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思想 >

不舍生死而入涅槃

  世人因為無明而產(chǎn)生煩惱,不能脫離生死輪回,與生死相對的是作為超越境界的涅槃。涅槃的字面意義有滅、寂滅、滅度、寂、無生等,中國早期的一些佛經(jīng)還譯為“無為”,一般的意義是指熄滅生死輪回而獲得的終極解脫。小乘佛教將其區(qū)分為有余涅槃和無余涅槃兩種:前者指作為生死之因的煩惱已斷,但由此前世煩惱所形成的果報仍未斷絕,仍在身上存在,“愛等諸煩惱斷,是名有余涅槃”。無余涅槃指生死之因和果都斷盡,不再輪回于生死,不再依五蘊所成之身,“圣人今世所受‘五眾’盡,更不復受,是名無余涅槃”。“五眾”就是指五蘊,構(gòu)成人身體的五種因素。

  對于涅槃,從敦煌本《壇經(jīng)》來看,這個概念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并不多,第57節(jié)中有“如來入涅槃,法教流東土”一段,是《壇經(jīng)》記錄者所加的說明。但整個一部《壇經(jīng)》所談的實際上就是涅槃解脫之道。解脫論,也就是涅槃的方法論,超脫生死輪回的方法;勰艿牡梅ㄙ示腕w現(xiàn)其涅槃觀。此偈的起因是弘忍為了檢驗大家對生死問題的看法:“世人生死事大,汝等門人,終日供養(yǎng),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汝等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總且歸房自看,有智惠者,自取本性般若之知,各作偈一首呈吾,吾看汝偈,若悟大意,付汝依法,稟為六代;鸺奔!” “生死事大”,說明世人超脫生死輪回是最重要的大事,慧能講的佛性論,頓悟論,無修論,都是在講涅槃之道,他明確強調(diào)覺悟對于實現(xiàn)涅槃的重要性,“悟即元無差別,不悟即長劫輪回”。“一念斷即死,別處受生”。覺悟自心佛性,世人即佛,不悟佛性,將難脫輪回之地。

  慧能所說的涅槃是無余涅槃,他在《無相頌》中講到“邪正悉不用,清凈至無余”。這個“無余”,就是無余涅槃。小乘佛教的涅槃概念,指灰身滅智,肉體焚燒成灰,心智滅除至盡。大乘佛教對涅槃有新釋,不再執(zhí)著于有余、無余之分,只以無余涅槃作為一種方便施設(shè),非終極涅槃!吨姓摗芬詫嵪酁槟鶚,“諸法實相即是涅槃”。三論宗依之,吉藏講“離斷常二見,行于圣中道,見于佛性”。中道就是佛性,就是涅槃。北本《大般涅槃經(jīng)》以具有常樂我凈四德佛身為大涅槃,“二乘所得非大涅槃,何以故?無常、樂、我、凈故,常、樂、我、凈,乃得名為大涅槃也”。唯識法相宗講四種涅槃,依《成唯識論》卷十,為本來自性清凈涅槃、有余依涅槃、無余依涅槃和無住處涅槃,這四種涅槃只有佛世尊才具足。天臺宗據(jù)體相用立三種涅槃,依智顗《法華玄義》卷五下,為性凈涅槃、圓凈涅槃、方便凈涅槃;勰茉诖耸褂“無余”概念,是站在禪宗的立場上理解的,如果要給慧能的理解作出概括,可以認為,慧能是以“性覺”為涅槃。一切眾生本有佛性,本來具有覺悟本性,這就是涅槃。它是超脫生死的,慧能批評禪界執(zhí)于生死的修行,“莫于大乘門,卻執(zhí)生死智……執(zhí)迷諍法門,自性入生死”。這是說,有人所修習的禪法,只是生死智,并不能超越生死輪回,還在生死間流轉(zhuǎn),這不是大乘的真涅槃。

  從生死到涅槃的超越方法是,不離生死而入涅槃,惠昕本《壇經(jīng)》在講述慧能的這一觀點時,表述得非常明確:“不舍生死而入涅槃,是頓悟。”這句話源自荷澤神會,而神會作為慧能思想的宣傳者,其基本思想承繼慧能。因此,這一觀點可以看作是對慧能思想的說明。其內(nèi)在超越的意義在于,涅槃對生死的超越,并不脫離生死眾生,不是離開世人的生死現(xiàn)象而另有一個純粹的涅槃解脫之境,是從眾生的生死之狀態(tài)直接提升到涅槃境界。從頓悟的角度,很自然地能理解這種超越,頓悟是得涅槃解脫的手段,而頓悟是瞬間完成的,這一瞬間之后,頓悟者的肉體之身還在,還有生死,但對生死的看法完全改變了,心智完全不受生死的束縛。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