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因果啟示 >

侯秋東序

  凈土的見證 侯秋東序

  這是一部中國人的凈土往生紀實。

  這是一部上下二千年的凈土往生紀實。

  這是一部阿彌陀佛慈悲救度的往生紀實。

  愿每一個人均能通過此往生史,

  以此老實念佛。成就無上菩提道。

  原文共有1000多例往生紀實。本站從紹南公司得到的僅為原書的十分之一不到。僅以此供大家參閱。本站將盡所能獲取此書并制作網(wǎng)頁文件供養(yǎng)大家。

  好友陳教授柏達兄最近即將出版皇皇鉅著:《凈土的見證》一書,共分六冊。筆者以為這是佛教界的一件盛事,尤其是凈土宗的一大喜事,值得大大慶賀宣揚一番。閱讀本書,可以使不信佛的人歸信于佛,使信佛而不想往生凈土的人也躍然心動,使想往生凈土卻信心不夠的人信心大增,使確信已可往生凈土的人掌握豐富的證據(jù),以勸勉別人往生。此書對全臺灣、全中國,乃至全世界學佛風氣,勢必興起很大的帶動鼓舞作用。希望佛教界人士大力贊助本書出版,使它能普及世間各角落,以發(fā)揮佛教普渡眾生的宏效。

  此書從搜集資料到寫作完成,歷時四年半!耗費不少心血。其資料來自于古代佛教典藉、當今雜志報刊以及作者個人之見聞。舉凡有關(guān)念佛之精彩感應(yīng)故事,靡不包羅。故事之多,恐怕自古以來,無出其右者。更難得的是:這些念佛的故事已經(jīng)過詳細分類。從分類中,吾人對于念佛之功能妙用,自然有條理分明的清楚認識,這一點也是前人所不及的。再者,古書皆以文言文記敘,為了順應(yīng)潮流,作者皆一一改寫成白話,且翻譯時皆字斟句酌,務(wù)求精當明白,因此對于不習慣看文言文的人,的確是莫大的方便。

  佛教法門號稱八萬四千,各宗各派之理論與方法,可謂琳瑯滿目,各顯奇特。雖說條條道路皆可通達涅P城,但以實際的表現(xiàn)觀之,各宗各派的成就者,仍以凈土門為最多。自古以來,中國即有"修道者如牛毛,得道者如牛角"的感嘆,可見修行本非易事。當今社會風氣大壞,人心浮動,物欲橫流,修行成道,更是難上加難,如果沒有一特殊有效、簡便易行的法門,那眾生就非?蓱z了。幸好我們有這樣一個念佛法門,易修易得,人人有份,豈不妙哉?奈何凈土法門卻是一門易行難信之法。信心障礙非同小可,為了培養(yǎng)對凈土的信心,面對證據(jù)是個最有力的辦法。有許多證據(jù)擺在眼前,就由不得人不信了。本書提供了如山的鐵證,這就是它最寶貴的地方。

  佛門內(nèi)外,頗有人批評求生西方凈土,是一種逃避現(xiàn)實或心性怯弱的做法。在此,筆者不能不有所說明。佛弟子在有生之日,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慈悲濟世,行善救人乃為本份內(nèi)事;這與發(fā)愿于死后往生西方凈土,不但不沖突,反而可以相輔相成。眾生之根機性向不同,故佛陀乃設(shè)立各種法門以接引之。想生生世世留在五濁惡世,度化眾生,這種偉大悲愿無疑是可敬可佩的。五濁惡世未嘗不可視為一所社會大學,釋迦牟尼佛就是生生世世在此修行成佛;所以只要自信得過,志愿留在五濁惡世修行并無不對。但若有人自感業(yè)障太重,擔心一失人身,萬劫難復(fù),或縱得人身,面對滾滾紅塵,心難自持,怕迷失自己,同流合污,欲改造惡劣環(huán)境,反被惡劣環(huán)境所改造,因此他發(fā)愿往生西方凈土,我們對他何必口誅筆伐?個人認為,八萬四千法門無論修那一個法門,都是值得鼓勵贊嘆的,只要他自覺那個法門很適合自己,能認真修行,有了成就,我們都該向他五體投地,行最敬禮。法門與法門之間,宗派與宗派之間,最好不要互相分別高下,互相攻擊排斥,傷害和氣。西方凈土乃是阿彌陀佛憑其兆載永劫之愿力、智力、神力所締造成就的一個國土,它是一個非常理想的修行場所,好比一座面積廣大、環(huán)境清雅、師資優(yōu)秀、設(shè)施精良的學府一般。它非常歡迎我們進去就讀,不必附帶什么條件。我們命終后往生去那里,修行有成后,隨時可以回來娑婆世界廣渡有緣。因此往生只是暫時脫離這娑婆世界,并非永遠舍棄它。正如同一個人出國留學一樣,一段時間后,仍可回國服務(wù)。所以說求生凈土并非是逃避社會責任,反而是為了將來能善盡社會責任。再者,一個人進大學讀書,是明智的做法,談不上是怯弱或不怯弱,所以批評往生凈土的人心性怯弱,值得商榷。

  另有一事特別在此提出。本書搜羅了許多念佛感應(yīng)的例證,但作者陳兄自己最近發(fā)生的感應(yīng)事跡,卻未見列入書中。為了增進蓮友念佛的信心,本人在此略加敘述。事情發(fā)生于民國七十七年年底,陳兄之高堂(以下稱陳伯母),因急性大腸腫瘤阻塞,大便不通,進高雄長庚醫(yī)院開刀切除,手術(shù)后半個多月,傷口仍發(fā)炎流膿不止;因此醫(yī)師不敢加以縫合,每天用夾子夾棉花、紗布探入腹腔吸拭膿汁。因發(fā)炎的關(guān)系,陳伯母每天發(fā)高燒,燒退了又燒,反復(fù)不已,人越來越虛弱,飲食不思,幾乎只靠打點滴度日。住院二十多天已經(jīng)花去三十多萬元,醫(yī)院方面束手無策,只好囑咐等待料理后事,陳兄眼看不行,另請高雄某中醫(yī)師去長庚醫(yī)院為陳伯母看診。吃了中藥粉以后,陳伯母的燒居然暫時退了,又過了兩天便辦理出院手續(xù),回到屏東住進一家小規(guī)模的醫(yī)院打點滴。我曾去醫(yī)院看了一次,覺得陳伯母本已憔悴瘦弱的臉,籠罩著一層烏黑之氣,額頭尚有微黃,好象生機殆盡的樣子。那時距離農(nóng)歷新年已沒有幾天,我心想陳伯母可能拖不到過年。回家后,我便打電話給陳兄,告訴他陳伯母的氣色很差,最好要有心理準備,到時若須助念佛號,務(wù)必通知一聲,當往助念。但事情出乎意料之外,陳伯母的發(fā)燒一天比一天輕微,以至于完全不發(fā)燒,傷口的膿也越來越少,且慢慢愈合,過年前居然出院回家。后來陳伯母又患咳嗽,請我去看了兩趟,眼看她氣色已經(jīng)好轉(zhuǎn)不少。好多天前,聽陳兄說陳伯母的咳嗽已完全好了,且能自己洗頭發(fā)。近兩天又聽說已能煮飯,我內(nèi)心一直覺得這是一件奇跡。農(nóng)歷過年前,陳伯母病重時,陳兄曾說:"我媽媽以前對往生凈土缺乏信心,最近好不容易給她聽了一些錄音帶,建立了少許信心,卻又遇到這一場大病。"言下頗為擔心。其無奈之情溢于言表,我也頗為他惋惜。如今我百分之百確信,這一定是阿彌陀佛的神力護佑,使陳家安度這一場危難。陳兄最近很高興地告訴我說:"我媽媽最近聽凈土法門的演說錄音帶,聽得津津有味,法喜充滿。"我回答說:"令堂這次得以轉(zhuǎn)危為安,愈病延年,安心修行,這完全是您弘揚凈土法門的大功德所招感,可謂果報不虛"。

  凈土法門,其法易修,其果易得,惟其妙難信,其理難解,有緣遇此書者,對于書中故事,幸勿等閑視之,是所至禱。

  侯秋東序于上善書齋。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