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懷一顆平常心

\

  關于修證悟道,馬祖道一禪師有一段精辟的語錄:“無造作,無是非,無取舍,無斷常,無凡無圣。只今行住坐臥,應機接物,盡是道。”“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平和的心態(tài)能消除偏狹和狂傲之氣,舍去浮躁和虛華,以一顆平常心直面人生,腳踏實地走好人生每一步。

  佛教認為,一個開悟的人,任何事情他都放得下,再大的災難也不怕,滾滾紅塵能隨緣而不變。不會迷失本性,而且能得到永遠的幸福、快樂。

  有一個精進修行卻始終未能悟道的小和尚非常困惑地來找禪師:“禪師!我常常打坐,時時念經(jīng),早起早睡,心無雜念。在您座下沒有一個人比我更用功了,為什么就是無法開悟?”

  禪師拿了一個葫蘆、一把粗鹽,交給小和尚說道:“你拿著這個葫蘆,先裝滿水,再把這把粗鹽溶化進去,這樣子你就可以開悟了!”

  小和尚一切照辦,過不多久,跑回來說道:“葫蘆太小,鹽塊太多了。我裝進鹽去怎么攪都化不了。我還是無法開悟。”

  禪師拿起葫蘆倒掉了一些水,只搖幾下,鹽塊就溶化了。禪師慈祥地說道:“一天到晚用功,不留一些平常心,就如同裝滿水的葫蘆,搖不動,攪不得,如何化鹽,又如何開悟?”

  小和尚:“難道不用功可以開悟嗎?”

  禪師:“修行如彈琴,弦太緊會斷,弦太松彈不出聲音,中正平和心才是悟道之本。”

  小和尚終于恍然大悟:時時刻刻急于開悟的人是永遠無法開悟的。

  平常心源于對現(xiàn)實的清醒認識,追求的是沉靜和安然,是洞悉人世之后的明智與平和,是用超然的心態(tài)看待苦樂年華,以平和的心境迎接一切挑戰(zhàn),奮斗之后得之不喜、失之不憂。擁有平常心,人生將變得更加平靜而從容。

精彩推薦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