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文化 >

教我們修福報的方法!

  常常有人羨慕:某人的福報真好,家世風光,子孫多又孝順,要金錢有金錢、要愛情有愛情、要事業(yè)有事業(yè)、要官位有官位;為什么他什么都美滿?我怎么什么都要不到?是不是上帝偏心,把世間所有的好運都給了他?其實,福報不是神力可給予的,福報是自己努力得來的。怎樣才能有福報呢?

  勤儉節(jié)約

  有的人雖然家財萬貫,由于浪費奢侈,不懂節(jié)約,最后免不了窮困潦倒。周武王曾感嘆:「像紂天子這般奢華,竭天下之財以窮己欲,安有不亡國者!」相反的,有些人勤勞節(jié)儉,所以福報隨之而來,如臺塑企業(yè)王永慶先生。

  善因好緣

  有的人,事不關(guān)己絕對不過問,不與人結(jié)緣,當然也不會有好運氣。有的人,只要行有余力,就熱心助人,也不希求他人回報,但是好運都會降臨,讓他平安順遂。想要有福報,必須先播撒福報種子,比如積極參與利益大眾的善事,熱心助人等事情,所謂「助人者,人恒助之」,多種一點善因緣,就是修福報的方法。

  慈悲喜舍

  一個人有多少福報,可以由自己決定。《阿含經(jīng)》記載,有一位小沙彌,本來應(yīng)該夭壽的,因為一念慈悲,救了許多受困水塘的螞蟻而延壽。一念善心,可以消除罪業(yè);一念慈悲,能夠增加功德。有人「拾金不昧」而獲得福報,有人「不貪不義之財」而得到善緣,有人「救苦救難」而消災(zāi)免難,可見能夠慈悲喜舍,福報就會到來。

  吃虧奉獻

  許多人害怕自己的利益受損,不愿意吃虧,那是心胸不夠?qū)拸V。吃虧奉獻是一種無私的、真心的付出,是一種歡喜的、不求回報的道德行為。如果我們能學會以退為進的方法來處世,可能會達到不可思議的效果。例如;常抱持著你是好人,我是壞人;你是對的,我是錯的;你很偉大,我很渺小;快樂給你,苦惱給我;富有讓你,貧窮我受的態(tài)度,尊重對方,處處為對方著想,必能獲得對方由衷的敬愛。

  不必羨慕別人的福報比我大,也不必研究別人的福報從那里來,胡適之先生說:「要怎么收獲,先要怎么栽」,已經(jīng)種下勤儉、結(jié)緣、喜舍、奉獻的種子,自然能收到福報的果實。

  一、微笑

  1.微笑使煩惱的人得到解脫;

  2,微笑使疲勞的人得到安適;

  3. 微笑使頹唐的人得到鼓勵;

  4,微笑使悲傷的人得到安慰。

  二、思慮與知過

  1.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2.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3.智者改過,必知遷善;

  4.愚者恥過,必知向上。

  三、真正的內(nèi)涵

  1.真正的力量是忍耐;

  2.真正的智能是寬厚;

  3.真正的慈悲是包容;

  4.真正的財富是滿足。

  四、缺陷

  1.人無全功;

  2.人無全能;

  3.物無全用;

  4.心無全善。

  五、真正的享受

  1.享受健康不如享受平安;

  2.享受財富不如享受書香;

  3.享受名利不如享受無求;

  4.享受求得不如享受施舍。

  六、進退有道

  1.快速而不馬虎;

  2.謹慎而不保守;

  3.謙虛而不卑賤;

  4.禮讓而不畏縮。

  七、六種助緣

  1.微笑能助長我們的活力;

  2.寬恕能助長我們的氣度;

  3.包容能助長我們的和諧;

  4.放生能助長我們的壽命;

  5.慈悲能助長我們的人緣;

  6.讀經(jīng)能助長我們的智能。

  八、知書達禮

  1.是非創(chuàng)造智能之人;

  2.反省創(chuàng)造完善之人;

  3.讀書創(chuàng)造達禮之人;

  4.教育創(chuàng)造理性之人。

  九、勇者的風度

  1.大事難事看擔當;

  2.逆境順境看襟度;

  3.臨喜臨怒看涵養(yǎng);

  4.群行群止看識見。

  十、天堂的樣子

  1.心中無事就是天堂的花香;

  2.贊嘆妙語就是天堂的音樂;

  3.尊重包容就是天堂的光明;

  4.少瞋少貪就是天堂的現(xiàn)前。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