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入門須知 >

在寺院吃飯為何不能講話?

在寺院吃飯為何不能講話?

  當你第一次在寺院隨出家人吃齋飯時,定感到新鮮:出家人吃飯,坐不窺堂,端身無語,舉止安詳,既嚴肅又認真,氣氛平和,令人如坐春風。

  跟我們平時的吃飯觀念大不一樣啊。仔細想想,諸如時下的各式宴會、午餐會、工作餐、各種Party、家庭聚會,自然少不了相互交談,講笑話、說段子,古今中外、雅俗并蓄,并以敬酒勸酒營造氣氛,越熱鬧越好。倘若不說話,協(xié)商協(xié)議、簽訂合同、洽談生意、聯(lián)絡感情、情感交流……,都無法完成。

  由此看來,平時一般人的吃飯都有其豐富的內(nèi)容及功能,兩人以上的飯局,若無人吭聲,氣氛定緊張不妙了。

  出家人吃飯,有什么內(nèi)容功能呢?這里頭還真是大有學問啊。若以一句話概括:吃飯即是修行。

一、佛門中的“吃飯”,正規(guī)說法是過堂。

  堂,就是指齋堂。

  也就是五觀堂,即是吃飯用膳的地方。因為寺院里人多,集體吃飯采用“過堂”的方式。過堂是中國漢傳佛教叢林中特有的儀制,早餐、中餐兩次過堂,是將進食視為一種重要的修行方法,在僧團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佛教思想和禮儀的統(tǒng)一。

  過堂主要體現(xiàn)了五個佛教理念:

  感恩惜福,慈悲平等,知足節(jié)約,內(nèi)觀自省,綠色環(huán)保。參加“過堂”可以體驗到佛教對生命自我和外在物質(zhì)世界的認識。

  或許有人初次參加“過堂”會有點兒不習慣,樣樣都有規(guī)矩,有點拘束,但是慢慢便會自然適應,反而覺得有受用。在過堂時,住持和尚坐在齋堂中的法座上,僧眾在兩邊就座。居士、在家眾等坐在出家?guī)煾赶率谆蚝竺嬉慌。飲食之前,先要敲在齋堂外的大木魚(梆)和半圓型鐵板(云板)。梆是吃飯?zhí)柫睿纸虚L魚。魚晝夜均不合眼,隱喻佛教徒修行也應精勤不息。吃飯前,飯吃完后,碗筷都應擺在桌邊放整齊。

  在二時臨齋儀中,維那師在齋堂引領大眾念了供養(yǎng)偈之后,呼此偈:“佛制比丘,食存五觀,散心雜話,信施難消。大眾聞磬聲各正念。”后,大家齊聲唱誦一句“阿彌陀佛”就可以開動了。

  用齋時不得說話,飯碗要端起來。吃飯開始后,行堂僧人或居士巡視添飯菜,如果需要,應將空碗送到桌邊,不可出聲叫喚。需多少,添多少(有專門手勢),不得遺剩飯菜。飯畢,僧值師居中向上站,默示結(jié)齋。維那師引領大眾同念準提咒及結(jié)齋偈。為施主祈福回向。最后,次第離開齋堂。

  什么是“五觀”呢?

  五觀,是僧人吃飯時應該觀想的五種思維境界。

  1、計功多少,量彼來處。(面對供養(yǎng),要算算自己做了多少功德,并思量粒米維艱,來處不易。)

  2、忖己德行,全缺應供。(藉著受食來反省自己,想想自己的德行受得起如此供養(yǎng)嗎?)

  3、防心離過,貪等為宗。(謹防心念,遠離過失,對所受的食物,美味的不起貪念,中味的不起癡心,下等的不起瞋心。)

  4、正事良藥,為療形枯。(將所受的食物,當作療養(yǎng)身心饑渴的良藥。)

  5、為成道業(yè),故受此食。(要藉假修真,不食容易饑餓,體衰多病,難成道業(yè);但是如果貪多,也容易產(chǎn)生各種疾病。所以必須飲食適量才能資身修道。)

  有的齋堂刻有如下楹聯(lián):

  五觀若存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難消。

  吃飯既是修行,食存“五觀”,即使硬如金石的食物也能消化;反之,就是滴水也難以消受。也由于觀想此五事之故,齋堂又稱五觀堂。

  各地寺院齋堂楹聯(lián)不盡相同,“五觀”思想是一致的。佛教主張過午不食,現(xiàn)因多數(shù)僧人有個過程,為了不影響工作和學習,多數(shù)寺院也允許吃晚飯,但應作“藥石”想。

二、隨眾過堂利益,古德云:好處有八。

  隨眾過堂八種好處:

  1、不懈怠──就是不放逸。過堂前打板三次,叫做三通。第一通,是通知準備吃飯;第二通,眾人穿袍搭衣,去到齋堂;第三通,排班靜候,恭迎大和尚。這樣做,大家不能怠慢拖拉。很有次序。

  2、供養(yǎng)省力──廚房及行堂(盛飯菜)的人工作方便、省力,可以一次過排好碗筷,盛飯菜以及收拾整理都快易。

  3、平等無我──大家都吃同樣的飯菜,大和尚小和尚都沒有什么不同,平等供養(yǎng),無人我相,因此便沒有分別心。

  4、不偏眾食──大家用膳平等,各樣食物分配均衡,營養(yǎng)便會均勻,對身體亦有好處。又能改變不良的習氣。

  5、甘苦同受──大家無有揀擇、如嘗甘露、法喜無窮,體現(xiàn)出佛教的平等。

  6、存正念故──不生妄念。妄念一起,當觀信施難消,為藥食故,借假此身,息諸妄緣,即起即空,是謂存正念。

  7、如法如理──唐代以后,因為寺院人漸漸多,尤其是在傳戒時,常過千人,若不設這些規(guī)則,便會很亂。有次序便心安道隆,佛法時時現(xiàn)前。

  8、起止威儀──佛弟子,凡事都超眾,連吃飯也有規(guī)有矩,令人一見便會生歡喜及恭敬心。此就是現(xiàn)身說法。

  由此,可看出五觀的重要性,否則作為僧人來說,信施難消。只有大阿羅漢為全應供,余下皆是缺應供。也就是說,大阿羅漢能消一切信士供養(yǎng),是圓滿的。而初二三果的圣人,也消受不起信士的供養(yǎng),何況凡夫僧眾?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