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讓人敬畏 佛法讓人站起

  近年來,中國佛教的興盛蔚成大觀,寺廟修建一新,多座巨大佛像拔地而起,宗教興盛與民間社會的信仰需求可見一斑。而以唯物和無神為基本價值觀的大多數中國人又如何能在現時世界中對神秘的宗教虔誠信仰?宗教是否能成為當代人有益的精神補充?本刊記者訪問了多位僧人尋找答案。記者發(fā)現佛教人士多數深居寺廟,和民間社會保持相當的距離,或是努力維持寺院自身供養(yǎng),或是在原有佛教系統(tǒng)內作深入的探究。

  宗教是讓人趴下去,好處是讓人有敬畏之心,佛法是讓人站起來,強調佛性人心,但是站起來也不能捅破天,捅破天就是無法無天。趴下去最大程度發(fā)揮了人的奴性,你是奴隸,無所擁有,不論你如何作惡多端,但是只要你信,上帝也可以讓你上天。而佛法會把每個人身上最善最美的地方張揚到極致,佛法講動機和行為,講實踐。在我看來,在全世界的科學實驗中,佛法是唯一能被每個人證真的科學實驗,當然不是指向外探索宇宙,而是指探索能夠認識宇宙的這顆心靈的秘密,這是佛法唯一的價值所在。

  強調人心,淡化信仰,是佛法的回歸。現在正統(tǒng)佛教界“祭祀萬能”的生活方式都是佛陀所反對的。他們認為有一個實在的神靈,個人是很無能的,和尚、尼姑是在神靈和凡俗之間的橋梁和媒介,尤其是某些藏傳的喇嘛們做得過分,凡俗找不到神靈卻能找到媒介,媒介就用“烏煙瘴氣”來取悅神靈。

  哲學提出問題或認為是答案,科學設置假想推理,而佛法提供答案。比如無常這個實相,你首先要了解無常在你的內心是如何產生的:杯子碎了,我很難過,是因為我很喜歡這個杯子,難過就是苦。如果你有無常的觀念,那么碎了的痛苦就會減輕,佛法就是用來滅苦。佛法的實相不是哲學思辨,不是科學的假設,是用來滅苦。生命存在的殘缺和不圓滿是苦,佛法不是用來消滅殘缺,而是完善超越。這些苦還在,但是不好的一面已經不重要了。所以說,佛法是最積極進取的。而大眾想象的佛教不問紅塵、不問世事、六根清凈,完全是歪曲。

  每個人口渴了,都有權利去喝水。你必須先把瓶子造好,然后才讓你喝水,這個時候人已經渴死了,這不是佛法,這是宗教。傳統(tǒng)佛教也在努力喚醒,努力的結果就是包裝了這個瓶子,你要吃素,你要念經,你要嚴謹的3點起床,關注禮儀化的生活方式,教育化的信仰方式,沒有向內心下功夫。如果每個心念的起伏波動都由自己做主,散發(fā)的力量是智慧的、洞見到實相的,所散發(fā)的力量都是慈悲的、包容的,那就是佛法的全部,但是也要受到約束。但如果把必要的形式當成唯一的目的,那就大錯特錯,佛法就會淪為世間萬千宗教之一。

  就現代社會所追求的和諧共處來說,與佛法的本意相符,我們推廣的主張可以概括為:身與心和,人與自然和,佛法與社會和。我要做的就是以文化的方式給所有的人提供一個良心保證:對自己負責任,遠離憂慮恐懼。我想讓更多的人了解,這個世界的好與壞,是這個世界所有生命共同努力的結果,每個生命都對此負百分之百的全責。佛法對于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它是關乎生命的藝術,不可須臾離,可離非道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