是魚目混珠,真?zhèn)坞y辨,弄得亂七八糟,令人退失信心,甚至興謗。近世禪宗之不振,多半是敗于這等狂徒之手。望各位同修痛下苦功,不要弄假,不要說口頭禪,務要真參實悟,將來作法門的龍象,來重振宗風啊!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