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寫佛經有什么用?抄經后還要不要修行?
時間總會呈現(xiàn)不同的狀態(tài)。過去慢,寫一封信,便可以等一個人。現(xiàn)在快,所有思緒事件靠鍵盤敲出來的字句傳遞。甚至有時,抒發(fā)和表達只靠電子溝通,有時想在紙上寫句話,卻是寫不出來的晦澀。“寫”,成為我們懷念過去的一個執(zhí)行動作。
抄寫佛經有什么用?
抄經,可以說是各種靜心法門之中較為簡易和接地氣的一種方式了。在歷史的傳承中,作為文化積淀,成為人們長時間堅持的行為習慣。
從古今流傳的故事中,多少透露出人們寄寓外力趨吉避兇的心理。很多人參拜佛祖,抄寫佛經來求工作、求姻緣、求庇護。然而很多時候,修行并不能使得眼前的難題馬上迎刃而解,就像抄經不見得可以讓你逃離不順心的婚姻,擺脫諸多要求的老板,調教好不聽話的孩子。
既然如此,我們?yōu)槭裁匆?還要不要修行?
“有什么用?”一直是現(xiàn)代人做事的癥結。人們習慣性問有無和得失,將自己束縛其中。
在對待事物有沒有用的態(tài)度上,我們可以去看看莊子怎么說。《人間世》中提到:“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大意是指山上的樹木因有用而自招盜伐,膏火因能燃燒而自我煎熬。桂皮可以吃,所以桂樹遭到砍伐;樹漆用途廣泛,所以漆樹被人切割。人們都知道有用之物的用處,卻不知道無用之物的用處。
修行是什么?修行其實就是無用之用,在不經意間,不留痕跡地影響自己與周圍的環(huán)境,是為大用。
如何處理抄寫完的佛經?
第一個是可以裝裱起來,送給他人留做紀念。將裝裱過的佛經掛在家里可以當做一種裝飾,讓家里多一份佛法的氛圍。這也就做到了法供養(yǎng),流通了佛經。
第二個是不是亂放亂丟,帶到寺院焚化掉。字寫的不好看的,不方面裝裱的,可以用恭敬心去把佛經焚燒掉,并且給親人做一個回向,希望他們能離苦得樂。
修心就是做自己
其實修心的最終目的無非是探求內心,尋求自我,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找回初心”。
現(xiàn)代社會中,除了抄經之外,聽禪樂、打坐、參訪圣跡等都可以作為修心的方式。途徑多樣,但殊途同歸,都是用外物讓自己靜下來,傾聽自己的聲音。
修心與修行,就在每個當下,哪怕就在你拿起筆抄寫佛經的短暫停留,在放下電腦冥想沉思的幾分鐘。
- 上一篇:蓮花象征著什么?蓮花與佛教的關系
- 下一篇:面對這些“后悔”該怎么辦?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
- 地藏經簡介,地藏經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講什么?
- 佛教基礎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內容介紹
- 心經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學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有訣竅嗎?誦經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楞嚴經簡介,楞嚴經大致在講什么?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剛經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心存佛念 不忘念佛
- 弘法利生道場的人才應當順于法去成就保護
- 假如有人問自己幸福嗎?怎么回答才好?
- 怎么轉煩惱?
- 佛法里怎么看待人與人交往?
- 佛教法器磬的作用是什么?
- 生病后感覺沒精進、學習落后了,對不起師父怎么看?
- 慧遠大師的《廬山東林雜詩》解釋
- 什么叫做“三藏法師”?
- 妨礙善行,損耗錢財?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有方法抹去過去的記憶嗎?
- 佛教的橫三世佛指的是哪三個佛?
- 感覺勸別人念佛很難,怎么辦?
- 父母與孩子是什么關系,佛弟子如何與家人相處?
- 信仰的核心是以利益安樂眾生
- 圓滿供養(yǎng)一切成就供養(yǎng)的因緣
- 能無欲無求地度過此生挺好,可做起來不容易怎么辦?
- 舉心動念成善惡,善觀其心,止惡念向善念
-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的區(qū)別
- 佛教忍辱法門的五個層次
- 一切的煩惱皆源于心,心態(tài)決定你所看到的世界
- 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一生簡介
- 什么是和尚,和尚的稱謂是如何來的?
- 應該怎樣做慈善,平衡與工作生活的關系?
- 如何勸說愛說臟話的親友?
- 彌勒菩薩為什么是未來佛?
- 普皆回向是什么意思?凈業(yè)行人如何回向?
- 居士每日應該做哪些功課、定課?如何實修?
- 何謂慈悲?
- 什么叫隨喜功德?
- 人生迷茫怎么辦?
- 在家人可以直呼師父名字嗎?
- 低調做事,認真領會悲、智、和、敬的精神
- 可以躺著聽經嗎?
- 如斯的覺性
- 最早的居士是誰?
- [其他漢傳法師]怎么才能把現(xiàn)前之事入到唯心之理
- [其他漢傳法師]為什么做了這么多的供養(yǎng)卻沒有功德?
- [紅茶]工夫紅茶為什么叫工夫紅茶?
- [禪宗公案]什么是道?清凈之水
- [生活故事]和尚也會打電話
- [哲理故事]量大才好做事,樹大方能遮陰
- [佛與人生]心存佛念 不忘念佛
- [佛學常識]出家僧人的四威儀
- [正凈法師]禮佛發(fā)愿懺悔文
- [佛源法師]投胎是個大問題,信愿堅固就不會走錯路
- [夢參法師]念佛念到什么程度能往生?看破放下
- [綠茶]金山翠芽屬于什么茶?鎮(zhèn)江金山翠芽的產地與特點
- [禪宗文化]禪偈是什么意思?
- [哲理故事]山銳則不高,水狹則不深
- [佛經故事]鸚鵡婆羅門的白狗
- [佛與人生]弘法利生道場的人才應當順于法去成就保護
- [佛學常識]生理期和孕婦能去寺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