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凈土旨歸 >

凈土宗是什么?

\

  凈土宗是什么?

  寬運法師

  凈土宗,以往生極樂凈土為目的之宗派。「凈土」乃指清凈國土、莊嚴剎土,即清凈功德所莊嚴之處所。又稱蓮宗,蓋東晉慧遠法師在廬山結白蓮社,取義生西方凈土者皆由蓮花所化生,而極樂國土亦名蓮邦。本宗特別以稱念佛名為主要修行法,藉彌陀本愿之他力,祈獲生于西方極樂凈土,故又稱念佛宗。

  其根本經典有所謂「三經一論」,后來發(fā)展為「五經一論」:《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華經普賢行愿品》、《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無量壽經優(yōu)婆提舍愿生偈》。而凈土宗之「持名念佛」一法,之所以廣被推崇的經典依據,乃在于:《觀經》所言「下品下生,臨終十念,即得往生」;《無量壽經》中,彌陀第十八愿:十方眾生,十念稱名,即得往生;《阿彌陀經》中,執(zhí)持名號,七日亦得往生。

  然古今凈業(yè)行人,對于持名之修法,確乎是難中有易,易中有難的;因為上述經文所指的念佛,是以「至心信樂」、「一心不亂」為根本標準的;可是念時要怎樣才算是「至心信樂」?那是很難斷定的。又所謂「一心不亂」,其不亂之時間要維持多久?經中說是七日,但這不過是一基本的要求;能一心不亂者,當然臨終會感得佛來迎接;倘若雖念七日,而未能一心不亂者,那就有問題了;因此,嚴格地說,念佛往生是亦難亦易的。

  凈土宗念佛法門,之所以被推為易行門的原因及經論依據。而此一法門,敘述得最完備的,莫過于《華嚴經.普賢行愿品》;〈普賢行愿品〉的「十大愿王,導歸極樂」(十愿,即是十項愿行),對于易行道的念佛,敘述得最為完備。念佛,是系念于佛的法身、功德、相好、名號而攝心不亂。念佛,不但只是口頭稱念,而且包含了:一、禮拜佛;二、贊嘆佛的一切功德(德依名而立,所以口稱阿彌陀佛,即等于贊嘆一切佛的功德);三、于佛前廣修供養(yǎng);四、于佛前真誠的懺悔;五、對于佛(因中菩薩等)的功德,生隨喜心;六、請佛轉法輪;七、請佛久住世間,濟度眾生;八、隨佛修學;九、學佛那樣的隨順眾生;十、一切功德,與一切眾生共同回向佛道。這一切,都是念佛,都是內心的觀想(勝解),不待外緣,所以最為易行。因此,在觀想于一切佛(即無量佛)前,作如是行愿,即是常念、遍念無量諸佛。以十方無量佛(即西方無量佛)為系念境,所以能修行成就,普入法界,生極樂國。

  可見念佛是易行道中之易行法,為菩薩道中貫徹始終的法門;在圓修圓證的菩提道中,《普賢菩薩行愿品》念佛一法的深廣意義,無疑是現代念佛人之寶鑒;《大集經》云:「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惟依念佛,得度生死!乖概c諸同修共勉之。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