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論

《阿毗達磨俱舍論》(簡稱《俱舍論》),義為對法藏論。全論通過五事(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應(yīng)行法、無為法)內(nèi)容與八品詞句進行抉擇,主要講述一切萬法之總相、別相、性質(zhì)、類別,對世出世間法進行細致入微的分析,詳細闡明流轉(zhuǎn)與還滅的因果法則...[詳情]

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農(nóng)歷七月二十七日:《阿毗達磨俱舍論》譯定紀念日

\

  農(nóng)歷七月二十七日,《阿毗達磨俱舍論》譯定紀念日。

  《阿毗達磨俱舍論》,古印度世親菩薩造,略稱為《俱舍論》,意譯《對法藏論》,又叫作《聰明論》!毒闵嵴摗肥遣颗佛教上座部教理的集大成者,也是《大毗婆沙論》的綱要。

  《俱舍論》漢譯本共有兩種:其一為陳真諦所譯《阿毗達磨俱舍釋論》,二十二卷,稱舊俱舍;其二,唐玄奘所譯《阿毗達磨俱舍論》,共三十卷,稱新俱舍。

  本書基本上反映世親住世時代,當時流行于迦濕彌羅地區(qū)說一切有部關(guān)于世界、人生修行的主要學說,并吸收經(jīng)量部諸多觀點。

  《阿毗達磨俱舍論》在印度、中國、日本均廣受研究,優(yōu)良注釋作品亦多。要理解部派佛教以及大乘佛教之基礎(chǔ),《俱舍論》的價值確實不容忽視。世親菩薩雖一面以說一切有部教學為標準,但又以批判態(tài)度介紹經(jīng)量部與大眾部等之學說,以“理長為宗”的立場造《俱舍論》。本論將《大毗婆沙論》教理技巧地整理為八品,體系嚴整,論旨明徹,冠于諸論,堪稱有部教學的綱要書。

  據(jù)《開元釋教錄》記載,高宗永徽二年七月二十七日,玄奘大師在大慈恩寺譯成《阿毗達磨俱舍論》。

  玄奘(600~664),唐代高僧,中國佛教史上四大譯經(jīng)家之一。姓陳,俗名袆,偃師人。玄奘法師于唐太宗貞觀年間西行,跋涉萬里,于貞觀七年至印度,在印游學多年,深受戒日王之敬重,戒日王曾為法師設(shè)大會,敕使諸國義解之徒于曲女城匯集,玄奘法師受請登床,專揚大乘論意,被尊為“大乘天”。法師于貞觀十九年回到長安,以所獲梵本六百五十七部獻于朝,太宗使于弘福寺傳譯之。高宗永徽三年,于慈恩寺以西域之法建大塔。顯慶四年,高宗以玉華宮為寺,次年法師于該寺譯《大般若經(jīng)》。麟德元年二月,命弟子普光抄錄所譯之經(jīng)論,凡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同月五日示寂,壽六十五。玄奘法師一生事跡,詳見《大唐西域記》《廣弘明集》《續(xù)高僧傳》《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佛祖通載》諸書。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