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jīng)

《六祖壇經(jīng)》,佛教禪宗典籍。亦稱《壇經(jīng)》、《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六祖惠能大師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jīng)》。禪宗六祖惠能說,弟子法海集錄。《釋門正統(tǒng)》卷八《義天傳》有“大遼皇帝詔有司令義學(xué)沙門詮曉等再定經(jīng)錄,世所謂《六祖壇經(jīng)》、《寶林傳》等..[詳情]

六祖壇經(jīng)是誰寫的?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

  師言:吾與大眾說無相頌,但依此修,常與吾同處無別。若不依此修,剃發(fā)出家,于道何益!——《六祖壇經(jīng)》

  韋刺史又問:那么在家人應(yīng)該怎么修行呢?請您為我們加以指點。

  六祖說:我現(xiàn)在給大眾說一個“無相頌”,只要依照這首偈頌開顯的理路去做,你們和我一樣,時時都在修行。否則的話,即使剃發(fā)出家,對于解脫又有多少作用呢?

心平何勞持戒

行直何用修禪

  這兩句話也是我們耳熟能詳?shù),往往被人作為不用持戒或修禪的借口。這個心是什么概念?怎樣才能稱為心平?前提就是見性。只有見到空性,才能真正做到平常平等,無染無著。具備這樣的心行,就無須刻意執(zhí)著戒相,因為他做什么都是清凈的,所謂“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至于行直,亦非常人以為的心直口快,而是念念安住于覺性。倘能做到這點,無論做什么都是修禪,甚至沒有出定和入定之分。就不必專門在座上調(diào)心入定。事實上,沒有什么是比這更高的禪修了。但我們要知道,在心未平、行不直的時候,持戒是必須的,修禪也是必須的。

恩則孝養(yǎng)父母 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 忍則眾惡無喧

  作為在家居士,最好的報恩就是孝養(yǎng)父母。最應(yīng)該具備的德行就是尊老愛幼,恭敬長輩,愛護晚輩。學(xué)會謙讓,就能長幼有序,和睦相處。學(xué)會忍耐,就能化解糾紛,平息斗諍。

  所以說,恩、義、讓、忍是我們生活中的必修課。

若能鉆木出火

淤泥定生紅蓮

  在修行路上,如果能有鉆木取火的苦干精神,精進不懈,淤泥必然能生出紅蓮。

  紅蓮是象征在家居士處五欲塵勞而潔身自好,不為所染。反過來說,如果不精進,不努力,就會淹沒在淤泥中,沒有出頭之日。

苦口的是良藥

逆耳必是忠言

  聽到別人對我們苦口婆心的勸告,要當作治病的良藥來接受。而對別人的不同意見,雖然聽起來不那么順耳,但往往是有益于己的忠言。只有以寬容心接納各種意見,我們才能看清自身存在的問題。

  凡夫都喜歡聽順耳的話,但這順的究竟是什么呢?其實就是我執(zhí),需要特別警惕。

改過必生智慧

護短心內(nèi)非賢

  不斷改正過失,斷除煩惱,智慧就能得以開顯,這也是《般若品》所說的“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如果保護自己的短處,不愿接受批評,就像把病灶捂住不進行治療,是缺乏智慧的表現(xiàn)。

日用常行饒益

成道非由施錢

  修行要持戒、修定、發(fā)慧,更重要的,是把這些功課帶到生活中,在一切時中培養(yǎng)正念,修正心行,才能真正地自利利他。

  并不是說,僅僅布施錢財就能成道。因為布施可能是菩薩行,也可能是人天善行,關(guān)鍵是我們以什么樣的心態(tài)去做,以什么樣的見地去做。

菩提只向心覓

何勞向外求玄

  菩提在哪里?要從我們內(nèi)心去體悟,去證得,何必向外尋求那些玄妙的境界。

  見性是做減法而非加法,是把遮蔽覺性的煩惱執(zhí)著一一去除,從而開顯這個本來具足的菩提自性。

聽說依此修行

西方只在目前

  能夠按這樣去修行,西方凈土就會在我們眼前顯現(xiàn),無須千里跋涉,萬里尋覓。

  所以說,不論往生凈土還是成就佛果都不在別處,而是在我們內(nèi)心。關(guān)鍵是你要見到,否則就永遠隔了一層。

  師復(fù)曰:善知識!總須依偈修行,見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眾人且散。吾歸曹溪,眾若有疑,卻來相問。——《六祖壇經(jīng)》

  最后,六祖再次告誡大眾:善知識,你們都應(yīng)該按照這首偈頌所說的要領(lǐng)修行,由此體認內(nèi)在菩提自性,最終成就佛果。

  法會因緣已經(jīng)結(jié)束,大家可以各自離去。我也準備回到曹溪,如果你們還有什么疑問的話,可以前來詢問。

  “功德與福報的差別”和“念誦彌陀佛號能否往生”,《疑問品》解答的這兩個問題,在今天仍有現(xiàn)實意義。

  不少學(xué)佛人熱衷于培福,這固然可以作為修學(xué)的前行,但不能執(zhí)著福德相,更不能將之等同于功德,否則就偏離佛法根本了。修得再多,也只是人天善法,不能導(dǎo)向無上菩提。

  此外,修習(xí)凈土者容易心外求佛,卻忽略對心性的體證,使得這一殊勝法門流于膚淺化,庸俗化。這兩個問題的共同點都在于定位不準。

  佛教雖然有種種法門,但萬變不離其宗,這個宗就是我們的心。只有立足于此,在心地上下功夫,才能最終見到心的本來面目。

  如果偏離這個中心,不論多么努力,只是在外圍做一些準備工作而已,并沒有真正進人修行軌道。反之,只要找到修行的著力點,即使在座下,在生活中,同樣可以見取自性,直成佛道。

摘自:濟群法師《話說壇經(jīng)》

文章轉(zhuǎn)自微信公眾號:六榕書院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