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幻法師答:如何處理好與朋友關(guān)系。

  了幻法師答:如何處理朋友關(guān)系。

  世間朋友有多種多樣,有賢友、諍友、親友、仁友、德友、摯友、善友、慈友、悲友,此數(shù)者為良友;另有邪友、佞友、貪友、假友、怨友、害友,此數(shù)者為惡友。良友是指“難與能與,難作能作,難忍能忍,密事相語,不相發(fā)露,遭苦不舍,貧賤不輕”(《四分律》卷四 一)。

  良友的標準,依《尸迦羅越經(jīng)》講,必須具足五個條件:

  一者見作罪惡,私往屏處諫曉訶止之。意謂見友人作罪惡之事,能暗中于無外人處,勸阻他,開導他,訶責他,使不作惡犯罪。

  二者小有急,當奔赴救護之。意謂見友人稍有急難,能立刻前往救護,使不受害。

  三者有私語,不得為他人說。意謂為朋友保持秘密,不傳播朋友的隱私。

  四者當相敬嘆。意謂互相尊重,對方有優(yōu)點、功德,能隨喜贊嘆。

  五者所有好物,當多少分與之。意謂自己有了貴重的東西,能方便隨分地分給朋友一些,不獨占。

  《善生經(jīng)》中把良友分為四種,并詳述了各自的特征。四良友是:

  一者同苦樂之友。

  其特征是:(1)、施之以己所寶(把自己珍愛的東西施舍給友人);(2)、施之以妻子利(把對妻子兒女有利的東西,施舍給友人及其妻子兒女);(3)、施之家所有;(4)、言忠為忍言(為人寬忍,說話忠信)。

  二者利相攝之友。

  其特征是:(1)、彼私不宣(不宣揚友人之隱私);(2)、已私不隱(不隱瞞自己的缺點、過錯);(3)、面說善言(說人好話);(4)、還為弭謗(為人清除謗言,愛護友人的名節(jié))。

  三者與本業(yè)之友。

  其特征是:(1)、以利業(yè)之(以財物幫助友人成就事業(yè));(2)、以力業(yè)之(以行動幫助友人成就功業(yè));(3)、縱欲諫之(當友人放逸時,就勸諫他);(4)、以善養(yǎng)之(用良好的德行來佐養(yǎng)友人。)

  四者仁愍傷之友。

  其特征是:(1)、教勸豎立以成其信;(2)、成其戒;(3)、成其聞;(4)、成其施。意謂用佛法教勸友人,樹立正信,凈持戒律,具足正念,成就布施等善行。

  《善生經(jīng)》亦把惡友分成七類。這七類惡友及其特征是:

  一者畏伏親之友。

  其特征是:(1)、先與后奪;(2)、與少望多;(3)、畏故強親(因為畏懼而來親近,非真親近);(4)、為利故親(為撈好處而來親近)。

  二者美言親之友。

  其特征是:(1)、善惡斯順(不分善惡,一味順從,沒有原則);(2)、有難舍離(見有困難相舍而去);(3)、外有善來密止之(見有善好之事從外來臨,暗中作梗,阻止善緣善事之成就);(4)、見有危事便排擠之(在危難之中,不僅不援救,反而落井下石,盡力排擠)。

  三者敬順親之友。

  其特征是:(1)、先誑(事先大言不慚,騙取信任);(2)、后誑(事后大言不慚,夸飾于人);(3)、現(xiàn)誑(當面大言不慚,以求賞識);(4)、見有小過,便加杖之(表面敬重人家,可是見人家有小毛病,便大加指責和批判,無慈愛心)。

  四者邪惡親之友。

  其特征是:(1)、飲酒時為友;(2)、博戲時為友;(3)、淫逸時為友;(4)、歌舞時為友。

  五者邪教之友。

  其特征是:(1)、以殺生之事勸化人;(2)、以盜竊之事勸化人;(3)、以淫邪之事勸化人;(4)、以欺詐之事勸化人。

  六者面愛之友。

  其特征是:(1)、說人往短(揭人家過去的隱私);(2)、陰求來過(暗中探尋或窺 視別人的過錯);(3)、與之不寶(把沒有價值的東西贈給對方,虛情假意,以求得別人的好評價);(4)、欲人有厄(希望人家有難有厄,諸事不順)。

  七者言佞之友。

  其特征是:(1)、宣人之私;(2)、自隱其私;(3)、面?zhèn)畏Q善(心里嗔毒,表面上都裝好人);(4)、退則興誹(當面說好話,背后誹謗人家)。

  除《善生經(jīng)》之外,《佛說孛經(jīng)》中亦談到朋友交往的問題,它把朋友分為四類,云:“有友如花,有友如稱,有友如山,有友如地。何謂如花?好時插頭,萎時捐之,見富則附,貧賤則棄,是花友也。何謂如稱?物重頭低,物輕則仰,有與則敬,無與則慢,是稱友也。何謂如山?璧如金山,鳥獸集之,毛羽蒙光,貴能榮人,富樂同歡,是山友也。何謂如地?百谷財寶,一切仰之,施給養(yǎng)護,恩厚不薄,是地友也。”

  以上對良友與惡友的劃分與界定,連同前面對好夫妻與劣夫妻的說明,都可看作從正反兩個方面,教導我們?nèi)绾稳フ_處理人際關(guān)系。這些,既是我們為人處世的正道,亦是我們攝受眾生的方便法門。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nèi)裟芤婪ǘ?必能自如地攝受父母,而有一個深厚的親子關(guān)系;必能自如地攝受妻子和丈夫,而有一個溫馨的夫妻關(guān)系;必能自如地攝受友人、同道,而有一個良好的朋友關(guān)系;必能自如地攝受與自己交往的每一個人,而有一個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那時,我們要用佛法感化世人,用佛法莊嚴眾生,莊嚴國土,就不困難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