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經

《地藏經》,中文版本是唐朝高僧實叉難陀翻譯的。又稱《地藏菩薩本愿經》、《地藏本愿經》、《地藏本行經》、《地藏本誓力經》。收於《大正藏》第十三冊。 經中記載了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宮(欲界六天的第二層天),為母親摩耶夫人說法!兜夭亟洝肥且徊坑涊d著萬物眾生其生、老、病、死的過程,及如何..[詳情]

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經大全 > 地藏經 >

不貪大法,老實念《地藏經》

不貪大法,老實念《地藏經

  想要好好學佛,一定要從《地藏經》開始。不要想著哪個法門多高深,如果基礎沒有打好,樓閣建的再好看,也會倒掉。末法時代,人們都片面追求大法,灌頂,大圓滿,或者期待開悟。殊不知,大乘之法,是要有基礎的。

  當年達摩來中國前,他就觀察,說東土有大乘氣象。達摩為什么不去周邊地區(qū),去越南,老撾,緬甸,或者跑去西藏?因為中國有大乘氣象。什么叫做大乘氣象,就是有大乘根器,那這個根器是誰打下的。是中國的孔子和老子,兩位圣人?鬃咏虒У娜柿x,老子教導的大道,天人合一等。也就是說民風純熟,就是說人已經教化成善人了。那達摩就來了,來講大乘佛法,講更高的法。

  所以要聽更高的法,需要根器,需要福德因緣。那《地藏經》,地藏菩薩就是福德因緣的代表。修《地藏經》,就是修福德因緣。千萬不能小看這個福德因緣。沒有福德,你要開悟,不可能的,你要來度化眾生,也不可能。開悟的人,是三朝天子命,七代狀元才,要有這個福德。像虛云老和尚,他十七歲就寫皮袋歌。從皮袋歌可以看出他的才華,以及悟性。而且老和尚,開悟后,隨手拈來,都可以作詩。這個境界了不得。當然,也有人專門分析過老和尚的生辰八字,真的是菩薩再來,他的八字就不一樣。

  沒有福德,度不了人,有了福德,還要有善緣。所以古人說,修行要聚沙成塔,這輩子修,下輩子接著修。接著修幾輩子。虛云老和尚,據說前輩子是明末的憨山德清和尚再來,虛云也是號德清。憨山大師當年去重興南華寺,虛云和尚也是去重興南華寺。這些再來人,都是修了好幾輩子而成就。憨山大師是明朝的國師,虛云和尚是清朝的國師,光緒和慈禧太后的國師,蔣介石也親近過虛云老和尚?梢娎虾蜕幸彩翘熳用。

  這個《地藏經》要修好,把福德增上,以后違緣就會少,不要想著馬上成就,從沒有立地成佛的便宜事,不要走捷徑。修行不要模仿,看到禪師棒喝,你也跟著棒喝,那個是模仿。是不行的。要自己去體驗。以前的禪和子,喜歡模仿,走路袖子一甩一甩,看上去像個老修行。一遇到明眼的人,被對方一問,回答不對。那就露馬腳了。那現在人,不甩袖子,開口閉口就是佛教名詞,或者某些大德的語錄。比如說老實念佛,看破放下,隨緣自在,這也是模仿。

  修行要踏實,要從《地藏經》開始,一步步的做,持戒修福,好好的把福德培養(yǎng)起來。然后用生命去體驗佛法。要修《法華經》,先從安樂行品開始,修《金剛經》,從持戒修福開始。這都是講基礎,F在人往往看不起基礎,這是在是大毛病啊。

  我以前也曾輕慢《地藏經》,覺得他道理簡單,故事而已。這實在是貢高我慢,業(yè)障重才有如此想法。修行最容易犯這個毛病。一旦傲慢,就容易著魔障。好比悟達國師,他也是起了傲慢心,而讓過去的惡業(yè)現前。悟達國師已經修行十輩子了,還受到這個冤親的干擾。不能不以此為戒。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