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什么是居士林?居士林的起源與發(fā)展

什么是居士林?居士林的起源與發(fā)展

什么是居士林?

  居士林是佛教居士們學習教理、開發(fā)智慧、弘揚教義、凈化身心的活動場所。居士林堅持以“愛國愛教、弘揚正信、利樂有情、凈化身心”為宗旨。此外,還建立了藏經(jīng)樓和佛學閱覽室,以供居士信眾研習佛理,凈心修持。居士林在管理上有一整套嚴格而健全的公約和守則,設(shè)立了辦公室、治安消防組、財務(wù)組、接待組、后勤組、醫(yī)務(wù)組、服務(wù)部等十二個職能部門,每個部門都制訂了相應(yīng)的規(guī)章制度。居士們的整體素質(zhì)由此得到了不斷提高。

  居士林1918年創(chuàng)始于上海。1923年改名世界佛教居士林,聘諦閑、印光、太虛為導師。1926年居士林擴大規(guī)模,設(shè)講經(jīng)、皈戒、出版、圖書、研究、宣傳、利生等部,兼辦各種社會慈善事業(yè),如出版《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等。在上海居士林影響下,各地也陸續(xù)建立不少居士林。其中著名的有1929年成立于北平的華北居士林;以及特重密宗復興的天津居士林;1932年成立于長沙的湖南居士林。

居士是什么?

  居士,指舊時出家人對在家信道的人的泛稱;同時,這名詞還是文人雅士的自稱,如道家李白自稱青蓮居士,蘇軾自稱東坡居士,唐寅自稱六如居士,孫越自稱明月居士等等。

  最早出現(xiàn)于儒家《禮記·玉藻》:“居士錦帶。” 鄭玄 注:“居士,道藝處士也。”道教人也有“居士”的稱謂,印度佛教傳入后,又被用翻譯入佛經(jīng)。

  在我國古代,居士一詞原出于禮記玉藻篇,在韓非子一書中,亦謂有任矞、華仕等居士,皆指頗有道藝而不求仕宦之處士。其后,我國與日本多不依經(jīng)律所說之本意,而泛稱有道之處士為“居士”。

居士林的起源與發(fā)展

  “居士林”是近代佛教界知識份子為了研究佛學,修習佛法而設(shè)之在家學佛組織。居士林這名字的起緣可追溯至公元一九一七年上海佛教界熱心人士沉惺叔、王與楫、陳憲等居士,訪問當時上海佛教知名人士王一亭居士、太虛大師、普陀山了馀法師商討組織居士學佛道場,提倡居士參與宏法利生的工作,后王與楫居士被邀請在上海錫金公所講演佛法。一九一八年十一月上海佛教居士林正式成立,推王與楫居士為林長。這是佛教居士林的組織第一次被公諸于世。

  自從楊仁山提出“居士佛教”的概念后,歐陽竟無不斷的推動,呂徵的實踐,最后居士佛教便大行其道,居士參與佛教事業(yè)的建設(shè)成為一股風氣,也使有識之佛教居士脫離寺院自組學社,念經(jīng)會、蓮社、佛學研究會,最后佛教居士也脫穎而出。

  佛教居士林最早成立者可算是上海佛教居士林,發(fā)起于一九一八年,當時上海佛教居士林是集合了當時上海文化教育學術(shù)及商界精英于一堂,共同一心一體要振興佛教,發(fā)揚佛教文化,恢復中國佛教在文化界的地位,也樹立起正信宗教意識,帶動改革當時糜爛的中國社會風氣,重振人心,喚醒民族的醒覺,反抗歐美殖民地侵略主義,振興中華,以佛教的信仰做為團結(jié)民族精神,以佛教文化再次帶動和刺激中華文化的再出發(fā),所以在當時的社會文人學士官宦商賈,包括文化、藝術(shù)、教育界人士都對佛學的涉獵,中國佛教文化因而重現(xiàn),也使到當時人民的民族意識高漲,和愛國情操同發(fā),佛教文化的發(fā)展,也開拓了中華民族的自尊。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