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思想 >

南懷瑾:禪定的基礎(chǔ)

  南師講《維摩詰經(jīng)》:

  善要下根啊!我們有時候也動了善念,動了善心,但是不入根。剛要對人好一點,善事做了一點,忽然另一種刺激環(huán)境來了,就什么都不管了,恨起來比不行善的時候還要恨,這是善根沒有成就,所以修道不會有成果的。

  要樂勤集善根以后才真正得到禪定。所以我們修道打坐為什么不能到達禪定的境界呢?

  因為善根的根基不深。根基不深不能成長的,所以你們打坐做功夫有時候好、有時候壞,進一步退三步。有時好個幾天就不得了,窮人得寶,「抖」起來了,結(jié)果窮人抖起來進了精神病院,因為善根不深啊!

  必須要勤集善根以后,才能真正得到禪定之樂,永遠不散亂了。實際上什么是禪定呢?

  行善就是禪定。禪定到了,必然念念行善。

  所以看你真有沒有定力,只要看你有沒有行善就知道了,不是看你能盤腿多久。但是盤腿也是要的,這是習定,練習定的基本功夫。真得定了,盤腿、放腿、走路、睡覺,無一不在定中,這要善根成就才做得到的。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