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與人生 >

愛情究竟是什么?

愛情究竟是什么?

  感情分為很多類別,但也很復雜,正面的如親情、友情、愛情、師生之情與同窗之情等,負面的則有偷情、奸情、冤情、矯情、癡情與色情等。任何情感,都是來自于生命中的一段的因緣與力量,用現代科學與哲學美學的術語來說,任何感情都是“力與美”的結合。

  然而,“力”是一種生命的因緣力量,也是一種“業(yè)力”,那是長久以來所累積而成的,如父母子女之間的親情,那可是點點滴滴骨肉至親的生活朝夕相處而形成的力量,這應該是在一切情感力量之上的,特別是患難見真情,當家人生病或遭遇不幸時,就會特別感傷的。

  所謂的“美”,那是對真心真意所付出的歌詠贊嘆,這也是我接觸學習佛法三十余年來,重要的心得之一,這也是宇宙之間的秘密,就是沒有真誠感情的人,不能以真心對待別人的人,那是不可能成佛的。真心,就是佛心,就是佛菩薩與天使的心,真情流露,真心相待,那是生命中最為極致的“美”,也是宇宙的“大美”。相對的,失去了真心,就失去了一切,變得行尸走肉,靈魂干枯了。

  我用一個比喻,如果宇宙間有一位佛陀成佛時的凈土,應該是黃金鋪地或是鉆石鋪地而成,那么黃金與鉆石是累世所修的一切功德,然而真正成為黃金與鉆石的,卻是真實真心真意的情感。

  世人經常誤會,佛陀是斷絕世間情愛而成佛,其實并非如此,佛陀反而是至情至性的智者,他不僅擁有情感,而且是最為真摯的情感,只是他不受情感的幻相所迷惑罷了。

  佛陀不是斷絕世間情愛而成佛,而是澈底覺悟了情愛乃是眾生累世以來的執(zhí)著而已,在未成佛前,他仍要圓滿每一則因緣,渡化與其有緣的眾生,所以“自覺”、“覺他”與“覺行圓滿”,其中的“行”,即是真誠實踐的意思。

  男女朋友到婚姻配偶之間的情感最為復雜與糾纏,由于多生累劫的愛欲情執(zhí),反而成為眾生輪回生死的根本,最大的煩惱痛苦之所在,也最不可靠,因為以自己利益優(yōu)先或自我為中心的人,往往在情愛世界中會制造更多的沖突及對立,終究分離。

  真正的感情,是超越性別、年齡、膚色與各種分別的。真正的感情,是惺惺相惜的,是相知互信的,是一種“心照不宣”與“心心相印”的,也是永遠不會改變的一種內心承諾,是永世不悔的宿愿,生生世世都堅守的信諾,這也是吾人成佛的根本素質,沒有這項真誠真心而永恒不變不悔的素質,不要說成佛,連轉世為人,看起來都有相當的困難了。

  我常問人,你能愛她多久,一天?一個月?一年?十年?二十年?六十年?不論她對你做了什么,你是否永遠不變心的愛她呢?

  愛情是虛幻的,當一位女生選擇了愛情,那就是她一生迷戀的開始,終有一天,她會覺醒。然而男生醒得更快,剩下的就只是盡責任義務了。

  當一個人選擇了另外一位,成為他或她的男女朋友,其實,那也是將身心交給了對方,從此就被鎖定鎖住了,除了得到愛情的歡樂之外,接著就是要付出更多的責任及義務,以及享受愛欲糾纏的悲慘后果,而自我的心靈就不在自由了。

  相對的,擁有單純的真心所付出的友誼,會來得更加長久,也更加穩(wěn)固。愛情的世界里有得失與占有,但高貴而誠摯的情誼,卻是相知相惜的體諒與包容,我們應該選擇這樣的朋友,成為我們生命中永遠不變的好友。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