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在家修行 >

修行不得力,如何才能去除障礙?

修正法師:修行不得力,如何才能去除障礙?

  越來越多的居士問我,說感覺到修行不得力,煩惱習氣難以根除,修行多年煩惱依舊,請教說該如何才能去除障礙?

  佛教之修行,自古及今皆有三部曲,無論各個宗派,無論顯密法門,莫不如此。

  第一就是懺悔業(yè)障。修行人都要通過懺悔六根過失,發(fā)露先罪,斷相續(xù)心,發(fā)菩提心,滌蕩業(yè)垢,道業(yè)才能成就;蛘呤拜佛,或者是持咒,或者是念誦大乘經(jīng)典,或者是拜懺,或者是苦行為僧團服務。通過種種方便消除宿業(yè),功夫才能相應。

  天臺宗歷代高僧皆禮《大悲懺》《法華懺》《金光明懺》……等各種懺法,最終在懺悔中得見普賢菩薩證法華三昧。懺法之第十章“觀罪性無生”,就是修一心三觀,有三品證相,理懺即是觀心,這是天臺宗之修學傳統(tǒng)。

  第二就是求佛菩薩加被增長;《國清百錄》中有記載,智者大師教人六時禮拜求懺悔與求佛菩薩加被,四時坐禪。禮拜求加持的比例是為日課的十分之六,可見大師對求諸圣加持之重視。觀心是內(nèi)重己靈,禮拜唱念佛菩薩名號即是外慕賢圣,內(nèi)外相資心佛相應,自然得入佛之知見。

  所以用香花燈果飲食供養(yǎng)諸佛,禮拜唱念圣號,是增長;鄣梅鸺映值谋匦蟹ㄩT。諸懺本中雖然以普賢為主尊,然皆遍禮諸圣,還要觀想自己身后有父母師長、六親眷屬及冤家債主等。隨自己在禮拜唱念圣號,最后皆融入佛光明中成為一體,消融于法界,自他兩利,積聚解脫資糧。

  最后就是要觀心。無論修學任何宗派,修學任何法門,都要有聞思修三慧,要修學教理,了知一切萬法不離現(xiàn)前一念心性。誦經(jīng)、持咒、念佛、禮懺,莫不如此。以一心具萬法,以一法門顯諸佛果德,是為佛教之根本,是為最上一乘。未開圓解,覺得無從下手;若通教理,則知隨修一法皆為普門大法。理雖甚深,事本平常,念一句佛號攝盡八萬法藏,誦部大乘經(jīng)典也攝盡諸法,因為諸法實相遍于諸法。所以法法皆可入佛心,皆可得解脫。

  此外還有兩個必須。一者就是持戒。戒是無上菩提本。戒法清凈,修行無有障礙;戒不清凈,修行難以得力,所以要重視持清凈戒。二者就是要發(fā)菩提心。要立大誓愿成佛眾生,所謂:愿立則眾生可度,心發(fā)則佛道堪成。沒有大愿力,世間之功名富貴尚不能求得,何況成就究竟解脫之無上菩提!《華嚴經(jīng)》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yè)”。忘失尚爾,況未發(fā)乎?是知佛道不可不修,菩薩心不可不發(fā)!

  有人說修念佛法門,一句阿彌陀佛解決一切,哪來這么多啰嗦?須知,宿世與法門緣深者,當然直接修行上路。大部分之修學人還是要借助助道之方便,要修學教理,要懺悔業(yè)障,要禮拜諸佛求加持。大乘各宗皆說一心具萬行,觀一心而成覺道,但都是正助合行,如天臺止觀之“十法成乘”中就有“道品調(diào)適”與“對治助開”,又說上根直觀“觀不可思議境”,中根要從二至七,下根要十法全修才能得入佛之知見。所以正助合行為修行之通軌,不可不知。

  再說,修行佛法之人,要減少社交活動,盡量少做令人分心之事。否則別說初心學人,久修之上座也會受到干擾。所以修行還是要有條件,要有前行之保障。如果忽略這些助緣,直顧念佛、觀心,除上根利智外,皆難以得到真實利益。希望大家要三復斯文,細心玩味,則自所知歸,不勞更問他人。愿與大眾共勉!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法華學苑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