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與人生 >

帶病趕路的學佛人

帶病趕路的學佛人

  因為工作生活原因,我經(jīng)常出差趕路,處于一個奔波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所以我稱自己為趕路人。同時也因為自己情緒不穩(wěn)定,會因為一些原因,很容易陷入情緒而難以自拔,沉溺其中,這種情緒我視之為病,F(xiàn)在開始學佛,我就是一個帶病趕路的學佛人。通過這課八步驟的學習,我對趕路與病癥也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一、關于趕路與學佛的思考

  我這個人平時的思維,會習慣性地把注意力放在事情的結果上。比如說趕路這件事,因為工作原因我經(jīng)常需要出差,距離有遠有近,時間有寬松也有緊迫。通常情況下,我不會太在意通過什么交通方式去,是高鐵?還是飛機?只要能按時到達就行。更不會站到更高的層次上去思考,我趕路,究竟為了什么?所以趕路對于我來說僅僅是一個出差任務,是一場旅行。

  有時停下來也在思考,趕路的究竟目的是什么?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還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待?還是什么都沒思考,跟著忙碌的大家一起趕路?

  趕路時,我時常會有這樣的狀態(tài):有時很匆忙,步伐非常急促,一秒鐘也不愿意停留;有時呆滯,好像一直在思考問題;有時神形焦慮,左顧右盼;有時不知所措地刷手機。我經(jīng)?床坏街車诎l(fā)生的事,看不到其他人。情緒也很不穩(wěn)定,低落、亢奮、激烈、心不在焉。所以經(jīng)常丟三落四,出點小錯誤,添加了很多煩惱。

  我為什么會心不在焉、焦躁、激烈、亢奮?到底應該怎么做才能改變自己這種狀態(tài)?進入三級修學,為人處世時,心情會平靜很多,我想這應該得益于許多舊有觀念得到了改變,同時也可能是因為三寶的加持。我也漸漸學著去覺察自己當下的情緒。在最近的修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產(chǎn)生了很多情緒。我會亢奮、情緒高漲,也會情緒低落、心不在焉。

  這些情緒和我趕路時的情緒幾乎一樣。學佛與趕路本身也有很多的相同之處,習得佛法正見是目的地;學習方法是交通工具;學習時的狀態(tài)就是趕路,就是路上的心情。而我想要的是學佛過程中也能保持覺知,法喜充滿,并能以此泛化到日常生活中。前段時間,因為學佛過程中的情緒問題,我也一直在尋找原因,而八步驟三種禪修這一課的學習似乎給了我一些答案。

  這課的學習中,導師的開示打破了我一直以來學佛的錯誤觀念。這個觀念就是,我是來學習佛法正見的,至于方法和態(tài)度可以放在最后考慮,這些不是很重要。然而,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我認識到佛法正見是我所追求的,它是目的。但是比學習佛法正見更加需要重視的是,正確的學習方法。這好比是選擇了一種交通工具,它決定了我們前進的速度,甚至關系到我們最終是否能到達目的地。

  然而,就算方法正確了,只是看上去精進,如果對于學佛的究竟目標不明確或者不深刻,就會沒有目標,或者目標有偏差,或者目標模糊飄忽不定,時隱時現(xiàn)。就會導致出現(xiàn)盲修、走彎路、不堅定,導致修學情緒的出現(xiàn)。如果不能時刻用清晰的究竟目標來提醒自己的修學,就會直接導致出現(xiàn)種種情緒問題。通過八步驟的學習,明確了修學佛法最終是以改變生命品質(zhì)為圓滿的目標,當修學、生活、工作中,貪嗔癡的串習來襲時,我以改變生命品質(zhì)為目標時,會再次提醒自己,就能非常清楚地把握前進的方向。

二、我病得有多嚴重?

  導師提出真誠、認真、老實的學習態(tài)度。要求聞法要離三種過,具六種想。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作病者想。在沒進入三級修學時,我確實是把自己當成病者,我是來尋醫(yī)問藥的。但我以為自己只是得了一個不大不小病,可能需要做一個小手術。在這幾個月的學習過程中,我漸漸發(fā)現(xiàn),我的病可能比我想象的要嚴重得多,可能需要動個大手術。佛法告訴我“三界火宅,眾苦煎迫”。這樣的描述告訴我,這病癥其實是世人貪嗔癡的病,會導致無盡的輪回,無法解脫。現(xiàn)在,佛法就是治愈這種病癥唯一的方法,只有通過不斷學習,改變自己的生命品質(zhì),才能脫離輪回之苦。對病者想,我還要有更加深刻的認識,這樣的認識不是字面理論的認識,更需要真切體會到貪嗔癡的嚴重。

  學佛就是檢查發(fā)現(xiàn)自己的病癥,同時也是尋醫(yī)問藥的治療過程。這個過程中,承認自己當下每個時刻對病者想認識的不足、不深刻?赡苄枰由钊氲膶W習和體會,才會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這周學習,再次深切感受到導師的良苦用心。一步一步有次第的引導,讓佛法像春天細雨,慢慢地滋潤我這個凡夫的生命。感恩導師,感恩三寶,感恩同肩并進的師兄們!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