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學講義》讀后

  《印度學講義》讀后

  湛如法

  本世紀以來,國內(nèi)關于印度學的研究可謂代不乏人,梁漱溟先生、陳寅恪先生、許地山先生、向達先生率先開印度學研究之先河,奠定了印度學在國內(nèi)研究的基礎。此后季羨林先生、金克木先生自五十年代以來一直從事這方面的研究,而且碩果迭出。文革后,黃心川先生、巫白慧先生、蔣忠新先生、王邦維先生等人已成為國內(nèi)印度學研究的中流砥柱。不難看出學術界對印度學研究的關注,而佛教界對印度學,特別是佛陀以前的印度文化討論幾乎處于空白狀態(tài)。傳印法師的《印度學講義》的出版,可以說是印度學研究的又一可喜的收獲。

  眾所周知,文革后佛教界的研究狀況是在逐漸恢復中展開的。以佛學院為個體單位,承擔了劫后復興的人才培養(yǎng)之重任。佛學院的課程設置與講授,往往很容易激發(fā)學生對某一專業(yè)選擇的興趣。《印度學講義》是作者從事授課所編寫的講稿,在計算機尚未興起的時代,用蠟紙刻板印制分發(fā)給學生。在沒有正式進入書評之前,先對本書的編寫背景做簡單的介紹,以便增進讀者對本書有更為全面的了解。傳印法師長期主持中國佛學院院務與教學工作,身為佛學院常務副院長,主持并處理繁雜的院務。接待海外來賓與國內(nèi)友人,也是法師的工作之一。中國佛學院是佛教教育的重要窗口,對外交往無疑加強了教內(nèi)合作與教外往來的直接渠道。同時,佛學院又是宗教的高等院校,日常宗教生活莊嚴學生的道業(yè),有著至關重要影響。因此無問寒暑迭遷、花開花落,傳印法師同學生一起上殿過堂與羯磨說戒,無數(shù)學生從法師的行持謹嚴中激發(fā)了自己的宗教情懷。

  教學是人材培養(yǎng)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法師在相當一段時期擔任印度佛教史、戒律學及凈士學的課程講授。為了備課研究,法師工作室的燈光至午夜不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日復一日地耕耘,年復一年的寫作,令人不由地生起虔敬與莊嚴。這里的耕耘是奉獻,這里的耕耘是清明,這里的耕耘更是一種朗照的超越,世俗的功利思想與這里無關,也是無緣!队《葘W講義》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寫作完成的。筆者有幸聆聽法師的講課,望著案邊往日的油印本講稿,一種無法抹去的記憶清晰地浮現(xiàn)在眼前。如今,《印度學講義》一書由宗教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發(fā)行,無疑是學界與教界的一件喜訊。筆者個人由于學術的機緣問學于北京大學,所從事的博士后課題方向以印度早期佛教為主,這種專業(yè)選擇的潛在原因,應該說同傳印法師在印度學方面的培育有著一定關系。再次于未名湖畔捧讀尊作,每為心折。筆者認為本書有著以下三個方面特點。

  第一,以年代學的方法,按歷史時間的脈絡論述古印度文化的進程。與一般的印度學著作不同,《印度學講義》除了運用歷史學常見的文獻學方法之外,特別利用年代學的方法,清晰地從公元前3000—公元前1500年的印度河文化開始,一直到公元前六世紀的六派哲學,對佛陀時代以前的印度古代文明進行了綿密的考辨與整理。這種論述顯然同前人的以流派為中心的方法是不同的。一些創(chuàng)見性的結論,在外學文獻與內(nèi)學資料的有機結合中,變得具體而又透徹。佛教史上內(nèi)外史兼通的義學大德常見于史傳,而今日則多乏其人。研究外學的目的,無疑是希望通過比較參照,對內(nèi)學進行更為深入的討論。

  《印度學講義》全書共分三篇,由十二章內(nèi)容組成。首篇為印度概說,考索了印度的名稱、地理與人文等狀況。第二篇是佛陀以前的印度社會,從題目即可看出作者將本章中所要探討的問題所在。作者將印度的遠古文化按時間次第分為印度河文化與雅利安人文化,這種劃分方式是以遠古文化的逐漸演進與發(fā)展為基礎的。在討論印度河文化時,分論了印度河文化的規(guī)模、文化成就、社會形態(tài)、文化年代、文化民族與印度河文化、宗教及其對后世的影響。

  第二,將古代印度文明中某些理念與佛教對照研究。關于佛教的某些基本觀念與印度古代文明的關系,在本書中有著比較性的闡釋,應該說這種符合客觀規(guī)律的論述,在沙門學者中是不多見的。這種研究為我們理解佛教創(chuàng)建的背景及佛教與印度傳統(tǒng)文化的關系提供了可供參閱的信息。加之,作者以印度文明發(fā)展史為基本脈絡,對漫長的印度文明進程的把握程度是令人欽佩的。也正是因為印度文化是在固有與外來的交融中發(fā)展的,所以佛教在公元前六世紀的創(chuàng)建時,當時的印度思想界百家爭鳴、異;钴S。因此,只有將佛教放在整個印度社會背景中去考察,所得出的結論才是公允的,也是符合實際的?梢哉f印度古代文明的成就,為佛教的產(chǎn)生提供了良好的社會背景與理論基礎。佛教的一些早期思想無不有著其他宗教乃至其他學派的痕跡。

  《印度學講義》的作者在論述印度古代文明的進程時,時時扣緊文化的時間性與時代性,在論述與佛教思想有關的問題時,總會進行比較說明,這種做法恰恰揭示了本書撰寫的主旨與目的,也是本書的主要特色之一。正如作者自己指出:“佛教的思想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與印度諸派有所關聯(lián)的,凡屬合乎真理的思想,皆為佛教所接受”。(P263)如討論印度河文化的宗教思想、習俗時,指出了雕塑遺品中一軀男像的服飾與比丘偏袒右肩的關系,還說明了葬法與佛教的關聯(lián)。

  在討論雅利安人以牛為重時,作者指出:

  此種觀念影響及佛教,也是極其自然的。佛經(jīng)往往以牛譬喻佛,如《涅?1經(jīng)》卷四十說:“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佛亦如是,從佛出生十二部經(jīng),從十二部經(jīng)出修多羅”等。并將無上的佛乘之法比為“大白牛車”或“露地大白!钡取(P37)。

  在第三章古代婆羅門教的宇宙觀的一節(jié)中,作者對緣起觀這一問題進行了追索性的研究。佛教的因緣講,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等。如對照《無有歌》看,其最初的“無明”,便可以理解為產(chǎn)生一切“現(xiàn)象界”迷妄的根源。其次,“行”即發(fā)動、造作,是由于“意欲”所結成的業(yè)。第三“識”,結生相續(xù)是第八阿賴耶識的功能,可與歌中所謂現(xiàn)象界的能見者,——現(xiàn)識相當。由此可見,十二因緣的無明、行、識等,完全可以與歌中所述的序列相一致。十二思想的成立,仿佛亦可由此溯其根源。也許是偶然的巧合,也許是由于一向總也未被人們注意到的緣故吧!當與《大乘起信論》對照探討時,會使吾人意外地感覺到,這首贊歌所述之意趣,仿佛是將吾人帶到了追溯該論基本思想的淵源那去了。這大概不應當僅僅簡單地看作是偶然的巧合吧!(P92—93)。

  類似的將一些習慣地被認為是佛教的基本理念進行追溯研究,在本書還很多見。如“耮”字的討論(P95—97)、“娑婆訶”的討論(P97—98)及“劫波說”(P112—114)、“三衣法服”(P118—119)等。作者的這種追溯的目的,無疑是為了揭示早期佛教與印度古代文明的各種淵源。隨著佛教傳播的深入普及,佛教徒已經(jīng)習慣地將“耮”與“娑婆訶”等字樣全部接受,而這種考辨則澄清了一些基本的、而又不易被人了解的常識。第三,綱要性的討論,突出問題點。

  《印度學講義》在論述問題時,往往章節(jié)分明,要點突出。如第三篇的六派哲學,在討論彌曼沙派時,以前、后彌曼沙派的由來—本派的起源和成立—本派的經(jīng)典—本派的思想—本派的論究法—本派與正理派、勝論派的關系等次第展開討論,這種多級標題的處理方法,便于讀者對某一問題的掌握。在討論勝論派的極微說,極其簡練地得出這種極微說在勝論派中的地位及其思想傳承。如:

  勝論派物質觀的極微說為本派教理的一大特征,一提到極微令人覺得好象是勝論派的專說。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本派教典對極微并沒有詳確的說明,倒給人一種似是推想的感覺。果屬自派創(chuàng)說,理應力為詳盡之說。因此,漢托氏曾認為勝論派極微說系承自他派,且認為是佛教說一切有部承襲而來。吾人雖同意漢托氏的承自他派論點,然而不認為是佛教說一切有部來,而認為是由順世派承襲而來。(P223)

  這種深刻而又富有啟發(fā)性的討論,為讀者進一步對極微說進行多元比較研究留下廣闊的余地。六派哲學也是本書重點論述的問題,作者在對正理派進行討論時,專論了因明與佛教。對佛教如何吸收正理派的思想,并于最后組建自己的倫理體系作了詳盡的介紹。作者指出:“原始佛教時期,還不具備有組織的倫理思想。未幾,正理派思想興起,遂即為佛教所吸收,特別是包容恢廓的大乘佛教對因明尤為注重”。(P263)作者對佛教的因明學與正理派互相滲透的關系進行精辟地論述,突出佛教思想的包容性。

  幾年的時間很容易過去了,再次捧讀法師的大作,仿佛又回到了當年學生時代,聆聽法師的教誨。法師《印度學講義》一書的出版,對于我,對于很多人,都是一種鼓勵,希望新生代的青年學子能步法師的后塵,常轉*輪,永繼慧燈!

精彩推薦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