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界法師答:小乘學者對生命根源錯誤的認知是什么?

  問:

  小乘學者對生命根源錯誤的認知是什么?

  凈界法師答:

  這樣子講,我們可以作一個歸納。天臺宗說:我們的止觀有三種不同:第一種止觀是以眾生法為所緣境,就是這一類的,或者是以五蘊、或者是以煩惱、或者以邪見為所觀境,所以這個眾生法為所觀境,多分來說都是聲聞人,他的所觀境是眾生法界。第二個是以佛法界為所觀境,比如說凈土宗、密宗,他們對于我現(xiàn)在的五蘊是如何的苦惱、我有什么煩惱,他不在乎;他就直接觀察佛菩薩的功德,直接跟彌陀的功德、跟本尊的功德感應道交,成就解脫。這種直接觀佛法界,都是修本尊相應的,這也是一個觀法。第三個是觀心法,大乘的天臺、唯識,多分是以心法為所觀境,觀照我們現(xiàn)前一念心性,是即空、即假、即中,從本性上來說,它是「因緣所生,無有自性,當體即空」;但是從作用上來說,它有它不同善惡的功能,就是天臺宗說的「性具十法界」。我們的內心當中,有善良的功能、也有邪惡的功能,就是它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這個就是假觀。

  所以我們從這段論文,可以看出來:小乘的學者,他整個修行的所觀境,偏重在眾生法界,所以會帶動他比較悲觀消極的思想,對生命產生極度的厭離。這就是講到小乘的學者,對生命根源錯誤的認知。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