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煩惱即菩提?

煩惱即菩提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煩惱即菩提?

  菩提是指開悟的智慧。梵語(bodhi),系從有“知”或“覺”之義的動詞(budh)轉(zhuǎn)化而來的名詞,意譯智慧、知、覺。舊譯又翻為道。菩提為佛教的根本理念。佛教主要即在說明菩提之內(nèi)容,及證取菩提的實踐修行方法。佛教的禮拜對象,即為獲得菩提的覺者,即佛陀

  所謂“煩惱即是菩提”,是告訴我們,煩惱與菩提并非截然不同的兩個東西。煩惱是什么?從本質(zhì)上說,它只是一個念頭、一個妄想,其產(chǎn)生離不開眾多因緣的和合。當(dāng)我們看不清這些因緣時,煩惱就產(chǎn)生了。若能在眾多因緣中保持智慧觀照,煩惱就無從生起了。所以,煩惱到底會不會成為菩提,關(guān)鍵在于覺或不覺。不覺,就是煩惱;覺了,當(dāng)下便是菩提。煩惱沒有離開我們現(xiàn)前的一念,菩提同樣也是如此。只是煩惱生起時,菩提就被遮蔽了;而菩提顯現(xiàn)時,煩惱則煙消云散。

  煩惱為迷,菩提為覺。從迷到悟就是修行的歷程。迷與悟,煩惱與菩提,兩者之間看似矛盾,其實它們是一體的兩面而已。迷而不覺時,為煩惱,此是凡夫;覺而不迷,為菩提,此是圣人。迷與悟之間,關(guān)鍵在于心念的掌控。

  煩惱與菩提其實就是我們本心上的一體兩面,彼此間是相對的存在。修行修什么?就是一段凈心的過程。凈心凈什么呢?就是消除貪嗔癡煩惱。心靈凈化至純凈純善的階段,菩提就自然顯現(xiàn)。佛陀方便教化的所有法門,誦經(jīng)、持咒、念佛、坐禪等等都是方式方法,其目的就是凈化我們的心靈,令菩提顯現(xiàn)。所謂消除貪嗔癡煩惱,就是凈化心靈的過程。當(dāng)煩惱凈化徹底后,當(dāng)下就是菩提。不是指在煩惱之外去另外找尋菩提。

  就如一張白紙,被染上了墨汁,白紙變成了黑色,我們想辦法把墨汁去掉,當(dāng)墨汁洗除干凈后,黑色的紙又恢復(fù)到原來的白色。此處白紙比喻我們的真心,墨汁比喻我們自身的煩惱,去掉墨汁的方法比喻佛法,洗除墨汁的過程,比喻修行的歷程。墨汁洗干凈后恢復(fù)紙張的白色,比喻我們的煩惱消除凈后,菩提自然顯現(xiàn)。因此,煩惱與菩提皆是我們自心的顯現(xiàn),自心染即為煩惱,自心凈即為菩提。煩惱轉(zhuǎn)化為菩提就是一段凈化的過程,如同凈化白紙上的墨汁一樣。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