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三論宗的思想淵源

三論宗的思想淵源

  三論宗,即龍樹宗、提婆宗,是中國大乘宗派之一。以般若空義為本宗思想根干,所以又稱為中觀宗、空宗、無相宗、無相大乘宗、無得正觀宗。

三論宗的思想淵源

  三論宗思想,傳承于龍樹菩薩的緣起中道觀,即“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龍樹菩薩從緣起和合的現象中,直指“緣起”與“性 空”不是對立的,“緣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緣起;真空不礙妙有,妙有體現真空”的中道實相論。此二諦相就是中道義,藉由什公的譯典宣揚,糾正了兩晉般若學 風偏于二邊的妄執(zhí),使格義之風消弭,回歸般若無所得的真精神,樹立三論宗思想系統(tǒng)上的獨特風格。

  龍樹菩薩認為,般若的整個精神就在以“假”成“空”,由“假”顯“空”。因此,提出“三假”來解釋因緣生法,直顯空性的奧義,從而彰顯般若無所得的“無得正觀”。

  三假,是指構成事物的三個階段,即:法假、受假、名假。此三者構成一切事物的基本因素、集體形象及集合概念。一般人對事物的認識,都是藉由三假所構成的概念、名言加以區(qū)別,可以說一切法的認識都是依據概念而來。

  緣起是無自性,無自性所以是空,所以說,緣起與空性不是對立的,緣起就是空性,空性就是緣起!吨姓摗氛f:“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空,是成立世、出世間一切法的法則。緣起、性空不但不是對立,而且是相成相生的。如此不偏“頑空”,不偏“有執(zhí)”,即名“中道實相”義。

  中道聯系“二諦”:性空是“真諦”,假有是“俗諦”,二者統(tǒng)一起來而成中道。所以中道不著名相與對待,綜貫性相及空有。此二諦相就是中道義,就是三論宗立宗的根本依據,并且由此開展“言教二諦”,破除一切二邊的執(zhí)取。

兩晉般若學六家七宗

  東漢末年支婁迦讖譯出《般若道行品經》后,般若類經籍便陸續(xù)傳入我國,經魏晉而至南北朝,在當時玄學的影響下,形成一代學風。當時為理解般若思想,一 方面依據老莊玄學之義,理解及論釋般若經義,產生“格義佛教”,對般若空的思想產生種種分歧;其次,在闡發(fā)般若思想方面,形成有所謂“六家七宗”。至后秦鳩摩羅什有系統(tǒng)地傳譯龍樹、提婆的中觀學派學說之后,三論宗即受其影響,直接沿襲般若學的傳統(tǒng)。

  六家七宗除識含宗的“心識為大夢主”,具有唯識思想外,其他諸宗與三論思想都有深厚淵源。

  本無宗:

  吉藏大師在《中觀論疏》中說:“安公明本無者:一切諸法,本性空寂,故云本無。”又說:“安公謂“無”在萬化之前,“空”為眾形之始。夫人之 所滯,滯在末有,若托心“本無”,則異想便息。”由此可知,道安大師的般若學重在證會“性空”,故又名性空宗。但是他的義理偏于“空無”,與僧肇大師所主 張的即動即靜、即真即俗、不落二邊的般若真義仍有距離,所以成為《肇論》所破的對象。

  本無異宗:

  《中觀論疏》引琛法師的話說:“本無者,未有色法,先有于無。故從無出有,即無在有先,有在無后,故稱本無。”這是說未有萬物之前,先有所 謂無,從無生有,故萬物出于無,以無來解釋經論中的非有非無說,所謂“非有是有”即是無,“非無是無”亦為無,一切只是所謂的無,這就是他的宗義。但是僧 肇評破此說,認為不符般若思想。

  即色宗:

  吉藏的《中論疏》謂此有二家:一、是關內即色空,謂色無自性;二、是支道林所倡說的即色是空,這就是道安的“本性空寂”之說。前者謂即色義, 所闡明的即色是空,色法悉依因緣和合而生,無自性,故稱“色不自色,故雖色而非色”,不言即色是本性空,尚未領會因緣所生,無實體性,本來是空。而支道林 的即色游玄義,則不偏于無自性,進而謂色本為空,不壞假名而說實相,色自因緣而有,而非自有,故當體即空,即色所空,但空自性。此“即色空理”,是為“般 若本無”下一注解,以即色證明本無的意旨,故一般均以支道林為代表。

  識含宗:

  有關識含宗義,吉藏大師于《中觀論疏》里闡述:“三界為長夜之宅,心識為大夢之主。今之所見群有,皆于夢中所見。其于大夢既覺,長夜獲曉,即 倒惑識滅,三界都空。是時無所從生,而靡所不生。”這是主張眾生隨緣遷流,于是生起種種的妄識,使本來空寂的三界變現森羅萬象,迷戀其間,不能超脫。倘若 能使迷惑的識不生起,則能超出三界,三界的幻象也就無從生起。這些主張含有唯識思想色彩,不是般若思想的正宗。

  幻化宗:

  幻化宗義,安澄法師《中論疏記》引《山門玄義》說:“一切諸法,皆同幻化;同幻化故,名為世諦。心神猶真不空,是第一義。若神復空,教何所 施?誰修道?誰隔凡成圣?故知神不空。”故知幻化宗但空色法,不空心法;只空俗諦,不空真諦。此宗認為心神亦空,便無人修道,無人證果。這與般若“了知一 切法如幻,佛道如幻”的精神并不契合。

  緣會宗:

  吉藏大師《中觀論疏》中指出緣會宗義:“緣會故有,名為世諦。緣散即無,稱第一義諦。”緣會故有,是諸法緣生的道理,緣散即無,是說緣滅則歸 于空無。此中緣會故有,合于《中論》諸法“因緣生”、“假名有”的世諦。但空無,不同于“當體性空”、“無所得”的勝義實相。所以,此宗于世諦所說的理論 無大過失,但對“勝義諦”的說法,則差之極遠。

  心無宗:

  僧肇大師于《不真空論》里,以兩句話統(tǒng)攝心無宗義:“心無者,無心于萬物,萬物未嘗無。”心無宗主張“色”有,而虛妄的“識”心不于色上起虛 妄的執(zhí)著,不滯于外色,以求心靈上的安頓。但是此說未顧及到一切諸法在般若的觀照下是廓然無形,如幻如化的。這種空心不空色的理論,與般若思想不相契,故 僧肇批評曰:“得在于神靜(不滯于外色),失在于物虛(不解諸法廓然無形,如幻如化的道理)。”

  總結七宗的主張,可將其歸納為三派,即僧肇于《肇論》中所評破的三家:

  本無家:釋本體的空無者。道安以靜寂說真際,竺法琛偏于虛豁之談,皆以般若的“本無”,契同玄學的輕有,故均可并入此派之列。

  即色家:主色無者。即色宗言“色不自色”;識含宗以“三界為大夢”;幻化宗主張“世諦諸法皆空”;緣會宗說“緣會始有為俗,緣散即無為真”。故此四宗以“色無”為圭臬。

  心無家:主心無者。唯支愍度力申“無心于萬物,萬物未嘗無”,故“有心”則滯于“外色”,“無心”自不為外物所系縛。

  僧肇大師被什公譽為“秦人解空第一者”,這是因為大師對性空思想的闡發(fā),脫離兩晉六家七宗的二元對立,真正表達般若“緣起性空”、“二諦相即”的中道思想。所以被吉藏大師推為“玄宗之始”,肯定僧肇大師對三論思想建構及對般若思想開展的貢獻。

  僧肇大師為解釋緣起性空義,于《不真空論》中,運用“不真空”來加以詮釋。例如:什么是不真?不真指假名,諸法假號不真,故知萬物非真,假號久矣。什 么是空?萬物從假名看來是不真,執(zhí)著假名構畫出來的諸法自性當然是空。所以不真空就是“不真即空”的涵意。僧肇大師用這樣一個新命題來解釋空,是糾正以前 各家對性空的種種誤解。

  僧肇大師為破斥六家七宗有、無二元對立的論法,將有無不二的道理詮釋闡發(fā),以顯雖空而宛然“假有”,雖宛然“假有”而“畢竟空”,空、有無礙的般若思 想。僧肇在《不真空論》里說:“雖有而無,雖無而有。雖有而無,所謂非有;雖無而有,所謂非無。如此,即非無物也,物非真物也。”這是說,物非真物,但為 依因、待緣而有的假物;假物無有自性,故乃顯真空,這種顯假名宛然而畢竟空的般若境界,成為三論宗的中心思想。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