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化家庭 >

培育品性善良的孩子

  一、如何教養(yǎng)孩子成為社會棟梁

  要怎么維持家庭、社會和國家的繁榮進步,在于父母能擁有多少能力、智慧道德,去培育孩子成為國家社會的好公民。

  要把孩子培育成才,就必須雙管齊下,身為父母的就一定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用以教導孩子,培養(yǎng)他們成為品學兼優(yōu),知識豐富,品格高尚的人,這樣才有能力領導眾人,奉獻社會。

  有一些家庭,父母親的教育高家境好,孩子又聰明,可是父母卻不會教養(yǎng)孩子,結果導致孩子成為問題兒童。而父母卻始終找不到原因,到底問題出在哪里。

  四種家庭

  為了栽培孩子成為國家社會的棟梁,身為父母的必須要注重兩項重要的原則,用以教導孩子:

  (1)教導孩子所需的知識,使他們成為品學兼優(yōu)的好孩子。

  (2)妥善地安排時間,配合需要,教導孩子成為有用的人。

  可是。有些父母不能妥善地處理與安排,因此,導致現(xiàn)今的家庭出現(xiàn)在了以下的四種情況:

  第一種:有時間,但無知識。

  第二種:有知識,但無時間。

  第三種:即無知識又無時間。

  第四種:即有知識又有時間。

  前三種家庭的孩子,極少會被教育成好人。雖然他們出身于很富裕的家庭,但卻像被父母拋棄的孩子,享受不到家庭的溫暖,結果大多都步上歧途,成為不良少年,而其父母卻全然不知道。

  而第四種家庭的父母,都會盡心盡力地把所有的知識和道德觀念傳授給孩子。因為父母懂得安排時間,配合孩子的需要,付出一切的心血去培養(yǎng)孩子,絕不讓孩子為所欲為,一無所得。他們當中有些家庭的經(jīng)濟狀況也許不好,可是,在他們諄諄教導下孩子長大后,肯定有能力創(chuàng)立自己的事業(yè)。

  教育孩子的知識

  根據(jù)研究,從“道德改進教育基金會”的書籍中,能找到以佛法教養(yǎng)孩子,成為行為良好,知識豐富的人之基本原則,書名為“如何教養(yǎng)泰國的孩子成為優(yōu)秀青年”,在此摘要述說,若讀者需要知道更詳細的內(nèi)容,請自行閱讀此泰文書籍,加以補充,這將有助于您教導孩子。

  父母若具有知識和才能,想教養(yǎng)孩子成為品學兼優(yōu)的人,就必須在生育孩子之前,清楚明了以下的四項要點:

  (1)好孩子需具備那些條件?

  (2)孩子品性的優(yōu)劣,是如何形成的?

  (3)如何有效地培養(yǎng)孩子具有良好的品性?

  (4)道德教育如何熏陶孩子?

  釋迦牟尼佛曾就這些事項,為我們作了解釋如下:

  好孩子需具備那些條件?

  要成為好孩子的條件有三項,釋迦牟尼佛的三種教誨,即是:

  1、順從(即是清凈)。

  2、懂事(即是智慧)。

  3、有情(即是慈悲)。

  只要孩子具備這三種條件,都可稱為“好孩子”,這樣的孩子都具備了老師和親人傳授的各種知識和學問。除此之外,還有道德方面的基本發(fā)展,比喻說:好的田地,若用來種植菜籽,收成也一樣會好。

  孩子品性的優(yōu)劣,是如何形成的?

  當父母明了要作一個好孩子必須做到不愚蠢、不調皮搗蛋、不無情之后,隨之而來就會產(chǎn)生一個疑問,即是該如何培養(yǎng)這些條件?培養(yǎng)條件,即是培養(yǎng)品性。

  品性,是個人的習慣行為,即是我們常常所想、所說、所做,并且會對我們產(chǎn)生好與壞的后果。

  若讓孩子常常想說做不好的事,雖然只是小小的錯誤,也會養(yǎng)成孩子喜歡做壞事的習慣,日子一久,就變成一種慣性的行為,品性也會因此而變成低劣不堪,將來長大后勢必成為社會的渣滓,危害社會。

  同樣的,若經(jīng)常訓練孩子常常想說做好事,雖然只是小小的事,也會對孩子產(chǎn)生影響,這樣無形中養(yǎng)成他們具有良好的品性。

  我們時常想、說和做的事,有三:(一)生活所需(衣、食、住、藥);(二)事業(yè);(三)日常生活作息。

  對生活所持的態(tài)度,能養(yǎng)成每個人的不同習性,例如:有三個孩子,母親喂奶的時間不一樣,會造成他們性格有所差別。

  第一個小孩,其母親沒有固定的時間喂奶,小孩一旦餓了,沒有馬上得到食物,一定哭鬧不止,這樣一來久而久之,這個小孩的脾氣就會變得很暴躁,以后肚子一餓,就必定要先鬧情緒才肯吃,接下來就會演變成想要什么就要什么,否則便會鬧個不休,父母親也對他無可奈何,就有如養(yǎng)了只小老虎在家里一樣。

  第二個小孩就不一樣,即使他不餓,母親卻一直喂他喝奶,結果,日子一久,這個小孩子就變成小胖子,脾氣柔順,但卻顯得懶散懶散,不積極,很難成才。父母就有如養(yǎng)了只小豬一般。

  第三個小孩,母親按時喂奶,使他從小就養(yǎng)成準時的習慣,身體健康,做事有條有理,脾氣好,富有責任感受、判斷能力強、容易教養(yǎng),有了這樣的孩子,父母親就如得到一位賢者住在家里般。

  因此,孩子品性的優(yōu)劣,一定要從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起。

  若父母想要孩子不愚蠢、不調皮搗蛋、不無情的話,就要訓練孩子認真看待自己,對待的生活所需,對工作要負責任,處事待人要有禮,生活有規(guī)律,忍耐力強。這樣一來,孩子就會具有良好的品性。

  如何才能提升孩子智慧?

  父母必須教導孩子如何尊敬他人,來增長他們的智慧。

  尊敬,就是發(fā)自內(nèi)心,由衷地感激某或某事物,具有誠實的美德。

  智慧分為兩種,即世俗的智慧與佛法的智慧。

  世俗的智慧,即謀生的知識與能力。不過,若沒有道德管制的話,小孩也可能把那些知識用在不正當?shù)耐緩缴。例?雖有醫(yī)藥常識,但卻不用在制藥醫(yī)治病人上,而利用其知識去制造毒品,牟取暴利,危害人類的生命。因此,世俗的智慧,必須要與佛法的智慧相結合一起應用。

  佛法的智慧,即用于決定對或錯、好或壞、善或惡、應該或不應該的法則,小孩子必須藉由佛教的教誨,從中學習實踐,才能得益。因此,父母必須教導小孩要尊敬長輩,這樣才能從長輩那里,學習長輩的生命經(jīng)驗與生活智慧,使自己受益。

  來自佛法的智慧,即是尊重順從,這將讓人產(chǎn)生七種智慧如下:

  (1)敬佛;(2)敬法;(3)敬僧;(4)懂得教育;(5)習得禪定;(6)能夠精進,不放逸;(7)懂得噓寒問暖;尊重于知賓(接待問侯,殷勤接待)

  若能好好地培養(yǎng)孩子具有這七種智慧,則他們更能看到生活的真正價值和好處,而他們的佛法智慧也相對地會越來越充實。

  若男女雙方在結婚之前,就具備了這七項智慧之后才結婚,然后生兒育女,那可謂明智之舉。因為這樣一來,他們將得到具有智慧與福報的小孩,而且孩子也同樣得到具有智慧的人當他們的父母。將來他們的子孫也必定是賢者,能負起發(fā)揚家族的偉任。

  如何教養(yǎng)孩子懂事聽話?

  父母必須教導孩子,遵守世俗的規(guī)則與佛教的教規(guī)。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需以身作則,經(jīng)孩子樹立好榜樣。

  世俗的規(guī)則有四項:

  (1)言語方面

  在言語方面,父母必須以身作則,當小孩的好榜樣。一定要對孩子講真話,不能向小孩說謊,同時必須向小孩解釋說謊的壞處,讓他們知道說謊會使心理失去平衡,導致記憶力不好,容易健忘。這樣小孩才會明了言必信,行必有果的道理。

  (2)時間方面

  教導孩子要守時,即訓練孩子養(yǎng)成早起的習慣。千萬不要讓他們只顧著自己睡覺而不勞動。

  尤其是女兒,若他日嫁人了,還賴床的話,這將可能導致她離婚。

  定時睡覺,即是要早睡,因為太遲睡覺的話,小孩就不愿早起。當母親來叫時,因疲倦而不想起床,便會鬧情緒一大早與母親頂嘴,養(yǎng)成了好反駁的壞習慣,久而久之,性格就變得狡猾,愛狡辯,惹人討厭。

  定時用餐,即到了用餐時間,必須要準時吃飯。有些小孩就因為不定時用餐,以致得了胃病。若他從小就得了胃病,一生中都會有問題,就是不能執(zhí)行重任。因為每當一有了壓力,就會胃痛。

  (3)衛(wèi)生方面

  不愛干凈的孩子,將很難融入社會,因此父母必須教導小孩保持干凈的方法。例如教小孩如何洗澡,就是如何有少量的水、香皂與時間,但卻能洗得干凈。

  (4)處事方面

  學會與人分工合作,不懂得與人合作的孩子,難以與其他人一起工作。他將會時常與人發(fā)生口角。因為不了解工作的性質、無法與人合作就難以完成工作,使得工作無法有好的成果。

  佛教的教規(guī)以五戒為基礎

  不守五戒的孩子,長大后,家庭將會出現(xiàn)問題,命運也有可能遭受不幸,而淪為罪犯,因為:

  不守第一戒,會導致犯罪;

  不守第二戒,會導致貪污;

  不守第三戒,會導致邪淫;

  不守第四戒,會導致到處招搖詐騙;

  不守第五戒,會導致染上毒品;

  如何教養(yǎng)孩子成為有情之人?

  首先要教導孩子能夠獨立自主,然后才能幫助別人。父母也必須培養(yǎng)孩子的耐性。

  從表面上看,只要孩子聽話懂事,成為好人就夠了。但事實上還不行,因為生而為人,必須要做有益于大眾的事。

  例如:我們種了一棵芒果樹,然后加以澆水施肥,悉心照料,但過了十年,發(fā)現(xiàn)一個芒果也沒有,最后,我們就必須砍掉那棵芒果樹。

  我們的小孩也是一樣,若他是一個無情無義的人,那么,無論他到哪里,一輩子都會窮苦潦倒。即使有了災難,也沒有人會抻出援助之手加以援助,因為他們平時對人太無情了。

  要讓孩子成為有情之人,就必須要讓他吃得起苦,培養(yǎng)耐性:

  (一)忍受艱辛之耐性,這將讓他們不怕任何艱難,成為刻苦耐勞的孩子。

  (二)忍受愁苦之耐性,這將讓孩子懂得照顧自己,不會為了逃課而裝病,不會與人狡辯。

  (三)忍受被排擠之耐性,這能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使他沒有自卑感,不驕傲自大,懂得尊敬長輩,知道自己的身份與處境。

  (四)忍受引誘欲望之耐性,這樣孩子才不容易步入歧途,尤其是不會當以下四種事項的奴隸:(1)酒和毒品。(2)男歡女愛。(3)金錢。(4)贊美。

  我們的國家之所以會發(fā)生各種嚴重的問題,這些都是主要的原因。例如:貪污問題的產(chǎn)生,是由于父母沒有教導孩子要如何面對各種引誘,沒有告訴孩子誠實永遠享福,貪污將受懲罰,不要貪財,金錢不是萬能的,它絕對買不到親情、誠意等等。

  一旦小孩被誤導,認為金錢比道德還重要,那么,當他長大后,就什么都不管了,只要能得到錢,什么傷天害理的事情都敢做。就是因為這樣,才導致泰國不能進步,盡管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比新加坡、韓國、日本等國家還要好。

  行善如何使孩子獲益?

  讀完“如何教導泰國的孩子成為優(yōu)秀青年”這本書后的心得就是,行善能使孩子獲益。

  大家都知道,每個孩子都想要做好人,可是孩子就像一塊白布,父母是染色的人,若染對了顏色與用對了方法,就會得到色彩鮮艷,花式漂亮的布。但如果染得不好,布就會被損壞,不但不能用,甚至還必須丟掉。而教養(yǎng)孩子也一樣,就像染色布,一旦出現(xiàn)錯誤,就難以改善了。

  我們應該以“對”的方法教導孩子,即是周邊的人必須以身作則,當小孩的模范:

  (1)父母要當孩子的典范。

  (2)教導孩子要結交益友。

  (3)教導孩子閱讀有益的書籍。

  (4)為孩子尋找良師。

  周邊的人在三方面,可以當孩子的好典范:

  (1)正當工作之典范。

  (2)時間管理之典范。

  (3)使用生活所需品之典范。

  所謂典范,需具備三項特征:

  (1)懂得掌握全局

  懂得掌握全局的人,無論他負責什么事,都會把工作完成,并獲得最佳的成績。他能做得這么好,是因為他有能力,并清楚地了解工作的性質,懂得用什么方法才能做出好成績。當他工作時,會盡心盡力地工作,能迅速地知道在工作上所發(fā)生的問題和障礙,而且在問題發(fā)生之前,找出防范與解決的方法。

  若是向來都不尊重教育、不懂得尊重別人、經(jīng)常挑人毛病的話,就不會成為有智慧的人。倘若一個人不懂得尊重,又經(jīng)常挑人毛病,那么,一定沒有人愿意把自己的知識與經(jīng)驗傳授給他的。

  因此,若我們的孩子從小就懂得怎樣尊重別人,那么,他將更懂得尊重的意義與價值,別人才樂意將所學所知所他分享,他才能得到如何掌握全局的方法,知道工作的效力以及工作上應該注意的事項。這樣將讓他在工作方面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懂得時間分配

  懂得時間分配的人,就是懂得規(guī)劃的人。當他要進行任何工作時,就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一個步驟,然后安排好工作的次序,按部就班地去進行。由于事先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所以肯定地能按時完成。

  能夠如此控制工作時間的人,若是沒受過嚴格訓練的話,是沒有辦法做到。此外,因為他自己也清楚知道時間很寶貴,時光流逝,一去不回頭的道理,所以對于時間格外地珍惜,而加以有效地規(guī)劃使用。如果不懂得把握時間,除了錯失良機之我,還會后悔莫及。

  至于從來不按時工作的人,必定是任性之人。一旦有人指定他要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工作,他就會覺得納悶,認為自己不可能做到。這是因為他缺乏紀律訓練,時常隨心所欲地去做事,才無法按照計劃完成工作。

  能把時間控制得好的人,因為他曾經(jīng)受過嚴格的紀律訓練,懂得怎么安排好自己每一天的日常生活與工作。當工作時,能好好地規(guī)劃工作的步驟,計算完成工作的時間,一點也不會出差錯。

  因此,若我們的孩子從小就接受這方面的訓練,他會清楚了解紀律的價值,守時的效率,絕對不敢隨意任性。他在分配時間與規(guī)劃工作方面,都能按規(guī)矩去實行。

  (3)懂得控制預算

  懂得控制預算的人,就是能把預算費規(guī)劃得很好,不但經(jīng)濟而且有效率。

  控制預算的人必定精打細算,不做無謂的浪費。他會顧慮到大眾的利益,不會將預算估得太少,致使成效不彰,但也不會讓花費超支,造成浪費或損失,絕不為了自己個人的利益而中飽私囊。

  任何地方缺少會控制預算的人,公眾的財務將會有問題。因為財務的規(guī)劃失效,工作即容易出現(xiàn)差錯、同事之間也會互相猜忌,而導致公司名譽受損。

  能將預算控制合宜的人,是因為曾接受過訓練,具有忍受艱辛、愁苦、排擠、以及引誘欲望之耐性,因此其意志堅強,有魄力,工作效率高,工作成績良好。

  所以,如果我們的孩子,從小就懂得刻苦耐勞,并懂得節(jié)省之道,虛心地向前輩們學習,那肯定獲益不淺。當他明了這些道理后,就知道應該怎么對工作預算進行規(guī)劃,懂得物盡其用,以及能克制自己,不受一般物質的誘惑。這樣,他們就能把工作做得盡善盡美。

  孩子從周邊的賢者學習了這三個方法,并謹記于心,這樣一來,就自然能培養(yǎng)仁義道德,在工作方面,無論是對全局的掌握、工作的成效、時間的分配等,肯定都可以勝任。不管他從事什么,他將會是一個品德高尚,堪負重任的將才。

  總結

  父母有必要將自己所有的能力、智慧和道德,用以教導給孩子,教導他們具有善行,可以獨立自主,能夠自信地生活處事。因此,身為父母需要做的重要事情就是:

  (一)必須時常學習新知識,來教導孩子成為品學兼優(yōu)的人,也只有不斷地提升自己,才跟得上孩子成長的步伐,為他們解決生活上的難題。

  (二)不能過度溺愛孩子,讓他們?yōu)樗麨。家長必須時常注意孩子的言行舉止,一發(fā)現(xiàn)他們犯錯,就必須馬上加以指正。同時也需要與老師合作,共同教導孩子向上向善。除此之外,也可請親朋好友幫忙,隨時隨地教導他們,別讓他們有犯錯的機會。

  若父母能做到以上這兩點,孩子們就能好好的利用時間學習,不會蹉跎歲月,步上歧途,去做非法的勾當。如果他們能接受父母和長輩的教導,認真學習,將來必成為品學兼優(yōu)的好孩子,長大后必能獨立自主,不但能夠自己創(chuàng)一番事業(yè),也能為國家社會作出貢獻。

  二、溺愛的殺傷力

  “父母的愛可能會害了孩子”,這句話雖然可能會受到許多父母的反對,但是事實上,確實有不少孩子因為被父母過度的溺愛步入歧途。因此身為父母者或想要建立家庭的人,應該要事先規(guī)劃如何教養(yǎng)孩子,要如何做才不會寵壞孩子,避免因愛他們實質上卻害了他們。

  當孩子做錯事時別偏袒他們

  當孩子做錯事時偏袒他們是最大的錯誤。因為這將讓孩子誤以為“行好沒好報,行惡有善報”。當孩子長大后,就會繼續(xù)為非作歹,害人害已。

  身為父母者必須考慮到,當孩子做錯事時,千萬別偏袒他們,別太溺愛他們。若孩子做錯了,就必須接受懲罰,所謂“長痛不如短痛”,寧愿孩子現(xiàn)在受苦,總比讓孩子將來一輩子痛苦好得多。

  因此,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千萬不要偏袒他們,必須讓他們明白是非對錯。這將讓他們感激于心,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報應是無法避免的。

  培養(yǎng)良好品性的原則

  要培養(yǎng)孩子的道德觀念,首先父母要先了解,孩子的性格可分為兩種層面:

  第一種層面是先天的性格

  一般來說,當中陰身投胎時,會因其業(yè)力,即是功德或惡業(yè)選擇與自己業(yè)力相近的人當父母。

  因此,若父母身體健康、行為良好、心地善良,將有機會獲得有福報的中陰身來投胎為他們的孩子。至于要怎樣教導孩子,就應該在懷孕之前就做好準備,即是母親必須具有良好行為與安詳?shù)男撵`,并且要改掉所有壞習慣,至少要持守五戒,守護身,使身心平和安穩(wěn),讓有福報的中陰身來投胎。

  男女雙方最遲在結婚的時候,就必須要作好心理準備,好好地陶冶自己的品格,迎接新生命的降臨。一旦知道自己懷孕了,就要加倍地愛護腹中的胎兒,不管是行、住、坐、臥、飲食,都要留心,也要注意飲食,諸如味道太重的、腌過的食物、煙酒類、各種藥物,都不宜接觸。尤其更忌亂發(fā)脾氣,盡量避免與人發(fā)生口角。因為這些都會影響到孩子出生后的性格。

  第二種是通過環(huán)境或教養(yǎng)培養(yǎng)出來的性格

  當孩子降臨到這個世間后,就要趕快好好的教導他們。別以為嬰兒不懂事,其實,按時給他們喂奶,也是培養(yǎng)品性的一種方法,能讓他們養(yǎng)成守時的好習慣。當嬰兒撒尿時就應該馬上為他們換尿布,這是培養(yǎng)愛干凈的個性。同時應該溫柔的言語與他們溝通,這能培養(yǎng)孩子柔順的性格。

  別讓小孩養(yǎng)成惡習

  小孩剛出生到這世界時,沒有受到任何污染,就像一塊干凈的白布。因此,孩子必須要有學習的好榜樣,這包括想法和言行舉止。他最先接觸到誰,就會以這個人為學習的對象。所以,若孩子先接受到好的事物,他就會學好,并有能力去抗拒不良事物的誘惑,從而遠離罪惡

  如果細心地觀察,我們會發(fā)現(xiàn)當孩子剛開始犯錯時,異常的行為較容易被識破,所以,我們還來得及糾正他們。倘若家長沒有及時發(fā)覺或縱容他們,他們就會逐漸養(yǎng)成壞習慣,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家長也無法容易地察覺,這將使他喪失善良的本性,而逐漸地步上歧途。

  愛孩子要有方法

  愛孩子要有方法,而這世上沒有什么方法,可以勝過直接給孩子灌輸倫理道德的觀念,如果孩子自小就培養(yǎng)了正確的道德觀,那么,將來他們長大后,肯定能做個頂天立地的好漢,為國家社會謀福利。

  無論是幾歲的孩子,我們一定要經(jīng)常教育他們,灌輸他們倫理道德方面的正確觀念:

  (一)智慧:培育孩子成為一個明事理、會思考、不耍性子的人。這樣,孩子將是一個聰明伶俐,明辨是非的人。

  (二)紀律:培養(yǎng)孩子成為一個守時、愛干凈、誠實守信用的人,身心和言語都清凈。

  (三)慈悲:教導小孩要愛護動物、愛樹木,成為一個柔順、人際關系良好、懂得體諒他人的人。

  當孩子從小就被灌輸這些觀念,長大后,就自然能吸收父母和老師所傳授的其他道德觀念。

  因此,若哪些父母想要擁有好孩子的話,那就必須在生育孩子之前,時常自我陶冶,并以此三項道德救教育為主,就是要有智慧、仁慈和守紀律。這樣一來,父母就有機會獲得福報的中陰身來投胎,同時,本身也能充當孩子的好典范,并且也可避免因溺愛而傷害了孩子。

  三、父母所應扮演的角色

  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美好的前途,可是要怎么樣培育孩子,讓孩子有能力面對未來,可是一門學問。父母需要懂得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要適當?shù)毓芙毯⒆。他們才能成?與人相處時,才懂得長幼有序,謙卑有禮。

  有智慧的父母必須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況,明白孩子的想法會隨時間和環(huán)境而改變,因此,要能夠適當?shù)卣{整自己的觀念與方法,用以調教孩子,栽培孩子。

  當孩子年紀還小時,父母就是他們的一切。但長大后,朋友對他們的思想和感覺開始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力。孩子一旦步入青少年時代,父母的重要性就會降低。尤其是當孩子成年,而能獨立自主時,就需要更多的自由。所以,這時父母有必要改變自己的想法,必須能體會孩子的思想和感覺。

  英明的父母,除了應盡的責任之外,還要扮演好以下的角色:

  (一)導師的角色

  父母想要管教孩子,就要清楚地解釋,讓他們明白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什么是應該,什么是不應該。若孩子以實際的、正確的做法,讓孩子從中學習。當教訓孩子時,語氣要溫和,要耐心地慢慢與他們解釋,切忌隨便發(fā)脾氣,打罵孩子。只有在不得已的狀況下,才可使用藤條來教訓孩子。

  父母也應教導孩子從小就養(yǎng)成愛清潔的好習慣,使他們懂得維持整潔,無論是食衣住行等方面,都能夠保持干凈整齊,別以為維持整潔只是小事,其實從這些小事中就能逐漸地培養(yǎng)他們的良好品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導師,從一出生就開始接觸孩子。因此,父母要細心地栽培、教導孩子正確的事物基本的行為準則,這樣,當他們長大后,就能很快地接受良好教育的熏陶,并且懂得分辨善惡親善離惡。

  (二)天人的角色

  父母必須具有慈悲心,才能扮演好這個角色。他們應時常灌輸孩子行善培福,遠離惡作觀念。事實上,這件事很容易就能做到。例如:常講佛陀傳記給孩子聽;教導孩子每天晚上臨睡前要誦經(jīng);讓孩子懂得行善,最重要的是父母必須為孩子樹立好榜樣。如:每天早上齋僧等等。最重要的是,父母必須有慚愧心。一旦教導過孩子不能做錯某一件事后,自己也要切實遵守,不能自己打嘴巴,言而無信,因為這將對孩子會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

  (三)大梵天王的角色

  父母對孩子的態(tài)度必須溫和,給他們信心,照顧他們,并且愛護他們。當孩子犯錯時,要好好地開導他們,讓他們明白是非對錯,并原諒他們的過錯。當孩子做了好事時,就要表揚他們,讓他們感到自豪。當?shù)搅诉m當?shù)哪挲g時,要讓他們?nèi)ド蠈W,求取學問。當他們生病時,要無微不至地照顧他們。當他們長大成人,想成家立業(yè)時,也應該給他們自由,別管得太嚴,不過,可以當他們的家庭顧問,適當?shù)靥峁┮庖?并且鼓勵他們。

  當孩子犯錯時,千萬要放下,不要偏袒孩子。如果已經(jīng)教導孩子做人的道理,但孩子仍然頑皮搗蛋,不聽話,屢屢犯錯,那么,就應該讓他們接受懲罰。即使所犯的罪名很重,必須坐牢敢要接受。絕不可溺愛孩子,或為了孩子而說謊作假口供,以為能幫多少就幫多少,其實,這不是幫孩子,而是害他們。因此,千萬別因溺愛孩子而違反國家的法律。

  (四)阿羅漢的角色

  父母有良好的行為與高尚的道德,才能得到尊敬。他們是家里的主佛,當家人的顧問,即使不是所有的家人都同處一室,有些需分開居住,但仍然受到子孫的尊敬。父母必須要有高尚的道德,經(jīng)常行善、有權威、有名譽,子孫會尊敬、聽從,無論在人前或人后,都能自潔自愛。

  只要父母能扮演好這四種角色,家庭生活就會幸?鞓,如果家家戶戶都幸?鞓,那社會肯定祥和平安,國家也能富強康樂。

  四、教養(yǎng)孩子成為有用之人

  在這五花八門的社會里,到處充滿了陷阱,以致身為父母越來越擔心孩子會誤交損友,染上惡習、無法自立等。其實,預防孩子變壞的重點是我們?nèi)绾谓虒Ш⒆?防止孩子養(yǎng)成錯誤的價值觀,做出錯誤的判斷,同時要教導孩子如何去判斷事物。

  其實這件事,可以從好幾個方面和角度來看。一般而言,先輩們都有很好的教養(yǎng)方法,它共有四項:

  (1)當孩子的好典范

  這一項是最難的,因為很多父母親,連自己也不知道本身的條件符合嗎?既然我們要當孩子的好典模,就要先確定一下自己的道德行為是否合標準。

  因此,釋迦牟尼佛就提出了五戒(佛教之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來作為衡量,因為這是生而為人的基本準則。但現(xiàn)在的人都沒有持五戒的習慣,而且做事都是隨心所欲。這樣怎么會有好的典范讓孩子效仿呢?

  所以,當我們說孩子不好時,也要先自己反省一下:“孩子到底是從哪里學到不好的習慣”。孩子口不擇言,大多也是父母那里學來的,因為孩子就像塊白布,不知道黑白對錯。

  如果我們想要孩子做個好人,就要讓他們從基本學起,先讓他們持好五戒,然后再求他們往其他的方面發(fā)展。

  (2)教導孩子閱讀有益的書籍

  說到“閱讀”也是一樣,因為孩子需要閱讀,才能增加知識,因此,我們應該謹慎地為他們選擇有益的書籍,并且陪他們一起閱讀,從中了解他們的進展。但現(xiàn)在的問題是,他們可以自由地從網(wǎng)站上,下載一些危害身心的資訊,甚至是暴力游戲。我們一定要小心防范,以免孩子步上歧途,讓他們時時刻刻都感受家庭的溫暖。

  泰國古代有一句俗語:“愛牛要拴、愛兒要打”,但現(xiàn)在應該改為:“愛牛要拴、愛兒要給時間”。如果說我們一直找借口說沒有時間,人生就不平衡了。人生不是只有工作而已,應該要有私人時間,也要有家庭時間,人生才會平衡。父母一定要找時間陪孩子一起去書店,教導他們?nèi)绾芜x擇適合的書籍,指導他們的行為。久而久之,他們自然會選擇有益的書籍來閱讀。

  (3)為孩子尋求良師

  “老師”對孩子的學習很重要。老師就如外在環(huán)境的因素,他們是孩子的模范,教導孩子道德倫理。其實,不只是學校的老師。我們孩子想要從環(huán)境中學什么,就應該讓他們自己去學。我們的責任是從旁監(jiān)督他們,鼓勵他們,讓他們選擇自己要走的路。

  因為我們不可能一整天都跟在孩子身邊,所以一定要好好地選擇良師教導。其實也無需一定要到名校去就讀,只需找一個環(huán)境給孩子學習就行。因為考到第一名的人,也不一定能成為有用的人、有錢的人。時代一直在進步,學習也要與時并進,我們應該讓孩子明白“活到老,學到老”的道理。

  (4)讓孩子結交善友

  最后一項是“讓孩子結交善友”。在“吉祥經(jīng)”里,解釋得很清楚,不結交愚癡者、要結交智者。理所當然,我們的孩子一旦與損友交往后,就有可能跟著他們學壞。尤其是當他們沒有跟我們在一起的時候,就會為所欲為了。

  我們一旦發(fā)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就要立刻提醒他們,好好勸說,直到他們明白為止,而不只是一味地阻止。教養(yǎng)孩子要有技巧,就像做生意一樣。其實,我們在教導孩子要怎么樣結交朋友的過程中,也就等于給自己反省的機會,到底我們是怎么去結交朋友的。

  有些父母送孩子出國留學,年紀小小就考獲了學士、碩士、博士等學位?墒,他們回國了以后,卻不接受佛陀的教誨,不相信今世與前世。他們不在乎有錯誤見解。他們究竟從那里得到這種想法,那就是從他們的外國朋友那里得來的。

  他們回到泰國的傳統(tǒng)環(huán)境中工作,說話無禮,沒有尊卑之分,態(tài)度惡劣。因此,不管他們的知識學位有多高,卻由于他們的處世待人沒有分寸,結果誰也不會接受他們。當?shù)貌坏酱蠹业恼J同時,他們就會覺得自尊心受損而辭職,甚至覺得自己很失敗。因為他們的不知道,只擁有書本上的知識是不夠的,必須謙卑有禮,懂得如何與人相處,誠所謂“識時務者為俊杰”。

  所以要讓孩子成為有用之人,就應該提供這四種環(huán)境給孩子。那么,當孩子長大后,自然就會成為有理想、通達人情世故、品行良好的人。如此,父母就能放心的讓他們離開自己的懷抱,迎向未來,開創(chuàng)事業(yè)。

  五、養(yǎng)成孩子節(jié)儉的習慣

  孩子未來是否能成功地開創(chuàng)事業(yè),重點在于他們能否節(jié)儉?墒,要怎樣培養(yǎng)孩子具有節(jié)儉的習性呢,那父母就必須用適當?shù)姆椒?并且要有原則。首先,父母本身必須要節(jié)儉,才能當孩子的典范,而孩子也才會養(yǎng)成節(jié)儉的個性。

  我們必須從小教導孩子養(yǎng)成節(jié)儉的個性,那就是:

  (1)懂得金錢的價值

  每當孩子向父母要錢時,父母必須先要仔細問清楚,到底要拿錢去做什么,是否有必要?就算要用錢,若沒有適當理由,就不應該給,同量,要向孩子解釋為什么不給的原因,雖然孩子會不滿意,但也要堅持,別為了覺得不耐煩,而給錢了事。別讓孩子以為,錢很容易就可以得到,一定要讓他們知道,父母所賺來的每一分錢,都是父母用血汗換來的。這樣孩子才會知道錢的價值,并謹慎地使用每一分錢。

  (2)懂得不使用奢侈品

  如果是奢侈品,而不是日常生活必需品,父母就千萬別買給孩子。如果是必需品,非買不可的話,最好盡可能找不貴重的物品來代替,然后向孩子解釋,好的物品價錢不一定要很昂貴。同時要教育孩子懂得愛惜物品,并且能夠物盡其用,不要隨便把物品丟棄。當東西壞了,要教導他們懂得自己維修。

  (3)懂得利用閑暇的時間

  父母應該教導孩子,利用閑暇的時間,親手制作物品,這能增加孩子的智慧,尤其是玩具,讓孩子自己制作,或自己裝配零件,這樣孩子不但學會自助,而且也會因此而感到自豪、更有信心。除此之外,為了使孩子知道節(jié)約,以及懂得自己賺錢,應該教導孩子如何對金錢安排預算,如何才不會超支。

  (4)懂得儲蓄

  找個撲滿讓孩子把剩下的零用錢存起來,或教導他們把儲蓄的錢拿去存放在銀行里。

  當孩子在特別的日子里,例如:生日、春節(jié)等,從長輩那獲得的紅包時,父母應該教導孩子把這一筆錢存進銀行,作為教育基金,別讓孩子覺得錢來的容易,否則孩子將無法體會金錢的真正價值。

  (5)選擇與節(jié)儉的朋友交往

  孩子的朋友,如果很奢侈,愛亂花錢,不懂金錢的價值,那么,就要設法勸阻孩子跟他們交往。相反地,如果他們的朋友懂得儲蓄,肯幫父母作家事,那么,就可放心讓孩子與他們交往。這樣,才能互相學習,一起往好的方向邁進。任意揮霍金錢是孩子最大的敵人,對此父母不可不慎。

  (6)在佛日或假日持守八戒

  當孩子已經(jīng)長大了,就應該帶他們到寺院去,教導他們持守八戒,以便讓孩子知道,有一些東西,他們可能認為在其生活中是很重要的,事實上那些都是奢侈品,是不必要的。比如:去看電影、看戲、化妝、擦口紅、打扮、追求時髦等。

  當試著持八戒一陣子后,就會自己體會奢侈品其實是不必要的。而且為了增加效果,父母也有必要持守八戒,當孩子的典范,守持八戒將養(yǎng)成孩子節(jié)儉的個性,將來才能計劃生活的預算能夠安心地過生活。

  若每個家庭都能這樣的話,將對家庭未來的經(jīng)濟有所保障。父母所遺留下來的財產(chǎn),會使用在正當?shù)胤?即使父母沒有留下任何財產(chǎn)給他們,他們也肯定會自己創(chuàng)造一番事業(yè),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二十多年以來,在曼谷長的孩子,成年后總有同樣的問題:“為什么曼谷的交通總是那么阻塞,其他國家也有很多汽車,為什么他們不像我們一樣有嚴重的塞車問題?”

  這個存在幾十年的問題,就是缺乏培養(yǎng)守紀律的結果,是給泰國孩子一種真實寫照。

  有一位法師對此事提出了觀點:“交通阻塞是由于大家互不相讓,大部分的泰國人都犯下錯誤,就是對教養(yǎng)孩子的方法不正確。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小孩發(fā)生爭執(zhí),互不讓步,母親會勸阻嗎?其實大部份都會勸阻,然后再加以處罰,但有時候卻會判斷錯誤。”

  “這種觀念,日本人非常反對。他們認為小孩再怎么互相扭打,也不會被打死。因此,如果小孩吵架,父母都不會去阻止,只讓他們自己去尋找解決的方法。”

  “老大也許對老么太兇了些,但是老么也要學會方法,讓老大作出讓步,這樣事情就會解決了;蛘呷衾洗髮厦刺^分,老么就不會跟他玩,那么,老大就會想辦法討好老么。這都是他們需要自行解決的事,而不是需要父母出面來解決。”

  “但泰國人并不是那樣,每當泰國人發(fā)生口角,必須要有第三者來勸阻。每次發(fā)生叛亂,泰國國王普密蓬·阿杜德都必須出面調解。試想,倘若有那么一次,國王來不及阻止,那將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呢?”

  “泰國人的另一種個性,就是愛自由,在國外居住的泰國人,也不團結。所以每當發(fā)生事情時,也不要到哪里去找長輩調解。同樣的,其他國家的人,雖然到國外去居住,但他們卻也可以和睦相處,團結一致。當發(fā)生爭執(zhí)時,他們不需要其他人來協(xié)調,都能自己進行談判,和平解決。因此,了解國情對于教養(yǎng)孩子也有很大的幫助。”

  “通常在會議上,西方人都會辯駁個你死我活,但一旦開完會,事情就結了。日本人也一樣,雖然私底下不和,互不相讓,可是在工作的地方,他們也會認真地開會、公私分明,一旦離開會場,就各走各的。但是泰國人這樣公私分明,就辦不到。這就是沒有培養(yǎng)孩子遵守基本紀律的后果。”

  “這還不夠,日本人最怕的事情就是,怕不被團體所接受,可是泰國人卻不在乎,我行我素。”

  “如果問日本人,為了讓人民能以大眾的利益為主而訓練了多久?答案是很久了,經(jīng)歷數(shù)百年的訓練。當然在這期間,犧牲了不少的生命。他們從鐮倉幕府統(tǒng)治國家的時代,就開始這種政策了。”

  “有個故事說,在鐮倉幕府時代,由于日本常有內(nèi)戰(zhàn)。每年的雨季初期,幕府就會派武士到村子去征收糧食。假設有一百戶人家,不管收獲多少,一旦到了旱季,武士們一定要把裝潢稻谷的一百牛車帶走,他們根本不管每一家有幾口人。

  只要那個村子有一百輛牛車,就會安全,否則,就會遭遇橫禍。例如:這村子大概只有八十輛牛車,武士就會把這八十輛牛車全帶走,然后把村長的頭砍下,并把他的妻子和孩子帶走。之后還告訴村民,明年他們將會再來取走一百輛牛車的稻谷,加上今年所欠缺的二十輛牛車,總共是一百二十輛牛車。”

  “臨走之前他們還會選出新村長,這樣還不夠,還會把村民的妻子和孩子都通通抓走,因此大家為了保全自己與家人的性命,才會互相團結,共同抵抗敵人的殘害。

  如果有哪個人不認真工作,還繼續(xù)把他留在村子里的話,那么,將無法湊足一百輛牛車,村民就會決定把這個人趕走。當這個人想搬到其他的村子里去時,那里的村民知道了這種情形后,也不愿意讓此人住時宜入村子里,因為怕會遇到同樣的問題。”

  “因此,日本人最怕的就是被團體排擠,而泰國人卻沒有遇到這樣的問題。日本人是以生命換來這樣的合作經(jīng)驗,所以他們對人的管教才會非常嚴格,而這種做法已經(jīng)實行了數(shù)百年。”

  “若問為什么要這么嚴格,答案就是他們的國家到了冬季時,天氣非常寒冷;在雨季時,雨會下個不停;在夏季時,天氣非常炎熱,糧食得來不易。但是泰國天氣很好、豐衣足食,所以泰國人才會養(yǎng)成這種慢條斯理的處事態(tài)度。”

  “總而言之,我們交通會這樣的阻塞,追根究底,乃因為在教養(yǎng)與培訓上出了問題。”

  “不過,日本人的培訓方法也是一樣,各有利弊。優(yōu)點即是大家能團結一致,同心協(xié)力地面對困難,缺點即是失去自我。

  若遇到上梁不正下梁歪的問題,他們就會有麻煩,必須全體受到處罰,有時還會受到很嚴重的懲罰。誰都不會給你面子,因為必須一起接受懲罰。

  “至于我們的國人太愛自由了,自由到道路不夠讓車輛行駛,這才造成嚴重的塞車問題。每天至少要塞上幾個小時。既然知道了情況,就要學習忍耐,然后慢慢改變個性,這要先從自己開始,別太隨性,別太放任。”

  “因為要徹底解決交通擁擠的問題,首先必須要改變心態(tài),讓泰國的小孩重新培養(yǎng)守紀律的習慣。”

  根據(jù)法師上述所說的故事,讓我們體會到,其實,日本的汽車數(shù)目不少于泰國,可是日本卻能解決公共交通的問題,那是因為他們在歷史上,曾有嚴厲的政府貫徹施政方案,必須遵守社會的紀律。因此,我們的家長應該要全心全意地、認真地教導孩子,無論私事與公事上都要嚴守紀律。

  這樣,我們的孩子才能在這世上快樂地生活,并帶領大眾脫離困境。也只有這樣,我們的孩子才能漫步在廣闊的大地上,開創(chuàng)事業(yè),有如日本人一樣,能在這世界上因發(fā)展神速而聞名天下。

  六、選擇性地觀看電視節(jié)目

  在這年代,身為父母者最擔憂的問題,就是沒有時間陪孩子,因為他們大部份的時間,都花在工作上,以養(yǎng)家活口。因此,為了彌補對孩子的愛,他們就讓孩子看電視以打發(fā)時間,他們誤以為這樣可以解決問題,并覺得“讓電視來教養(yǎng)孩子也沒錯。”

  以這樣的方式來教養(yǎng)孩子,無形中已犯下了嚴重的錯誤,因孩子會受到不良電視節(jié)目的影響,而導致行為粗暴,言語粗俗,甚至輕薄好色,超越了孩子年齡所該有的行為等等,這令父母感到憂心煩惱,不知道怎么處理,更可悲的是,他們根本不知道,導致孩子偏差的真正原因是是什么。

  當知道是因為在孩子還無法分辨對錯、好壞、善惡、應該或不應該時,讓孩子在觀看了不合適的電視節(jié)目之余,不經(jīng)意地吸收了不良的知識。想到這里,他們不禁暗自傷心流淚,憂心忡忡,煩惱不已。他們會覺得這么辛苦工作賺錢,只不過想孩子們在物質上,能得到滿足,但現(xiàn)在卻適得其反,實在太不值得。

  所以,為了解決或防范這些家庭問題,身為父母者就應該仔細地閱讀,并思考以下的內(nèi)容:

  第一,父母應該考慮到,若不撥出一些時間陪伴孩子,督促孩子,那么,肯定會讓孩子們迷失,因為有些影片突顯**、暴力方面的事,在沒有家長的陪伴下,觀看此節(jié)目,將會讓孩子沉迷在**暴力的幻想里,并且會越陷越深。

  第二,父母應該挑選比較能啟發(fā)智慧的節(jié)目給孩子看,并好好地規(guī)劃時間,如果能將它制定為家規(guī),那會更好?偠灾,要讓孩子觀看電視節(jié)目后,能從中得到啟示,而不是受到不良的影響。這其中有三個原則,即是:

  (1)必須不影響作業(yè),父母一定不能讓孩子隨心所欲地觀看電視節(jié)目,而必須好好地安排時間,只有在他們做完功課、幫父母作完家事之后,才能讓他們觀看電視節(jié)目,并且別讓孩子觀賞電視的時間過長,因為這樣一來,孩子將沒有足夠的時間休息,而且還會養(yǎng)成許多壞習慣。例如:懶惰、狡猾、愛說謊等。當孩子休息不足或功課還沒有做完時他們就不想去學校于是,就會找各種方法來欺騙父母,如假裝不舒服、肚子痛、頭疼等。當知道父母親沒發(fā)覺時,他們就會得意洋洋,之后為了不去上學,就會想出更多的詭計來欺騙父母。

  (2)絕對不能讓孩子觀看有損道德的節(jié)目,如:復仇、刺激、恐怖等節(jié)目。

  (3)父母應該挑選能培養(yǎng)道德行為或啟發(fā)智慧的節(jié)目。例如:有關奉獻、仁慈、孝順的事,或與學術、文化有關的知識等。因為這些孩子節(jié)目將讓孩子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國家、種族和文化,當孩子有了基本知識,就能面對未來,成為有遠見的人。

  當然要孩子聽從父母的教誨,那么,父母就必須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好榜樣。這樣孩子才會聽從教誨。若父母親本身沉迷于電視之中,那就很難阻止孩子看電視。所以,在培養(yǎng)您的孩子的性格與您最心愛的電視節(jié)目這兩者之間,選擇培養(yǎng)孩子具有良好的性格,乃是身為父母者的首要考量。

  七、過度上網(wǎng)之弊病

  這個年代是資訊時代,除了大部份年輕人愛看電視、DVD、講電話之外,還愛上網(wǎng)。我們必須承認,這些資訊各有利弊。若不好好地利用它的話,不管是大人或小孩,都會淪為它們的奴隸。

  在一些年輕人的案例中,顯示家長越禁止,他們就越叛逆。其實,父母應該允許他們上網(wǎng),但必須要有限度,要能妥善地分配時間,例如:規(guī)定這段時間上網(wǎng)、這段時間練習課本、這段時間要念經(jīng)拜佛等。

  除此之外,父母也必要教導孩子如何上網(wǎng),或觀看電視節(jié)目。但別讓孩子太遲睡覺。否則他們就不想早起,有時候父母親忍不了,可能會責罵他們,而一大早就發(fā)生口角,弄得一整天心情都不好。如果長期如此,孩子就變成很喜歡與父母頂嘴,進而養(yǎng)成狡猾,以及愛說謊的壞習慣。

  一定要訓練孩子懂得如何分配好時間做事,這將使他們的學業(yè)成績會比以前更好。而且他們長大后,也會懂得分配時間、做事有條有理、不會感情用事。

  關于如何調整時間,有好幾個家庭的做法,我們可以學習,他們懂得如何解決小孩愛看電視與過上網(wǎng)的問題。

  例如:有一位備受尊敬的英文老師家庭。有一段日子,她的丈夫要到國外去留學,家里只剩下她和小孩。于是,她就邀請弟弟同住做個伴,同時也可以幫忙看管外甥。

  這位老師有三個孩子,看起來都是很聰明的孩子,但學習成績都不好,她的弟弟也注意到了,就開始尋找原因。最后發(fā)現(xiàn),孩子氣們每天都觀賞電視節(jié)目直到深夜,于是,便把這件事告訴姐姐,共同商量對策。

  當她知道了原因后,就制定家規(guī),規(guī)定到了晚間九點新聞過后,就要關電視。這樣一來。她的孩子以了晚上九點之后就得睡覺,自此,孩子的身體變得健康,精神也飽滿了。到了清晨四、五點,就自動起來看書。

  結果到學期未,這位老師的孩子,以前的成績都屬中等,但現(xiàn)在成績卻都大有進步,變成優(yōu)等。老大以前在班上排名只有第十四名,現(xiàn)在躍升到第四名。老二也第七名升到第二名。至于老么同樣地像以前一樣考第一名,因為他年紀還很小,還不太懂事,沒有受到太大的不良影響。后來,再到下一個學期,老大和老二都考了第一名。最后她的三個孩子,都以全校第一名的優(yōu)異成績畢業(yè)了。

  規(guī)定孩子定時閱讀、睡覺、起床,不單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有好的影響,而且還能加強孩子的判斷力。因為有些孩子時常會判斷錯誤,有時明明知道錯了也克制不了。因此長大后,會造成很多社會問題,就如我們常常在報上所看到負面新聞一樣。這些都是因為小時候沒有接受正確的指導,不懂得如何去解決問題,正確取舍的緣故。

  每一個家庭都應該嚴格地教導孩子如何分配時間,這樣,將讓孩子從小就懂得如何對事情做出準確的判斷、做事有原則。這些重要的基本條件,將成為他未來做大事的基石。

  八、衣著暴露可能導致性侵害的發(fā)生

  有一位高職位公務員,向一位法師請示有關現(xiàn)代年輕人裝扮的問題。

  他認為現(xiàn)代的女性都喜歡打扮得花枝招展,如穿著細肩帶、短衣裙、露肚臍的服裝,這些都是造成性侵害案件激增的主要原因,而目前尚無完善的解決的方法。

  當天在場的人都認為,家里育有兒女者,如有這樣的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請示法師,然后把法師的開示與大家分享。

  法師針對這件事發(fā)表了意見:“師父不認為孩子穿著暴露,是為了趕時髦。而認為這件事是因父母教養(yǎng)孩子的錯誤觀念,同時,也是學校老師沒有正確地教導學生所致。”

  “若深入地研究,將會發(fā)現(xiàn)這問題,早在孩子長大前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并不是在這時候才如此裝扮,誘惑異性。這問題在孩子年紀還很小,也許是在幼兒園或國中時,就已經(jīng)存了。這是因為父母和老師的誤導,讓孩子自由發(fā)揮創(chuàng)意,讓他們上臺表演具有挑逗性的跳舞。從那時候開始,其實,就讓他們在性欲方面產(chǎn)生幻想。他們訓練孩子跳舞,設計的舞姿越具誘惑和挑逗性就越好。當跳得很熟練之后,就幫他們化妝打扮、穿短裙,細肩帶、露肩、露肚臍,然后送上臺去表演。當父母或老師看孩子表演得很精彩時,就會覺得小孩很可愛,表演得很棒,很了不起,而且認為這就是成功。”

  “可是,問題并不是就此結束,因為女兒長大后,由于家庭和學校都把她們裝扮得很暴露,從小就訓練她們表演具有挑逗性的舞蹈。當父母想要她停止跳舞,穿著不能太暴露時,孩子已經(jīng)不能自制了。因為已經(jīng)習慣打扮得很暴露,習慣跳具挑逗性舞蹈,現(xiàn)在也沒有羞恥感了。”

  “這個問題,是在于從小就讓孩子打扮暴露,表演具有誘惑和挑逗性舞蹈所致。因為這樣的訓練促使孩子太早成熟。當孩子從還沒斷奶就懂得淫亂,這要怪誰呢?當然要怪父母和老師,從小鼓勵他們那樣做。因此,若要解決這件事,就必須從小教導孩子穿著要得體,舉止要大方有禮,這樣才能解決此問題。”

  “釋迦牟尼佛曾說過,禁止穿著暴露的服裝。即是衣裙不能太短,露出小腿,或露出兩邊的肩膀。”

  “在古代,當先輩們看到小女孩有不好的行為時,他們就會命令她從小就穿上長至小腿的紗籠。因此,當這女孩長大成人后,要她穿上短裙時,她死也不會穿?墒,如果從小就穿著超短的裙子,當她長大后,要她們穿長裙子,她也絕對不會穿,因為她們已習慣穿短裙了。”

  “讓我們的女兒長期穿著暴露的服裝,是導致雛妓、酒女和各種場所激增之根源。”

  若要解決這件事情,我們必須要先了解穿著打扮的目的:

  (1)為了御寒防曬;

  (2)為了防曬、防風、防雨和防爬蟲;

  (3)為了遮蓋人體部分私密的器官;

  “若父母從小就教導孩子知道穿著的目的,這樣,他們就不會對異性產(chǎn)生幻想。同時要及時采取防范的措施,就是要他們睡前念經(jīng)打坐、禮敬父母。若常常這樣做,問題就可解決父母就可以培養(yǎng)出乖巧懂事的孩子。”

  從師父的教誨中,我們得知,孩子如果打扮得過度暴露,到處招蜂引蝶,肯定會墮落。如果父母能從小好好地教育她們,性侵害的案件肯定會減少,甚至不會發(fā)生。

精彩推薦