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思想 >

禪與自我

  在佛教的其它宗派中,有些是依他力的輔助始得成佛,而禪宗則是完全靠自我的力量。如凈土法門持誦佛號,密宗持誦真言,都是祈請諸佛加被,配合自力而后得度。在禪門里有一警語"念佛一句,漱口三天",禪師們認(rèn)為成佛見性是自家的事,靠別人幫忙是不可能得道的,唯有自己負(fù)責(zé),自我努力才是最好的方法。心外求法了不可得,本性風(fēng)光,人人具足,反求內(nèi)心,自能當(dāng)下證得。

  宋朝時,大慧宗杲禪師要道謙外出參學(xué),道謙不肯,后來宗元與他同往。宗元曾告訴他說,有五件事不能幫忙:走路、吃飯、饑、渴、排泄。

  求法也是如此,別人何嘗幫得上忙?言下道謙才恍然大悟。

  有人問趙州禪師道:'怎樣參禪才能悟道?

  趙州禪師聽后,站起來,說道:'我要去廁所小便。

  趙州禪師走了兩步,停下來,又說道:'你看,這么一點小事,也得我自己去!

  從前有父子兩人,同是小偷,有一天,父親帶著兒子,同往一個地方做案,到那個地方時,父親故意把兒子關(guān)在人家衣櫥內(nèi),隨后就大喊捉賊,自個兒卻逃走了。兒子在情急之下,乃偽裝老鼠叫聲,才騙走了那人家的主人,終于逃了出來。

  當(dāng)他見著父親的時候,一直不停地抱怨。

  父親告訴他說:'這種功夫是在訓(xùn)練你的機智,看你應(yīng)變的能力,偷的功夫,而這種應(yīng)變的智力是要你自己掌握的,別人是沒有辦法幫得上忙的。

  這一則故事,雖然不一定是實有其事,但正可以比喻禪門的教學(xué)態(tài)度。禪師們常常將弟子逼到思想或意識領(lǐng)域的死角,然后要他們各覓生路。在這種情形之下,如果能夠沖破這一關(guān),則呈現(xiàn)眼前的是一片海闊天空,成佛見性就在此一舉。"丈夫自有沖天志,不向如來行處行",這種披荊斬棘的創(chuàng)發(fā)宏愿,在禪門中可說是教學(xué)的基本宗旨。不要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在修持上獨立承擔(dān),自我追尋,自我完成,這是禪的最大特色。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